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文人讲究“风骨”,或许他们手无缚鸡之力,可无论社会怎样动荡,他们心中依旧保留着对于理想和信念的坚守。
他们自己苦,却依旧心系天下、乐于付出,在这群文人志士里面,有一个人名声格外显著,他是“民国第一狂人”刘文典。
要知道中国人用词一向很严谨,刘文典为什么能够得到第一这个绰号?
除了大家对于他学问的认同和尊敬,还与他不畏权贵敢于挑战蒋介石的权威有关,毕竟没有哪个文人敢脚踹蒋介石。
那这个刘文典究竟对蒋介石做了什么样的“狂”事?他的一生又经历了什么?
文人风骨
刘文典被民国文人圈格外推崇,他们说起“文人风骨”一定会谈起“刘文典与蒋介石对骂”的经典典故,最早以胡适发表的《人权与约法》为开端。鲁迅先生紧随其后的《知难行难》。
刘文典清华大学同事的往来书信里中也描述过这件事,还有文学界的名家金克木和著名学者张中行。
这件事发生在1928年,刘文典先生从北京大学出来接下了筹建安徽大学的重担,安徽大学是安徽政府和各界爱国人士从1922年起就定下的规划。
它的筹建经历了无数困难,最终在1927年有了实质性的结果,刘文典作为五四时期的代表文人,他一生都在用纸笔去战斗,他也希望通过教育让更多人参与到救国救民的大业中去。
1928年11月,安徽大学旁边的第一女中正在热热闹闹举行校庆,女中同学邀请附近的安徽学子和安庆一中的学生前来观看,安徽学子收到消息后都急匆匆想去看个热闹。
结果他们被门卫以没有校庆请柬的理由被排斥在女中门外,听着里面热闹的声音,很多安徽大学学子趁机挤了进去。
他们进去后还算安静,找到角落里观看表演,女中校长程勉听完其他人的汇报后扫视会场一圈,最后发现会场上有一群不请自来的客人。
校长程勉一贯讲究封建规矩,对此十分生气,他让女校老师合上电闸终止这次校庆,还派人去附近的警察局请来警察鸣枪抓人。
在那个时代国民党政府的警察并不是百姓的守护神,而是特权阶级的爪牙,被人们所唾弃。
学子们一下子被激怒了,开始对女校校长程勉进行抗议,最后动起手来,还冲进女中的教室和宿舍进行破坏。
后来女中校长程勉找到刘文典,请求刘文典开除闹事学生,刘文典拒不答应,他只同意全力赔偿女中财产损失。
而那个时候学生们也针对女校校长程勉进行游行示威,安徽教育厅长韩安并没有理会,学生群情激愤,随即把矛头指向教育厅长韩安。
那时候春风得意的蒋介石碰巧来安庆视察,他此时已经成为宋家的女婿,是全国最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这群学生在大街上请愿要求面见蒋介石,蒋介石不想管这群学生的闲事,听说这群学生的主要组织者正是安徽大学学子,于是令人叫来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
刘文典作为北京大学的教授,以《淮南子鸿烈集解》与《庄子补正》两部巨著威震民国文坛,蒋介石本人也多次隔空夸赞,本来大家都以为这次会面会是一个温馨的场面。
谁知道刘文典根本看不起蒋介石,想当年他追随孙中山干革命的时候,蒋介石还是一个无名小卒,结果他却趁机窃取革命果实成为国民党主席。
刘文典不但没有让自己的学子随大流去迎接蒋介石,甚至他自己面见蒋介石也是十分随性,瘦骨嶙峋的刘文典穿着破旧的长袍和皮鞋,和其他光鲜亮丽的安徽官员相比寒酸至极。
蒋介石十分重视外在形象,每每出门必要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看着邋里邋遢的刘文典,心中十分火大。
刘文典在回答蒋介石问话时也是不卑不亢,还纠正道:“我的字是舒雅,文典这是长辈才可以称呼的名字,蒋先生下次莫要叫错了。”
蒋介石忍着怒火向刘文典下令:“刘校长,把这次闹事学生里的共产党员交出来,参与闹事的学生也要严加惩罚,明白嘛”。
刘文典随即拒绝道:“我学校里的孩子没有共产党,你是国民党总司令,带好你的军队就行,我是大学校长,学生我自己会教育”。
刘文典的强硬态度彻底激怒蒋介石,蒋介石骂道:“你的学子肆意毁坏女校财物,目无规矩,背后少不得是你作为学阀横行霸道”。
刘文典随即回怼:“当然比不过蒋先生,你可是货真价实的真军阀”。
蒋介石从来自吹自擂自己是孙中山的接班人,军阀的名号是沾也不能沾,看见刘文典是个不识抬举的混不吝,直接打了刘文典两记耳光。
刘文典本来就看不惯蒋介石这个军阀,他随即一脚就踹到蒋介石的肚子上,被恼羞成怒的蒋介石冠以“治学不严”的罪名送入大牢。
刘文典被抓这件事迅速传遍全国,刘文典的妻子也求到了国民党元老蔡元培这里,蔡元培作为曾经的北大校长对于刘文典也是颇为欣赏,在他斡旋下刘文典最后成功出狱。
弃戎从文
刘文典,出生在1889年,安徽合肥人氏,他的家族是当地的大户人家。
因此刘文典从小就由私塾先生辅导经书和古文,除此以外家族里还特别聘请了美国的教会人员教他西洋知识,在这样的熏陶下刘文典精通中英双语。
随后刘文典进入芜湖安徽公学,他师从于陈独秀和刘师培等人,陈独秀和刘师培都是反帝反封建革命先驱者。
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反清斗争,所以刘文典在这里也接触到各种新鲜的社会思潮。
刘文典从公学毕业后,就去了日本留学,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刘文典也是一腔报国热血,他在日本结识了同盟会成员的章太炎。
回国后,刘文典参与到同盟会的很多工作中去,比如他直接担任革命派报纸《民立报》的编辑和英文翻译,他的文章大多都是积极倡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3年袁世凯派人谋杀革命人士,刘文典十分幸运,只是手臂中弹,后来刘文典追随孙中山加入中华革命党,从事反袁世凯活动,刘文典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
袁世凯倒台后,中华大地被各地军阀瓜分,革命前程一片灰暗,心灰意冷的刘文典从此放弃政治革命,改为学术钻研和教育下一代。
1916年刘文典来到北京大学任教,擅长国学的他负责研究先秦诸子的文学作品,并取得不小的成绩。
“五四运动”期间,北大的很多老师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刘文典却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联合其他的爱国师生共同上街请愿,引领学生斗争。
不仅如此他还多次在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他翻译《近世思想中之科学精神》、《美国人之自由精神》等等外国学术著作,给中国文化界带来西方的科学和自由思想。
后来刘文典应清华校长罗家伦的邀请担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其间一位反蒋派军阀多次重金邀请刘文典来粤。
被刘文典义正言辞地拒绝道:“如今正是国家破碎的危难之际,应该团结一致抗击日寇,你还搞什么军阀混战,把国家大事抛之脑后”。
九一八事变后刘文典的长子刘成章因为参与到抗日请愿中感染风寒,本就体弱的他回家后直接病故,儿子的去世让刘文典更加仇恨日本人。
随后日本人攻占北平,刘文典没有及时撤离南下,被日本政府三番两次上门骚扰,先是请他出任伪北京大学教授后来请他出任日伪政府的官员。
刘文典每次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他随即被日本人恶意打击报复,他们借口搜查的名义在刘文典家里翻箱倒柜,准备趁机带走刘文典。
刘文典为了活命,通过一个朋友的帮助最终逃出北平城,最后辗转到云南省。
他的家人随后也从北平城跑了出来,一家人在昆明碰了面,为了生计刘文典留在西南联大教书,时不时还会遇见日本飞机轰炸。
不过无论生活多艰难,刘文典始终不曾耽误任何一节课,他手上的只有两件利器可以实现他的爱国心愿,一是教育二是文章。
刘文典经常写抗日报国的文章发表,并且和那些曾经为日本人做过事的文人好友统统断了联系,搬了家。
新中国成立前,胡适还特意邀请刘文典一起定居美国,甚至连签证都替刘文典一家人办理得妥妥当当,刘文典断然拒绝。
刘文典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他曾如此热爱这片土地,并又怎么会轻易离开呢!
1956年,云南大学任教的刘文典被国家评为一级教授和当选全国政协委员,这是国家对于刘文典教育事业的肯定和认可。
国学成就斐然
刘文典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对我国古代文学研究和教育事业有着重大作用,他既有傲骨又学识渊博。
刘文典的著作很多,从《淮南子》《庄子补正》到晚年的《杜甫年谱》,每一本都是震撼文学界的宏伟巨著。
《淮南子》本名《淮南鸿烈集解》,是刘文典翻阅无数古籍,最后在考正校订时选择了庄逵吉的校本为底本,又特意找来《淮南天文训补注》作为它的附录。
校勘中,除了庞大的前期准备工作,刘文典对于文献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他不屑于简单的罗列别人书籍里的观念。
他在引用其他书籍为佐证时,经常彻夜为了注解中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翻阅数十种不重样的原始书籍,还会比较书籍里的文字是否有异同。
刘文典本人很喜欢收集各种古籍,很多都是珍贵的孤本和善本,还有海外版本,他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淮南子》,发现一些前人的错误并指正。
刘文典除了对不同版本的集注进行细致而又深刻的比较,他还会把自己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不过他会在自己的观点旁边写上“文典谨案”四个字,来提醒读者这是他个人观点。
刘文典由于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保证了《淮南子》质量,但夜以继日的操劳还让刘文典患上了很严重的神经衰弱症,足足休养了半年之久。
后来《淮南子》正式出版前,刘文典怀着忐忑的心情再次进行校对,他怕自己错一字、多一字,都是对于后世读者的不尊重。
出版以后,刘文典也没有就此放下,他会常常翻阅古籍或者在教学中有了新的感悟,都会记录下来,前前后后刘文典对《淮南子》进行多次校勘和整理,还推出了《淮南子校补》。
刘文典不愧是大家,他的《淮南子》一战成名,被民国众多文学人士所推崇,后来他再接再厉推出《庄子补正》和《三余札记》。
刘文典对于《庄子补正》甚为满意,甚至放下豪言:“在中国的大地上,最懂《庄子》的人,一个叫做庄子,另一个叫做刘文典”。
同一时期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为刘文典的《庄子补正》作序,还多次高度赞誉刘文典是最懂庄子的人。
刘文典在校勘《庄子》时深入走进庄子思想,从道儒释等各家学说去诠释《庄子》,庄子思想的生与死让他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他也渐渐从丧子的巨大痛苦中走了出来重新看待人生。
新中国成立后,刘文典开始准备撰写《杜甫年谱》,为此他还开设了温李社、杜诗研究等等课程,《杜甫年谱》整篇文章只有八万字,却是刘文典最后呕心沥血的杰作。
1958年7月15日,一代国学大师刘文典因肺癌离世。
从此以后文坛上少了一颗闪亮的星,不过我们永远记得曾有这样一个文人,不畏权贵敢于挑战蒋介石,一生醉心于国学和教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财富。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