以史为镜 居安思危
——历史纪实小说《烽火兵王》创作感怀
□ 徐载满
我出生在湖南岳阳县境内新墙河北畔、麻布大山南段(又叫八股山)西坡脚下。小时候,父亲总是喜欢给我讲麻布大仙、洞庭八仙,讲“南兵”在新墙河打败“北兵”(北伐战争),而讲得最多的则是新墙河军民合力打日军的故事……说日军多么凶残,多么禽兽不如,打了败仗,见人就杀,看到屋场烧屋,抢牲畜。隔壁屋场的某嫂子被鬼子糟蹋后,绑在树上让狼狗咬掉双乳……讲日军的大炮就架在东边麻布大山八股山头,晚上,屋场谁家灯亮了,“轰”的一声,炮弹就砸下来了,不少乡邻由此家破人亡。有一天下午,父亲在家门口地坪捣鼓晾晒的豌豆,“哒哒”,一梭子重机枪子弹从距离一千多米的八股山脚高山嘴碉堡中扫来,子弹射在父亲脚尖前的泥土上,父亲由此躲过一劫。有个大胆的木工在傍晚收工回家,一人杀了两个日寇。由于战火频起,村民白天不敢现身,晚上不敢点灯。全家不得安身。1943年,25岁的父亲带着一大家子人开始了躲避战火兵灾的逃荒之路,偷偷过渡到新墙河南岸,走鹿角,包船到洞庭湖西华容注滋口,最后在华容孤儿垸(新中国成立后为幸福乡团洲垸)扎芦苇棚落户,打鱼、当佃户为生,直至新中国才回到故里。在麻布大山脚下、战壕遗址边,父亲同乡邻们盖房开挖地基,时不时挖出一簸箕一簸箕的子弹壳;村民犁田时,不时犁出一堆堆人的尸骨。父亲在对门山上整理土地时,还挖出一把三八步枪上的刺刀,收藏至今……这些,见证着日寇的罪恶,也见证着麻布大山和新墙河经历了近7年抗日战争血与火的洗礼。
1938年11月开始,临湘、岳阳、平江、湘阴、华容各县相继沦陷。日军侵占蹂躏岳阳达6年9个月之久,制造了洪山、营田、厂窖、青山等一系列惨绝人寰的惨案。仅岳阳县被屠杀的无辜平民3万余人。据战后统计,抗日战争期间,岳阳境内死于战争的民众近16万人。日本法西斯给岳阳人民造成的灾难是客观历史事实,不容日本右翼分子歪曲和否认。
全国从1939年至1945年正面战场上22次对日大会战中,有6次发生在湖南,其中4次长沙保卫战的第一道防线就是新墙河。
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中、日双方军队在岳阳县境内新墙河两岸发生了3次激烈的交锋。这3次会战,中国军民三战三捷完胜日军,史称“长沙会战”(又称“湘北会战”)。3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阵亡、受伤和失踪的将士达9万4千人,歼灭日军共计11万余人。3次长沙会战的大捷,让世人震惊,也激励着中国军队英勇御侮的强大决心。“长沙会战”的胜利不仅巩固了我国抗战西南大后方,还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作战,具有重大的战略和历史意义。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因此,无论历史责任,还是历史担当,我们生长在新墙河畔的作家们有义务去记录这段历史,对为此牺牲的将士英烈,尤其是对那段军民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历史有个交代。
2021年,我开始为小说创作打腹稿。第一次尝试写长篇历史纪实小说,自知才疏学浅,不可能驾轻就熟地展现七年新墙河抗战波澜壮阔的战争历史画卷和群英图。所以,我考虑从一个时段,一场战争,一个截面,一群“小人物”,真实而艺术地再现新墙河、麻布大山等地抗日阻击战的惨烈场景,展现军民抱团浴血奋战而爆发出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凸显岳阳新墙河处于长沙保卫战第一道防线的战略地位,又可宣传推荐岳阳新墙河、麻布大山、张谷英、新墙老街、屈子祠、营田、岳阳老城区、岳阳楼、教会学校、南正街等厚重的历史文化。
小说记述的是1939年9月18日,日军组织战力最强、率先侵入南京城的主力部队10万余人,气势汹汹进攻长沙会战的第一道防线——新墙河。新墙河以她刚毅的身躯,形成了一道巨大的屏障,让曾经不可一世,叫嚣一个月打到长沙的日军吃尽了苦头。在当地政府的号召动员下,在中共湘鄂赣及岳阳地下党的发动鼓动推动下,使新墙河成为湘北军民用血肉筑成的日军难以逾越的第一道坚强防线。其间,人物故事以陕西省汉中南郑县武乡曹寨村籍、国军第52军2师8团1营机枪连上等兵曹锡,在新墙河战场王街坊发生的一昼夜智勇杀敌500人的真实历史事迹创作而成。
小说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亲情、友情、爱情、故土情、民族情交织。创作时,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常常热泪盈眶、热血沸腾……
历时近两年,我和作家文友徐喜德、彭新华、万辉华、任福阶等遍访岳阳新墙河两岸抗战遗址,赴长沙田汉故居、衡阳、常德参观,两次赴陕西汉中曹寨村采访采风,收集、查阅史料之艰苦,创作之艰辛,只有文友、自己和家人才知道。冬去春来,夏往秋至,多少个日日夜夜与电脑为伴,与鼠标同行。一把辛酸泪,两部心血作(注:电影《血墙》,编剧:钟连城、徐载满、徐喜德)。35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纪实小说《烽火兵王》数易其稿,终于完稿,于今年七月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湖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张志初审查我的小说样稿后,欣然用他曾在美国旧金山演讲并引起华人热烈反响的演讲稿《抗日救亡中湖南的作用不可替代》代本拙作的序。
来源:岳阳日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