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帅在我军一直是一名儒将,在刘帅身边工作的人对刘帅的印象都是和蔼、长者,几乎很少发脾气,第二野战军的将领在后来撰写的回忆录中,刘帅也一直扮演着一位老师的角色,各位将领对刘帅也是颇为尊敬。然而在上党战役期间,刘帅却因为一根小木棍,对身边的警卫员恼火,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发生在1945年9月24日到9月28日之间,当时刘帅正组织部队进攻长治,由于长治的城防坚固,而晋冀鲁豫也没有攻城的重武器,就在攻城陷入焦灼之际,此时有消息称,阎锡山派遣彭毓斌率领7000人前来解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冀鲁豫当时的主力部队为太行、太岳和冀南纵队总共约3万人,都是刚刚从游击战转为运动战,部队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整编,战斗力还不强。而自9月10日以来,连续的攻城,部队已经疲惫,此时城池没有攻下,而彭毓斌的部队越来越近,若我军不能立即攻下城池,则当彭毓斌的援军到来之后,我军将腹背受敌,只能退兵,之前的战斗成果都必须放弃。

而如果我们在彭毓斌必经之路上进行打援,则长治城的史泽波必然突围,若单单只是突围,则也不打紧,倘若史泽波趁着我军与彭毓斌交战时,两面包围我军,则我军必将两头受敌,对我军也极为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虑到这些,两头必须先打一头,考虑到这场战役的关系重大,刘帅一时也陷入了紧张。刘帅因为一根木棍而对警卫员发脾气的事情,也是这时,因为刘帅眼睛受过伤,所以在正常行走的时候,他都有一根小木棍做拐杖,可是在刘帅有一次去前线的时候,警卫员匆忙之间把这根拐杖丢了,导致刘帅出行不方便,加上此时刘帅心情紧张,所以有些恼火。

经过反复的思考,刘帅最终决定先打援,而此时新的情报传来,彭毓斌的部队不止7000 人,而是12000人,这又加剧了局势的变化,但是此时刘帅不为所动,依旧决定先打援。刘帅以冀南纵队围城,以太行、太岳部队打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帅之所以敢做出这样的部署,主要原因有三:

一、史泽波据城而守,短期无法攻下,史泽波占据地利的优势;而彭毓斌部队远程而来,早已是疲惫之师,我军若能埋伏后突然袭击,则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二、史泽波之前的多次出城救援,多次被我军打败,这次料定其必不敢出城夹击我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上党地区为我党长期的革命根据地,群众基础良好,还有地方部队随时支援,及时史泽波的一万多人马出城,也会遭到我地方部队的坚决阻击,料其不会行动迅速。

刘帅结合这些判定,坚决进行打援,而在打援过程中,却发现援军有两万人,为此刘帅立即让负责围城的冀南纵队也加入到打援的队伍中,此时负责围城的只有5000人的地方部队。但是史泽波果然与刘帅所料的一样,不敢出城夹击我军,而是在得知我军消灭增援之敌后,弃城而逃。最终被刘帅料定退路,活捉了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整个上党战役,决定攻城还是决定打援,这是刘帅最紧张的时刻,故而有了刘帅因为一个木棍恼火的场景。因为这场战只能胜,不能败,刘帅深知其背后的影响,“兵者,存亡之道,不可不查”,加之刘帅举轻若重的性格,所以必定谋划周全,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