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1月,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军封锁线后,中央红军到达城口镇。此时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已经接近一个月的时间,中央红军也到了湖南与广东的交界地带,马上就要出广东而进湖南。

11月6日,毛主席到达了通口镇,在这里毛主席郑重的向中央提出建议:“红军不要向文明前进,不要在坪石过粤汉铁路,不要夺取宜章、临武,而应北向越翻山,沿河北上,在水口山一怠修整,然后寻找有利机会对尾随而来的中央军进行围歼,之后或上井冈山,或返回赣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此时蒋介石已经大体发现了红军的行踪,并准确推断出红军有沿着之前红六军团转移的路线前进,将会继续西进,然后从贵州边上进入湘西与贺龙所部汇合。应当说蒋介石的推测一点没有错,当时中央的主持军务的李德、博古就是想按照这条路线走,他们否决了毛主席的建议,而蒋介石已经在湘江岸边,布置好天罗地网,准备围歼中央红军。

11月中旬,彭德怀率领第三兵团的部队占领宜章,而此时彭德怀也结合前线的形势给中央提出了一个建议,彭德怀建议:中央红军不能再往西走了,尤其是不能向湘江走,应以三军团向湘潭、宁乡北上,威胁长沙,在灵活运动中抓住战机消灭敌人;否则将被迫进攻湘桂边境,与桂军作战,后果很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彭老总的建议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反馈,就这样中央红军在博古、李德的带领之下,一步一步接近湘江边上。

当时国民党对湘江战役期望很高,蒋介石给何健写了一封亲笔信,信中写道:“党国命运在此一役,望全力督剿·····”。蒋介石妄想将中央红军围歼在湘江之畔,为此他对湖南的部队进行整编,具体分为五路:

第一路:湘军刘健绪部,包含四个师加两个旅,负责全州以北一带的布防,从北面攻击中央红军,并防止中央红军趁机北上;

第二路:中央军薛岳部,包含四个师加两个旅,位于刘健绪部的东北方,由茶陵、衡阳前进到零陵一带,阻止中央红军月贺老总的部队汇合;

第三路:中央军周浑元部,共计四个师,就跟在中央红军后面,准备直插道县,切断中央红军的后路;

第四路:湘军李云杰部,共两个师,由嘉禾向宁远进军,袭扰我中央红军的侧后方;

第五路:湘军五十三师,由湘南与粤军联系,在中央红军的右侧后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准备的五路大军,总兵力达到25万,而这仅仅是蒋介石部署在中央红军后方和北方面的部队,中央红军的正南方则由桂系进攻。

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与蒋介石可谓仇深似海,他们之间在新军阀时期发动了数次战争,最终李宗仁白崇禧失败,但是他们依旧保留了广西这样一个立足之地,现在蒋介石要求桂系夹击中央红军,桂系自然也有小算盘。

当时桂系的部队一共只有十八个团,实力本来不强大,而蒋介石在使用50万大军围剿中央苏区的时候,却让没有将红军引诱至东南方,反而让红军向西南突围,这就不得不使白崇禧与李宗仁猜忌蒋介石是否有顺手牵羊的意思。若桂系与中央红军血拼,最后就使蒋介石坐收渔人之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白崇禧请自己的朋友刘斐到广西商量,最终确定了对红军采取“拒客”和“送客”的战略,即只要红军不进入广西,那就对红军保持适当的距离,而一旦红军有进去广西的企图,桂系将会血战。

刘斐建议白崇禧放给红军一个通道,然后猛烈进攻红军的后方,迫使红军快速离开广西。白崇禧接受了这一建议,他找了个借口,将全州的部队缩减为两个营驻守,在兴安和灌阳也只留下了两个团,主力部队则全部都撤退到上百公里外的恭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湖南军阀何健的部队驻守在全州,桂系将部队南调之后,国民党湘江防线就出现了一个长达一百公里的空隙,也是中央红军的一个通道,可以说这是中央红军突破湘江防线最好的机会。

可惜当时中央红军并没有把握这样一个机会,而是在道县停留了三天,这三天可谓非常关键,因为五天之后何健一封电报将李宗仁、白崇禧告了一状,李、白二人重新命令部队北上,全军向全州、界首移动,侧击中央红军。

湘江之战至此已经注定是一场血战,最终让无数了革命志士魂断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