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条消息引起了作者的关注。

此消息由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联合发布,称2025届高校毕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222万,比上年增加43万。

来自《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本专科毕业生1047万人、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毕业生101万人。

另外,此公报还统计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537万人、普通高中毕业生860万人、初中毕业生1623万人。

初中或高中学历的毕业生,会有一部分进入就业市场;中等职业教育本专科研究生学历的,大部分会进入就业市场。

这份公报还统计了城镇新增就业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244万人。

前述两组数据一叠加,可得到一个结论:2023年,会有一部分毕业生,实现毕业即失业的梦想。

从城市的角度看,各地2023年新增了多少就业,哪些城市是就业最主要的流动方向?下图提示了这种分布规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表从各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里,共收集到254座地市的数据,但包括深圳、长沙、宁波、南昌和东莞在内的部分大中型城市,此组数据没在公报里披露。

在数据完整的254座城市中,重庆新增就业73万人,排名全国第一,上海新增就业岗位60万个,排名全国第二。

青岛、天津、广州和杭州,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也在30万人以上。

常住人口规模略低于上海、但经济规模相当的北京,2023年新增就业人数为28.1万人,不到上海的一半。

武汉、成都、苏州、南京、昆明、西安、厦门、无锡、贵阳、石家庄,新增就业也在15万人以上。

加上前面的7座城市,前述17座城市,2023年新增就业人数为504万人,约占全国1244万新增就业人数的40%。

算上数据缺失的深圳、长沙、宁波、南昌、哈尔滨、东莞等城市,不到50个主要城市新增就业人数,占全国的比重大概率会超过一半。

所以,就业人口去了哪里,答案是非常清晰的。

当然,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各地公示的新增就业人数,要明显多于全国公报的总数量,出现数据打架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