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春天,中共中央正在为顺利召开中共十大会议做准备,为此,政治局委员会的领导们提前就此次会议的首要任务——确定党的主席、副主席人选问题展开了一次讨论。

实际上,表面上是对主席、副主席两个席位进行推选,整场讨论的重心却只倾向了副主席这一职位,至于主席的人选,在场人员心目中自然没有第二个姓名。考虑到叶剑英元帅、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身体已经超负荷运转,党中央决定加快为新中国培养下一代管理人才的步伐,随即制定了“老、中、青”结合的发展策略,这样既不会耽误国家日常事务的处理,又不至于造成断层的情况出现。按照现如今的状况来看,最缺乏的便是处于“中”位置的管理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在场人员们脑海中迟迟搜寻不到合适的人选时,毛主席突然出声表示最好就在军队里面推选,这一点林彪也曾提出来过,他表示“要找个丘八管管秀才。”作为默契十足的搭档,周总理第一时间领会到了毛主席话语中的意味,上前将李德生这个人举荐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器晚成”李德生

1916年4月,李德生在河南省李家洼一个普通农户家中呱呱落地,等他长到14岁时,便跟随心中的理想信念加入工农红军成为了一名传令兵,即便只是这样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岗位,他却从未有过丝毫怠慢和松懈,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开国元勋之中,有不少都凭借自己的才干平步青云,比如3年时间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师政委的刘亚楼上将以及大众所熟知的同样只花3年就当上团长的许世友上将,这些人仿佛天生自带光芒,然而李德生却并没有这么幸运。

1933年,李德生好不容易当上了班长,本以为仕途或将就此顺畅,谁知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将他的希望无情浇灭。事件的起因是李德生在一次会议中表示支部党活动不像从前那样紧张了,这原本只是一句勉励手下士兵的寻常话语,然而经过不断发酵,最终演变成为上级听到的“现在部队不如过去了”。意料之中的,李德生好不容易打拼来的班长职位被就此撤除,连带着党籍也被一并革除。

即便经受了这样大的打击,李德生却从没想着放弃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革命战士,终于,他的坚持和努力得到了团长陈锡联的青睐,在他的提拔下,李德生耗费整整7年时间成为了一名排长,“厚积薄发”四个字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按李德生将军的话说,选拔军队干部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个是看他有没有与敌人甩大刀片子的能力,另一个就是看他的嗓门能不能威慑住别人。恰好李德生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大将之才的战士。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德生曾经有过一次手拿鬼头大刀与日本军官近身肉搏的经历,还不到几个来回,对面的敌人落荒而逃,足以看出他在战场上的勇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甘岭战役爆发的时候,由于两军兵力上的巨大悬殊,我军很快落了下风。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王近山将军将突围的全部希望放在了李德生身上,安排其全权指挥反击作战工作,这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若要换了旁人,或许会不愿意接下这个烫手山芋,然而李德生只当这是上级对自己的信任,乐呵呵地就将任务揽下,这大概也是他能够得到王近山将军赏识的最核心原因。

即便已经连续奋战了好几个昼夜,李德生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疲态,或许是因为被他的积极乐观所感染,士兵们也开始重新鼓足劲准备后续的作战计划。李德生是最刚正无私的一个人,这一点从他的排兵布阵就能看出来,他从来不会管对方隶属15军还是12军,只要是可用之材统通委以重任,最终将大部队的士兵们全都拧成了一股绳,成功扭转败局大获全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7年,李德生接收到来自周总理的军事调令,随后便在7月28日赶往北京复命。原来,周总理是希望李德生能够带军前往安徽稳定局势,这也是中央给予他的信任和支持。

李德生备受毛主席与周总理青睐

李德生与毛主席的第一次见面是在长征会师途中,彼时的他还只是一个最不起眼的小兵,两人之间自然是没有交流的。据李德生将军回忆,彼时的毛主席因为常年累月奔波劳累致使面庞十分清瘦,将本就修长的身材衬托得更加伟岸。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后,李德生又多了几次与毛主席见面的机会,即便只是远远地看着,他的内心也不由得生出崇敬。

1968年6月,芜湖出现了斗争群众将解放区官兵打伤的情况,不少军事器械和装备被尽数拿走,其中还囊括了一张机密海防图。此事很快引起了中共中央的广泛关注,彼时的安徽局势才刚刚平稳下来,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再次陷入混乱之中,李德胜很快接到上级调令安排其去往当地妥善处理。为了不扩大事件的影响,李德生没有率领军队一同前往,而是独自一人大喇喇地走进了对方的总部。面对一屋子思想激进的反动群众,李德生身上的气势没有丝毫减弱,反而严厉批评了这些气焰嚣张的群众。或许是被李德生凛然的气势所震慑,这些搞事的人竟会完全服从于他。随后,李德生时不时便会深入到群众中去传播先进的毛主席思想,通过启发民智从根源上平息纷争。正是因为这样一件事情,李德生这个人物闯进了周总理及毛主席等领导的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8年10月,李德生作为安徽省代表出席八届十二中全会。就在周总理宣读地区分组的人员名单时,毛主席突然中途叫停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哪个叫李德生?”

这一举动让在场的与会者感到十分讶异,毕竟李德生这个人物似乎并不出名,主席为何会突然特意问到他呢?

或许是军人骨子里对于命令的敏感,即便李德生自己也都还在疑惑和震惊中没回过神来,他还是“唰”地一下就站了起来。与此同时,周总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后便向主席介绍了这位在稳定安徽局势方面立下大功的十二军军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所有人翘首以盼主席接下来的动作时,他却只是笑着说自己不认识这个同志,随后便像话家常一般问及对方的家乡和年龄,在听到李德生回答自己已经52岁时,主席脸上的神色明显更加轻快起来,随后便提问对方整芜湖是怎么办好的,李德生这时已经顾不得自己内心的惊奇,略加思考了一下便实事求是地回答“就是大造舆论!”话音刚落,毛主席投来的目光中满是称赞和认可。

接下来的两次重大会议,毛主席总要问及李德生将军的年龄。如今回过头看,这或许就是主席正在根据领导干部的“老、中、青”原则选拔人才,毕竟曾经在战场上运筹帷幄的那一批将领如今年事已高,国家管理层面人员急需更新,而主席三问李德生年龄的行为就表明他已经下定决心重用对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9年7月,周总理亲自致电李德生将军下令将其调往中央工作,得到消息的李德生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欢快,在他看来,自己半辈子都是在军队度过的,如今突然前往中央指挥工作,不适应是一回事,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则是另一回事,因此他第一时间便推脱称自己还是老样子比较好,谁知毛主席和周总理却执意要他接受调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德生被从中央调往沈阳,毛主席打趣称:你是陪绑的

1973年8月30日,李德生当选中央副主席席位,这是他职业生涯最光辉的一笔,也称得上是他整个人生的巅峰时刻。然而就在他任命后不久,李德生便被一纸调令从北京送往了沈阳军区。

考虑到周总理的身体每况愈下,毛主席深知自己若不找到一个令他满意的人,实在很难说服其去往医院治疗。一番深思熟虑过后,邓小平便成为了接管周总理国务院工作最适合的人。

一次谈话的机会,毛主席有意试探邓小平对于新中国发展道路的看法和见解,当场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死后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军阀割据,动荡不安。”邓小平几乎没有犹豫,将自己的答案脱口而出。实际上,这个问题毛主席早已注意到了,然而此时的他就算是有心整顿,身体状况也是不允许的,于是他追问邓小平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邓小平听后没有再说话,只是将自己面前的茶杯与主席身前的交换了一下,就是这一个动作,让主席在心里由衷地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

在这种和平年代,军区司令员们开始习惯这样安逸闲散的生活,便开始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做打算,他们在军队中为亲信谋求官职,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势力割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军队不能经常维持不变,而是需要时不时进行调动。

1973年底,毛主席将11个军区的司令官尽数邀请到中央议事,会议上宣布了除尚不稳定的3个军区外其他8个军区的调动安排,李德生作为背景军区司令员自然位列其中,根据邓小平同志参考各军区战略部署及司令员间关系作出的缜密安排,李德生将军与性格行事作风各方面相似的陈锡联将军对调去往沈阳军区统筹管理。

身为一名军人,李德生自然不会对上级的命令有异议。私下闲聊时,毛主席就此次变动说了这样一句话:“你们李家出了个李铁梅,你就是李铁梅,你是陪绑的。”李德生这才明白主席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