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4年10月,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当时迫于形势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之后开启了伟大的长征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1936年10月会师,长征之路才算彻底结束,两年行程达二万五千里,我党与国民党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说起来,中央红军在长征中,先后历经战役600余次,跨越14个省份,翻过18座巍峨大山,400多位干部英勇献身。

除此之外,当年在漫长的征途与奔袭中,红军除了要经历战争,最令人担忧的是缺乏支撑体力的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撤退的红军人数众多,加上时间紧急,资源又极为有限,使得红军在路上有什么吃什么,经常遭遇食物短缺的困境。

虽说一开始食物短缺,但起码不会饿肚子,当红军开始穿越草地时,情况变得更加严峻,这是属于无人区,蒋介石都不敢涉足。

中央和毛主席考虑到蒋介石不敢涉足,于是果断决定穿越草地、翻越大山,当时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摆脱敌军的追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1935年,红军长征抵达四川大渡河谷时,侦查员竟然发现一名挑夫,因为当时后方有蒋介石的探子,众人当即提高警惕。

红军持枪对着挑夫,询问了几个问题,但他始终沉默不语,侦察员们无奈将他带回了部队,交给了指导员。

见到指战员的时候,挑夫依旧一言不发,只是不停地用手比划着,之后才知他是聋哑人,那么他又是什么身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红军在遇见挑夫的时候,红军队伍正处于危急时刻,加上人生地不熟,红军想寻找一位当地居民作为向导。

但那个时候的百姓害怕军人,看见红军战士便纷纷躲避,当时国民党为了封杀红军,还下令:若有人帮助红军,一旦被查出就会惹祸上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军战士们在镇子上转了半天,找不到一个人,但那名挑夫却出现在他的眼前,他没有躲避,静静地看着红军战士们。

在这样的背景下,红军才对他的身份产生了质疑,如果是普通老百姓的话,他一定会吓得瑟瑟发抖。

不久后,这件事情传到了连长的耳朵里,他在了解情况后也有同样的担忧,但又怕他是敌人,放了他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连长下令将挑夫留在队伍中,在随后的急行军中,哑巴挑夫一直跟着红军,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发现挑夫真的是聋哑人。

而且在行军的过程中,挑夫没有丝毫不满与畏惧,还勤恳地帮助红军战士干活,连长对此很自责,于是递给他一块银元和一些干粮让他回家。

但连长没想到的是,挑夫坚决不肯离开,还用手比划着要当红军,连长不同意,但怎么也赶不走他,只好任由他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往后的日子里,挑夫不止帮助红军干重活,还给红军指路,领导综合考虑后决定让他加入红军队伍。

就这样,聋哑挑夫成为了红军,因为他是聋哑人,之后便加入了炊事班,不忙的时候他还会找其他的事情做。

由于聋哑挑夫干活认真,不久后又加入了中央领导人的贴身警卫部队,后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都用自己的方式为革命贡献着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聋哑挑夫跟随解放军进入北京,考虑到他年纪较大,领导让他去管理果园,往后他尽职尽责地守护着这片果树。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后,聋哑挑夫对着师长刘辉山肩上的少将军衔伸出大拇指,师领导想到他的贡献,想着为他争取些什么。

此事也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后来毛主席见到了他,还主动与毛主席握手,毛主席听不懂聋哑挑夫的话,但还是向他竖起大拇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毛主席专门下令:给聋哑战士授予少尉军衔!

1983年6月14日,聋哑挑夫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