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直流行着一种说法: 数学不好的人并非是他不够努力,而是他天生就不适合学习数学。
这种说法或许有一定的道理,比如我们大脑的左侧额下回和左侧颞中回会参与抽象数据的加工,这两部分脑区的发育程度,当然会影响数理知识的理解。
但问题的关键是:对于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而言,与数理逻辑处理相关的脑区发育程度都是正常的,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人都有能力学好本科阶段之前的数学,或者至少能达到及格线。
由于外部生存环境变化和内心主动调节使我二年级以后,数学就没差过,即使后来因为一些人一些事对数学产生厌恶,摧毁了我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兴趣,但是数学并未拖我的后腿,二年级那年发生了什么呢?
我数学考了89分,我妈一路从学校门口骂到家,此前我经常考七八十分,属于认真学习还考得最差的,但自此以后我再没有这种烦恼。
无论是大夏天从早到晚打乒乓球,和邻居小孩们疯玩,还是晚上睡觉时,我总是坚持锻炼改善自己的思维和习惯,我发现带有竞争性的游戏能激发我的灵感并快速熟悉规则掌握方法,对某些感觉的掌控练习改变了我的大脑。
前两年我看到了一种观点,说,这可能是一种长期的应激反应,因为我到了初中拿到年级第一之后,脑袋里就松了,仿佛到了瓶颈,这可能就是应激反应结束。
那之后我大病一场,遭遇了很痛苦的事,糟糕的环境使我六年多没走出来。
我认为,许多时候环境的影响力极大,毕竟都还是孩子。
还有一种说法:“目标定的太远大,会成为阻碍,成为负担,成为退缩的理由”。
我认为数学也是如此,在学加减乘除之前,乘法口诀之类的各种翻来覆去的运算,应该熟悉到很形象很理所当然的程度,这需要长时间的刻意练习和感悟,这些前期的基础准备做好了才能在下阶段中如鱼得水。
还有一些套路,百试百灵,越是熟悉就越没有不会做的题,这都需要强大的基础才能每一阶段都比别人强,这使我当时很有安全感。
还清晰的记得小升初那会儿,我们全班把一本不知哪里搞到的习题集从头做到尾,老师也从头讲到尾,有一些题目你没有那个思维基础很难想出来,而我一般不会感觉有啥难度,写完以后神清气爽。快放学了,其他的尖子生在讨论大题解出来却不对劲,我听了几句然后轻飘飘点出关键所在,对方恍然大悟,然后我潇洒转身放学。
没有任何人指导我,自己就建立起了学习模式和习惯,我这个穷人和文盲家的孩子就是这么学数学的。
最后,我感觉数学很多都是记忆,有些套路很管用得记住,然后记的东西越全越熟,自然就会解题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