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写道:“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优势,我是亲眼看见的。”
用这段话形容农民与工人地位的转变一点也不为过,只不过是目前,中国农民有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的使用权,而城市中的产业工人则没有。
其实,在农耕社会,是没有产业工人这个阶级的,当时的社会只有农民、商人和手工业者。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失去土地的农民才被迫进入工厂,成为无产阶级工人。
工人阶级的前身仍是农民,只是破产的农民而已。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地位并不高,被称作是无产阶级,一无所有,只能出卖劳动力而生存。
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地位才提高,成为领导阶级,是共和国的长子,成为昔日的社会老大哥,农民朋友成为工人阶级的小兄弟。
此时的工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捧着令人羡慕的铁饭碗,领着工资,吃着企业提供的白馒头,住着工厂的福利房,老子退休了,子女可以接班,不用担心就业。
而工人阶级昔日的小兄弟农民们,仍然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四季在风霜雨雪中耕作,更可悲的是,缺衣少食,朝不保夕。
即便这样,农民朋友还为国家缴着皇粮国税,也就是缴公粮和农业税。如果受天灾人祸,粮食颗粒无收,皇粮国税仍然是要缴的,但农民朋友毫无怨言,认为这是应该的!
2000年3月,37岁的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上书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直言“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正是李昌平为农民请命,舍身取义,反映当时湖北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才引起高层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之后以农民周怀林之死推动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寿终正寝。
而农民真正昂首挺胸、光明正大地走向城市,进厂当上工人,则是2003年农民之子孙志刚之死,他以生命为代价推动恶法《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止,为数亿万计的农民工进城打工铺平道路
当农民能进厂当工人,说明农民的崛起,传统产业工人没落。这种历史演变看似简单直白,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逻辑。
在过去,农民主要依赖土地,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工厂里的工人,凭借着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
然而,当越来越多的农民走进工厂成为工人,这一现象所反映的并非是传统产业工人的没落,而更多的是时代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格局的变化。
在中西部地区,过去村民们主要依靠种植农作物为生,收入微薄且不稳定。随着入世,南方城市招商引资,建立了一家家大型的电子厂,许多年轻的农民走进了工厂。
农民朋友们经过培训,掌握了电子元件的组装和检测技能,收入有了显著提高,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农民崛起的一个生动案例。
再看另一个例子,在一家传统的纺织厂,曾经有大量的产业工人从事着重复性的劳动。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更新,该厂进行了智能化改造,许多简单重复的工作被机器取代。
部分工人面临着重新就业的压力,但其中一些有进取精神的工人通过参加培训,学习了设备维修和管理知识,成功转型为技术工人或管理人员,继续在工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农民向工人转变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显。由于农民工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专业技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往往处于劣势。
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在招聘时存在对农民工的歧视,更倾向于招聘城市户籍的工人,这也增加了农民工的就业难度。
此外,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农民工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相对狭窄,很多时候无法及时了解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国际环境的变化也对我国的产业格局产生了影响。为了提升竞争力,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这也促使了劳动力结构的调整。
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对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农民通过培训和学习,能够适应新的岗位需求。
总之,农民进厂当工人这一现象,虽不能简单地用“农民崛起,传统产业工人没落”来概括。但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产业结构优化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体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