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权经纪人林柳青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艺术空间牌记墙前。受访者供图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主任孙宝林在舒勇美术馆向参加“数质梦想 智化万象——孙宝林数字艺术AI之梦专题展”开幕式的来宾介绍展览。受访者供图
2017年5月,舒勇创作的大型景观雕塑《丝路金桥》亮相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舒勇美术馆供图
版权是保护智力成果、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要素。今年7月,人社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19个新职业,版权经纪人位列其中,被定义为从事版权交易、版权登记代理、版权贸易、版权价值评价等相关服务的人员。
这个新职业要做哪些工作?版权工作近年来有哪些新场景?成为版权经纪人需要具备哪些素养?……记者来到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和中华版权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了采访。
职业归属感大大增强
干练而亲和,是版权经纪人林柳青给人的第一印象。2014年研究生毕业后,她入职中华版权服务有限公司,从事图书版权贸易,工作10年来已积累了上百个案例。
“我办公室里最多的东西就是书,精神食粮嘛。”林柳青向记者展示中外名家的多版本著作。
林柳青在图书版权工作中的一个大事件,是2021年成功输出泰国诗琳通公主亲译的泰文版沈从文小说《边城》,在泰国引起很大反响。“沈从文先生是我们公司从1992年开始代理的长销、畅销作家,我从入职起负责他的著作权。”林柳青说,她还曾帮助沈家第二代作家维权,在2个月内追回20余万元的盗版书籍非法版税收入。总结从业经验,林柳青认为,版权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使命感和大局观,以及与著作权人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我很热爱这份工作,愿意用心付出,和客户成为朋友。”
版权经纪人是今年7月才确立的新职业,为什么林柳青已有10年相关从业经验?
实际上,所谓的“新”职业,是指社会经济发展中已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未收录的职业。国家版权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版权产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数超过1600万人。2023年,中国约有7000家版权登记代理机构、3万名专司版权登记代理工作的经纪人,这表明中国版权产业背后已有大量从事版权经纪及相关服务的专业人员支持。
据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主任孙宝林介绍,2023年10月,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抓住人社部新职业征集机遇,积极申报,最终促使“版权经纪人”从430余份申报建议书中成功入选,成为新职业之一,与现有的版权管理专业人员、版权运营专业人员互为补充,贯通发展,共同组成版权从业人员的职业分类。
“很振奋,很鼓舞,我们的职业归属感大大增强!”林柳青欣喜地表示,新职业的确立不仅标志着版权经纪人在国家职业体系中得到认可,也为版权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我们对照职业定义和工作任务,进一步明晰了自身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工作更有干劲儿,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
“世界突然间打开了”
10年间,从图书版权贸易专员到版权经纪人,林柳青岗位名称的变化,折射着整个版权领域服务内容的嬗变。
——业务范畴拓宽了。中华版权服务有限公司早先专注于图书出版,成功输出外文版《全本红楼梦》《彩绘全本三国演义》《边城》等多部具有深刻中华文化内涵和传统文化精粹的作品。近年来,公司业务逐渐扩展:在音乐领域,公司作为诗人海子的独家代理,授权多位歌手使用或改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九月》等海子诗歌;在影视方面,《第二十二条军规》《I.Q.情缘》等众多外国电影顺利引入,英国电视剧《呼叫助产士》系列在中国视频平台上的播放量超6亿次。
——服务流程延长了。林柳青过去的工作集中于版权授权交易环节,即通过版权贸易谈判和制定版权营销策略,让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有效连接市场需求方。而现在,工作已经延伸至上游的版权资产管理、版权登记、版权价值评估,以及下游的衍生品开发、版权监测维权、法律咨询等综合服务。
“舒教授,我们又见面了!”在北京舒勇美术馆,林柳青和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舒勇亲切问候。走在美术馆里,从雕塑《命运之舟》《丝路金桥》到装置艺术《古歌砖》,从生肖系列国画到巨幅焦墨青绿山水画《人民江山》……林柳青如数家珍。今年9月以来,她带领版权经纪人团队为舒勇团队提供一站式综合版权服务,先后梳理了其版权池内的7500多件作品,涵盖诸多艺术形式。
“我们正在推进‘丝路金桥’和景德镇瓷器相结合,更好传播中国文化符号。”林柳青说,目前该项目版权服务还在继续,已从美术馆展览延伸到IP授权。
——涉及场景更新了。通过与一些文旅单位和文博机构沟通洽谈,林柳青敏锐发觉版权赋能文旅的潜力:传统文化版权IP怎样融入研学路线?卢沟桥的狮子如何以爆款形式“复活”?以《西游记》为IP的大型游乐设施项目能否落地?……在探索“中国传统文化IP+现代文旅产业”新模式的过程中,林柳青感到“世界突然间打开了!”
版权工作推动文化创新
近年来,数字形态的艺术品和艺术品的数字化已经成为潮流趋势。如舒勇所言,“数字创意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版权工作正是文化创新的推动力。”
一些版权经纪人曾遇到创作者借助AI工具创作图片,用于图书插画等情形。2023年11月,北京互联网法院曾就“AI生成图片侵权第一案”作出判决,这一案件表明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版权归属问题开始凸显,是版权经纪人未来将在业务中频繁遇到、无法回避的问题。
实践孕育新思。在舒勇美术馆4层的数字艺术专题展厅内,30块LED屏幕滚动播放着动态的恐龙、凤凰、冰川、宇宙、未来城市……这些天马行空的人工智能作品正是出自孙宝林之手。这位在版权领域前沿“5G冲浪”的“弄潮儿”,使用多款国内大模型AI超级工具,创作了20多个系列、1000余幅(首)绘画和音乐数字艺术品。
“我们不能回避AI带来的挑战,而要结合版权业务所需,来研究和应用前沿技术,在实践中寻找答案,推动版权生态和数字治理不断完善。”孙宝林提出了对人工智能生成物实施标注的创设性建议,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发展预留了广阔的空间。该建议已得到相关方面认可,将在有关人工智能治理的文件和标准中被采纳。
AI作品版权问题,只是版权经纪人即将面对的诸多挑战之一,而这些挑战预示着行业的活跃。未来,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将依托2023年成立的海南分中心和海南元宇宙版权服务公司,以数字版权链(DCI体系3.0)为核心抓手,推进应用“区块链+版权”,探索构建互联网版权服务创新机制和产业新生态。
从“卖菜人”到“种菜人”
展望未来,林柳青认为版权经纪人前景广阔,数字经济、全球化及公众版权保护意识的提升,都在为行业带来新需求。
“终身学习,不断刷新自己”,是林柳青的自我要求。她计划继续提升自身数据分析和市场研判能力,拓展跨界合作,开发新商业模式,同时积极与国内外同行交流,提升行业影响力。
“版权经纪人不能只会‘卖菜’,简单地把文化市场上现有的‘萝卜、白菜’授权给需求方。”谈及对未来从业人才的期待,孙宝林打比方,“优秀的版权经纪人需学会‘种菜’,即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他们必须目光敏锐,通过调研市场预知趋势,捕捉公众对文化艺术的期望,然后主动向内容创作者和出版单位约书稿、画稿,联系美术馆、文博机构策划展览、演出乃至数字艺术品,为特定受众量身定做优质的版权资源,再通过有效宣推实现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
林柳青补充道,版权经纪人要想成为“能够匹配文化资源供需、提供全链条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扎实的版权知识及根据具体业务方向取得知识产权师、出版编辑等相应职业资格,还需要具备跨学科视野、市场敏锐度、分析调研能力和出色的谈判沟通能力。
对照上述标准,孙宝林指出,当前版权经纪人不仅存在人才数量缺口,也面临培养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站在新文科建设角度看,版权经纪人是融汇新闻传播、出版、法律和经济等交叉学科而成的新职业。”带领本校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来到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开展参观交流活动的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彭焕萍表示,“学院将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加强合作,让业界导师编写教材、走上讲台,更新知识架构和课程体系,同时加强学术课题研究,系统化培养综合人才。”
据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研究部主任赵香介绍,目前,包括版权中心在内的有关部门正加快推动职业标准制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职业资格认证等工作,持续开展版权经纪人职业培训,优化就业岗位开发,共同谱写版权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本报记者 陈静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1月25日第05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