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橙友们还记不记得那颗“果菌王”?

今年7月,家住浙江湖州德清的邓女士,发现家里的苹果长出白色蘑菇,引起科研专家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橙柿互动对这一事件首发报道后,央级媒体持续跟进,超百万人围观关注,引发科学界和公众好奇心的双向奔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天(11月23日)晚,2024菠萝科学奖揭晓,“苹果长出白蘑菇”获得“科学事件奖”!

菠萝科学奖是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浙江省科技馆主办的科学奖项, 2012年4月7日首次设立。

作为国内独树一帜的科普传播类奖项,迄今为止,成功邀请了5位诺贝尔奖得主、9位两院院士、国内首位“卡林加奖”获得者出席活动。

发现者邓女士一家三口,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首次在杭州晤面,一起到西湖体育馆主会场颁奖典礼现场登台领奖。

发现者自豪,“全家人跟着苹果长脸了!”

今天上午,发现者邓女士接到橙柿互动的电话,语气里全是兴奋激动。

“上周日接到获奖通知,我女儿非常积极,她说,妈妈,我们全家人都要去杭州参加颁奖。”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真是非常难得的一次获奖,获到科学界的肯定。全家人跟着这个苹果蘑菇长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天晚上,一家人在颁奖典礼现场见到了一个久违的人: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果菌王的赵琪研究员。

赵琪告诉橙柿记者,他是昨天中午乘机赶到杭州的,晚上的现场,第一次见到了那个提供苹果研究标本的人:郑女士和她的一家人。

这是第一次见到发现者浙江的邓女士,之前只有联系未曾晤面。 她当时一眼就从人群里认出我,自从苹果蘑菇后,她一直关注我的科普视频。 她蛮激动,“哎呀,我们终于见面了。”连颁奖典礼主办方的老师都很惊奇,你们之前不认识吗? 之前,我们真的不认识,都是网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7月,邓立行女士发现自家一颗苹果上长出一朵白蘑菇

她把照片发上网后,收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真菌学者发来私信,千里求购这颗长蘑菇的苹果,引发全网围观。大家封它为“果菌王”。

科研人员收到邓女士赠与后,将它分离、培养、接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月后,养出的第一批白参菌,第一时间又寄回给邓女士品尝。

这场超百万人围观的“果菌王”事件,全国各地网友都自发给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寄去自家的白参菌。

昨天晚上,这一事件被菠萝科学奖评为2024年“科学事件奖”,在西湖体育馆的颁奖现场,赵琪代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和邓女士首次会面。

橙柿报道为何引发这么大影响?

研究者:一只苹果拉近科研和公众的距离

2024菠萝科学奖的主题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奖项有科学事件奖、心理学奖、发明奖、化学奖、生物学奖、医学奖、有知有味奖、疯狂实验奖、灵机一动奖。

获奖者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和丹麦多个国家。获奖团队有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团队、西湖大学孙立成院士团队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颁奖典礼上,赵琪研究员很感叹,“这份苹果蘑菇真的来之不易。”

他指出,我们身边往往不起眼的东西,反而是科研人员比较好的研究材料。

“想不到,浙江网友一个身边很普通的事情,促进了我们对科学资源的获取,非常感谢浙江的邓女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苹果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科研的追捧和热爱,很多网友提供了大量其他水果的线索,大家也想参与到这个科研中来。

“科研其实没那么神秘,我们解决了其中一个看似不关注的点,往往却是大家蛮关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琪认为,“这是一次科学的热潮,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拉近了科学与公众的距离,这是我们生活的一次真实记录。”

“这不是偶然。比如,昨天会上有人问我:哎,老师您都四十多岁了,怎么能保持这么年轻啊?大家对公众健康现在更关注了。”

真是苹果味?好吃吗?

现场专家纷纷上前求品尝

赵琪研究员说,对身边发生的事,大家很想知道是为什么,就像菠萝科学奖这次的主题,“打破砂锅问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都在关心:蘑菇长在水果上能不能吃、好不好吃。

这个事件,大人和小朋友还是蛮感兴趣的:目前研究出来的苹果白参,到底有没有苹果的味道?

它没有苹果的味道,但它含有苹果酸。果菌王产苹果酸的能力,是要比其他菌株要强一些。
而像其他菌株,我们在培养的过程中,都不会那么容易产生苹果酸。
关于苹果酸,大家都喝过苹果醋吧,它在菌带里,明显颜色要深一点,苹果白参产苹果酸的能力更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琪介绍,他这次带着真菌白参样品过来,都是浙江苹果蘑菇的“后代”。

“很多来参会的人都过来找,还有人眼巴巴地求送。还有嘉宾蛮好奇,这个好不好吃。

“我说挺好吃,他们都拿走了表示回家一定尝尝。”

现场嘉宾将信将疑:这个苹果蘑菇真有那么好吃么?还有人想讨一些回家品尝。

参会一位专家带回家特地品尝,今天给赵琪发信息点赞,味道确实还是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琪说,这次事件之后,很多网友也把家里长蘑菇的东西,都给我们寄过来。

寄之前,大家主动提出希望我们做科普宣传。

尽管是信息爆炸的年代,但我们的工作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是围绕着研究。

之前,只顾埋头做科研,少有时间玩社交。

今后,我们将向社会多做科普工作。我也在网上开通了微博,这4个月时间,我主动及时更新相关的研究,给大家做分享。

这个事件给科研也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科研一定要贴近生活、贴近公众。

赵琪研究员表示,“果菌王”材料的获得是可遇不可求的,都是这些水果刚好在它们特定的时期,碰到刚好能萌发的白参孢子,才有这个“果菌王”的形成。

“我们也希望更多的网友共同见证,这种蘑菇和水果的“结晶”,共同见证生物界的奇迹。”

橙柿互动了解到,截至9月底,赵琪团队已收到来自12个省市自治区共18种水果白参。经历一段时间的分离培育后, 各省“果菌王”都有了自己的后代。

3个月前,从石家庄到昆明安家的“桃子”果菌王,在昆明繁衍后代后,前几天又回到石家庄王女士身边。

经她魔法般的制作,变成数个佳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女士分享了果菌王烹饪秘诀——

之前发现白参和鸡配很香,孜然羊肉爆炒也拿的住,又煮了白参银耳梨粥,口感居然完爆皂角米,可甜可咸百搭易入味,久煮不碎不散。

直觉果菌王会跟各种肉都能擦出惊艳火花!

“正在尝试和虾碰撞做个水晶饺,明天想天妇罗裹面炸一下,试试各种蘸料搭配风味 PK。”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