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牛坊花钹大鼓是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本土的一项传统艺术,俗称“大鼓会”,也叫“雷音圣会·子弟花钹”,是一种以鼓、钹为道具和伴奏乐器的传统民间舞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既有鼓韵悠长、又有钹舞飞扬,这项充满乡土底蕴和文化魅力的民间艺术自2007年起被引入昌平区小汤山中心小学,通过师生们的继承创新,“鼓”出了少年志,“舞”出了新风采。
挖掘地域资源 传承家乡文化
花钹大鼓对于小汤山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来说,是家乡的一张文化名片,寄托着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学会这项技艺、传承这项技艺,对他们来说“责无旁贷”。凭借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优势,2007年,在花钹大鼓非遗传承人的指导帮助下,学校将花钹大鼓引进校园,师生们与花钹大鼓传承人一道,共同承担起传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与使命。
“花钹大鼓表演风格灵活多变,其显著特点是鼓、钹、舞三位一体,声、情、貌高度统一。”学校社团负责教师秦晶莹介绍,当花钹大鼓被引入学校时,不少学生被这项民间传统艺术深深吸引。学校成立了花钹大鼓兴趣小组,在三年级两个班推行,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通过口传心授进行教学,老师辅助学生管理。
在传承人的指导帮助下,学校创编了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花钹大鼓新套路,例如校园花钹“炫彩花钹”、新编花钹“钹鼓欢腾”、流行花钹“舞动花钹”。这些创新套路提升了传统花钹大鼓的技术难度和艺术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发特色课程 实现创新发展
2015年,随着学生人数的增长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温润教育”办学理念引导下,花钹大鼓在学校的传承和发展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作为本土传统文化项目,花钹大鼓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以社团形式开展教育教学。学校面向三至六年级学生开设花钹大鼓课外社团,采取自愿报名和学校挑选的方式,组建学校花钹大鼓梯队,分为基础班和精英班。三年级基础班由传承人进行基础套路组合动作教学,四、五、六年级精英班主要开展成套节目学习和演出比赛内容的练习。
为了丰富表演形式,学校将社团细分为三个分团:传统花钹社团,主要进行花钹大鼓传统项目学习,力求让学生掌握原汁原味的家乡非遗;民族舞社团,进行花钹大鼓民间舞创编,提取花钹大鼓文化内涵、地域特点、舞蹈元素,创编并表演“情韵花钹”;流行舞社团,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花钹大鼓元素与流行舞元素相结合,创编出“舞动花钹”。
“三个团都深受学生喜爱。”秦晶莹告诉记者,为了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拓展学习内容,学校还请来专家团队,带领学生研究花钹大鼓戏剧,成立戏剧社团,将花钹大鼓传承故事编排成戏剧,让学生在戏剧演绎中根植传统文化情怀。
提升综合素养 增强学生自信
在学习和传承的过程中,学生们难免会遇到失去新鲜感不爱学、坚持不下去等问题。秦晶莹介绍,有的学生加入社团后,由于需要不断练习,比较辛苦,难免打起了退堂鼓。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会鼓励学生坚持,学生们也会彼此打气,这让不少学生克服了种种困难,真正爱上了花钹大鼓。
“学生们不仅学习了技能,锻炼了身体,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需要他们配合默契、团结互爱,这也提升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秦晶莹看来,教师借助社团育人,学生们也有了更多的获得感。他们学习到了花钹大鼓相关的非遗知识,了解了家乡的传统文化艺术,深刻理解了蕴含其中的农耕文化、历史知识、风土人情,树立了弘扬家乡传统文化的意识,涵养了知家乡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社团活动,学生们有了更为广阔的展示舞台,增强了自信心。近年来,学校花钹大鼓社团连续荣获昌平区中小学生艺术节(非遗与传统文化)比赛金奖,斩获各级别多个表演类奖项。2024年10月,社团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非遗里的中国(北京篇)”节目录制。学校被评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校、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文字:张广林
编辑:付磊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李继君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