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下周将迎来断崖式降温,身体要适应这种变化,更应加强保暖意识。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主任梁永瑛提醒:冬季要做好身体保暖,有效地保卫人体阳气,预防疾病的发生。

头部

头部阳气旺盛,头部受凉,可能会使阳气外泄,进而影响全身气血运行,天冷时如果不戴帽子或使用其他方式进行保暖,可能会导致头部血流减慢,影响全身体温和血液循环从而导致头痛、头晕等。同时,头部受冷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对于有高血压的人来说,这种血压的升高可能更加明显,长期下去可能增加心梗、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议:为了保护头部不受冷,建议在寒冷天气里外出时佩戴帽子,选择保暖性能良好的帽子,既不要太紧也不要太宽,能够遮住耳朵和前额为最佳。此外,头部出汗后不要立刻摘下帽子,应先到室内慢慢消汗,避免冷风直吹。头部不适时可按揉百会穴、风池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颈部

颈部则是连接头部与身体的桥梁,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和血管,一旦受寒,容易导致有肺部症状的感冒、颈椎病、咽炎、脑血管等疾病的接踵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议:可以穿立领的衣物或佩戴围巾,以保护颈部不受寒冷侵袭,对预防颈椎病、高血压、心血管病有好处。

肩颈受凉感到疼痛时,梁永瑛建议,可以按摩风池、天突、肩井、太渊等穴位。这些穴位有助于疏散风寒、舒缓肩颈疼痛。或使用热毛巾敷在受凉的部位,或者使用中药(如海桐皮、艾叶、桂枝、红花等)加热后热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腹部

腹部是五脏六腑之所在,还在一定程度上与女性生殖健康紧密相连。腹部受寒,易引发腹痛、腹泻及一系列胃肠道问题,对女性而言还可能诱发痛经等不适状况。因此,保护腹部免受寒凉侵袭至关重要,保持腹部温暖有助于促进腹部气血的活跃,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建议:避免穿着露脐装或低腰裤,出门时可以增加一件外套,夜间睡觉也要注意腹部不要受凉。

腹部受凉时,梁永瑛推荐可以饮用陈皮姜茶、薏米山药粥、花椒山楂茶、生姜羊肉汤等,这些食疗方法有助于暖胃驱寒,缓解胃部不适。

腿部

腿部远离心脏,血液循环相对较慢,脚部更是如此,因此更容易感到寒冷。保持腿部温暖不仅有助于全身的温暖,还能预防关节疼痛等问题。

腿部受冷会导致局部的血液循环运行不畅,出现气滞血瘀。这可能导致腿部酸、麻、胀、痛等症状,一般在活动之后减轻,但久坐不动或者着凉后会加重。

梁永瑛医生还提醒,女性腿部受寒可能导致气血不畅,影响经血量,进而引发经量减少、经期紊乱、痛经乃至闭经等问题。

建议:避免穿着短裙、短裤或短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保持腿部的温暖和适当活动。此外,可以通过热敷、中药熏洗、艾灸等方法帮助温暖腿部,改善血液循环。

双脚

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寒冷天气千万不能让双脚受凉。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肾和脾的经脉都起源于脚。脚部受冷可能影响肾功能,导致肾气、肾阳受损,表现为体质减弱,容易感冒、发烧等。同时,导致关节血管功能失调,引起动脉痉挛,从而加重关节炎的症状,尤其是影响膝关节,可能导致所谓的“老寒腿”症状更加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议:每天温水泡脚,可以加入当归、干姜、肉桂等中药材,浸泡约15-20分钟,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都暖和起来。天气好时,也可踢毽子,锻炼下肢、抬高下肢,提高御寒抗病能力。鞋袜最好保暖透气、吸湿性好。

梁永瑛指出,“这个时节,养生关键在于‘防寒保暖、避寒就温’,艾灸这几个穴位有助于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

1.大椎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气海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关元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八髎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肾俞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涌泉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永瑛建议,秋冬要养阴,而艾灸重在温阳,因此艾灸时要“收”着点,进行艾灸时,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调整灸量和火力,以身体感觉舒适为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稿:赵 立、季佳佳

编辑:毕扬静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