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中国国粹之一,有“国剧”之称,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2010年,京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
中国人民银行曾于1999年-2002年发行中国京剧艺术彩色金银纪念币(1-4组);又于2010年-2012年发行中国京剧脸谱彩色金银纪念币(1-3组),备受集藏爱好者青睐。
中国京剧艺术系列1/2盎司金币(4枚)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中国京剧艺术普通纪念币系列,当年发行的中国京剧艺术(生)普通纪念币获得了第41届世界硬币“最佳流通币”奖。
2024年11月19日,中国京剧艺术系列的第二枚“旦角”普通纪念币发行,同样掀起了藏友们的收藏热情。
今天我们就共同欣赏中国京剧艺术(旦角)普通纪念币,并回顾京剧币中的旦角之美。
纪念币正面图案
京剧(旦)币正面主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国徽上方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下方刊年号“2024”字样,辅以中国戏曲乐器图案。
该币正面图案除年号外,均与京剧(生)币相同,是该系列的统一图案。国徽两侧各有三件京剧伴奏乐器。其中一侧为“文场”乐器,有京胡、月琴、三弦。京剧的唱腔音乐部分由“文场”伴奏完成,“文场”与唱腔丝丝合缝,默契配合,是唱曲打动人心的关键。
另一侧展示的是“武场”乐器,主要有单皮鼓、大锣、檀板。“武场”的核心是统一舞台节奏,以成套锣鼓经烘托塑造人物形象,配合演员的动作表演。
在正面设计中,将文武场的核心乐器在整体结构中予以突出,展现京剧在音乐方面的独特个性。1995年发行的中国传统文化(第1组)金银纪念币中,除了京剧旦角的舞台风采之外,背景中乐师的设置堪为点睛之笔。
中国传统文化(第1组)1盎司金币 京剧艺术(旦角)
纪念币背面图案
京剧(旦)币背面主图案为中国京剧艺术中旦角形象,局部为彩色图案,辅以装饰化图形,并刊“中国京剧艺术”及面额“5元”字样。
人物是京剧表演的核心。剧目中人物形象从脸谱、服饰等方面进行多元展示,呈现角色行当、故事背景、人物性格等丰富内涵。京剧人物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其中,旦角是京剧中扮演各种不同年龄、性格、身份的女性角色的总称。
“旦角”又分为正旦(青衣)、花旦、老旦、刀马旦等。其中,正旦主要扮演端庄、严肃、正派的中青年女性,多数是贤妻良母、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常穿长衫,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小。
京剧(旦)币背面彩色部分的人物形象为京剧《龙凤呈祥》中的“孙尚香”,属正旦(青衣)。其扮相端庄,佩的凤冠造型形如折扇的扇面,以点翠立凤为主要装饰,中间短、两侧长,凤尾耳子缀珠穗,凤冠上镶嵌红宝石等装饰物,以彰显其雍容华贵。彩色部分采用了色彩丰富、图案精细、较大幅面、生动渐变的高速彩喷工艺,将人物从妆容到发型、服饰都表现得更加生动传神。
《龙凤呈祥》取材于《三国演义》第54回,讲述的是孙权因刘备占据荆州不还,与周瑜设“美人计”,假称孙妹尚香许婚刘备,诓其过江留质,以换荆州,“美人计”最终被诸葛孔明识破的故事。中国人民银行曾于2000年发行中国京剧艺术彩色金银纪念币(第2组),其中5盎司长方形银币背面图案就是京剧《龙凤呈祥》人物造型。
中国京剧艺术(第2组)5盎司银币 龙凤呈祥
币面中本色部分的人物形象也为正旦(青衣),超薄浮雕形式再现了清代《升平署戏曲人物画册》中《太平桥》公主王銮英的形象。人物塑形线条流畅灵动,起势的金属浮雕配合宫廷绘画明丽风格,使人物从服装化妆到表情神态都进行了高度还原,特别是服饰刻画也极为精细,衬托人物更加真实立体。
《升平署戏曲人物画册》是清代内府书画处所作人物画册。此画册收集了中国京剧人物扮相,写真图绘制精细,色彩明丽,丝绢、颜料均属上乘,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资料价值,是研究京剧早期服饰、脸谱的珍贵史料。
《升平署戏曲人物画册》中的京剧人物王銮英
本色彩色人物左右并列,通过不同工艺展现出了京剧旦角的艺术魅力。
除了正旦(青衣),京剧旦角中还有“花旦”,一般为天真活泼的少女,通常穿短褂,以表演为主,动作幅度大,如京剧《拾玉镯》中的孙玉娇。
中国京剧艺术(第3组)1盎司银币 拾玉镯
此外,扮演老年女性的为“老旦”;专演巾帼英雄,提刀骑马、武艺高强女性的为“刀马旦”。
中国京剧艺术(第1组)5盎司银币 杨门女将
上世纪20年代以后,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艺术特点发展而成了新的旦角类型——花衫,这是一种唱、念、做、打并重的旦角行当。京剧四大名旦所编演的新剧目,大都属于花衫范畴,如《汉明妃》中的王昭君。
中国京剧艺术(第1组)1盎司银币 汉明妃
纪念币防伪特征
京剧(旦)币的防伪特征之一是边齿,该币外缘分布有疏密排列的丝齿。此外,将硬币倾斜适当角度,在背面图案面额数字上方可观察到隐形图文“旦”。在背面人物袖口处还可观察到微缩文字“D”,大家找到了吗?
声明:本文转载自“中国金币”微信公众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