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沪贵联动系列报道刊发以来,围绕“黄小西,吃晚饭”,向读者介绍了贵州众多自然珍宝与文化瑰宝。作为阳明心学的诞生地,贵州近年来大力实施“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根据王阳明在黔的生活、悟道以及讲学的行动轨迹,贵州2020年发布了“阳明·问道十二境”文化符号及经典游学路线,囊括贵阳、毕节、黔东南、黔南等地的多处自然、人文胜迹,分别为:龙场悟道、兴隆书壁、平越思隐、古道心旅、陆广晓发、水西论象、龙冈开讲、贵阳传道、南庵答和、南祠咏怀、东山遗韵、镇远留书“十二境”。为了让读者进一步了解“阳明·问道十二境”,日前,贵州省委宣传部与中国国家地理联合出品了《阳明·问道十二境》原创图书。沪贵联动系列报道将循着王阳明在贵州的行迹,带您逐一了解“阳明·问道十二境”。
站在飞云崖下,可俯瞰月潭寺全景。 顾嘉玮 摄(中国国家地理供图)
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城东北12千米,走到圣果桥畔,就到了飞云崖。
500多年前,明代大儒王阳明被贬至贵州龙场,在镇远府下船后,一路风尘仆仆来到兴隆卫(今黄平县)。与飞云崖的遇见,让他眼前一亮。
飞云崖的大门是一座屏风式砖石结构牌坊。清雍正年间,云贵总督鄂尔泰途经月潭寺,曾手书:黔南第一胜境。 陈伟红摄(中国国家地理供图)
这是一处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崖壁上有巨大奇特窟窿,高达十余丈,宽百尺,因颜色雪白晶莹而恍若飞云。站在飞云崖下,王阳明俯瞰月潭寺全景,东西两院的古建筑依山傍水形成开阔空间。山崖与寺院的相互呼应,让他提笔写下《兴隆卫书壁》。
山城高下见楼台,野戍参差暮角催。
贵竹路从峰顶入,夜郎人自日边来。
莺花夹道惊春老,雉堞连云向晚开。
尺素屡题还屡掷,衡阳那有雁飞回。
这是王阳明连日来在贵州高山深谷间所留下的最初印象。从中可见,面对交通不便、语言不通、生活习俗不同等,王阳明的理想、学识,从没有在贬谪中消磨。在见识到飞云崖的风光奇景和人文生态后,他尽情赞颂这里的美景,与淳朴的少数民族老乡们交朋友,把自己的心境和这片山水融合到一起。
一年一度的贵州黄平飞云崖“四月八”民族节日活动的盛况。 (中国国家地理供图)
那一夜,他留宿飞云崖下,在刚刚修缮一新的月潭寺公馆,受邀写下一篇《重修月坦寺建公馆记》,一方面赞颂风光,一方面书写贬谪生涯中自己跌宕起伏、穷且益坚的内心。他先是发出“天下之山,萃于云贵”的慨叹。后写道:“吾闻为民者,顺其心而趋之善。今苗夷之人,知有尊君亲上之礼,而憾于弗伸也。吾从而利道之,不亦可乎?”言语之间,透露出阳明心学中“致良知”思想的雏形。
今天的飞云崖拥有壮观的题刻,以及明代以来儒、释、道文化建筑,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的少数民族至今也还在此地集会庆祝节日。
初冬,一个寻常的日子,走进云飞崖见满庭落叶,仿佛来到了另一个时空,也许还能感受到500多年前王阳明在此新生的精神生命。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视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蔚
编辑/陈江南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陈曦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董思韵
来源:作者:贵州日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