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的一个春日,诗人郭沫若初到革命重镇广州。

应友人之邀,他来到国民党元老林伯渠家中,没想到遇见了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毛泽东。

年轻的毛泽东当时已是国民党的代理宣传部长,兼任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所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次见面,毛泽东的长相就给郭沫若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清秀的面容,一头整齐的短发,浓淡适宜的眉毛下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再配上略显瘦削的身材,颇有几分书生意气。

毛泽东说话时声音轻柔,带着浓重的湖南口音,与当时慷慨激昂的革命者形成了鲜明对比,更显特别。

日后,郭沫若在回忆录中写道:"太史公对于留侯张良的赞誉说:'余以为其人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吾于毛泽东亦云然。

"虽只是短暂的初遇,却已看出惺惺相惜的端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的谈话内容郭沫若并未完全听清,但他感受到了毛泽东谈论农民运动时的满腔热忱。

不同的出生和经历,却怀有同样的革命理想。

志同道合之下,很快就结下了深厚友谊。

毛泽东热情邀请郭沫若到农民讲习所授课,两人常在一起讨论革命形势。

风云际会,已是一段佳话。

革命低谷里的依依惜别

然而,命运无常,天有不测风云。

1927年4月,革命的火种遭到了残酷的扑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到处搜捕共产党人。

昨日的战友,转瞬成了亡命天涯的过客。

危急关头,郭沫若和毛泽东被迫分道扬镳。

郭沫若奔赴江西,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可惜以失败告终。

为了活命,他不得不决定逃亡日本。

而毛泽东则回到了湖南老家,开始艰难的革命道路。

分别前的武汉,两人紧紧握住彼此的手,惜别声中满是对前途的忧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润之,此番一别,不知何时才能重逢啊!"郭沫若的眼中噙满泪水。

毛泽东安慰道:"鼎堂兄,我们的革命事业虽处低谷,但理想必将实现。

凭我们的信仰和同志的勇气,胜利终会属于我们。

"纵使前路漫漫,信念之火依然熊熊不灭。

抗战烽火里的精神领袖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的铁蹄踏遍神州大地。

滚滚的抗战烽火唤醒了无数仁人志士的爱国之心,身在日本的郭沫若也不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优渥的生活,冒着风险踏上归国抗战的征程。

回国后,郭沫若在周恩来的安排下秘密恢复了党籍。

为了更好地团结广大爱国人士,他还兼任了国民党政府的官职。

然而,他的心早已系在革命事业上。

利用手中的资源和影响力,郭沫若竭尽所能为党组织、军队和根据地提供支持。

在大后方,他挥舞着如椽之笔,用满腔的热血谱写抗战宣言。

身在延安的毛泽东时刻关注着郭沫若的处境。

在一次谈话中,周恩来对毛泽东说:"主席,眼下最需要一位像鲁迅先生那样的精神领袖,在文化战线上号召全民族抗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不假思索地回答:"鼎堂是最合适的人选。

早在新文化运动时,他就以诗歌唤醒民众。

现在正是他再展才华、担当大任的时候。"

果不其然,郭沫若如雄狮般在文坛咆哮,《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等作品如雨后春笋,鼓舞着苦难中的军民。

毛泽东读罢潸然泪下,给郭沫若发去电报表示祝贺,称赞他的作品字字千钧、发人深省。

1944年,蒋介石的御用文人们竟借明朝灭亡300周年来影射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愤怒的郭沫若提笔疾书,发表了长达3万余字的驳斥文章《甲申三百年祭》。

犀利的言辞如利剑出鞘,将反动文人们的谬论斩得粉碎。

一时间,整个文坛哗然。

毛泽东更是为之振奋,在信中对郭沫若的英勇发声给予高度评价。

新中国的知己诗友

枪林弹雨散尽,新中国的曙光喷薄而出。

1949年的秋天,毛泽东和郭沫若在北京再度重逢,这一次,是以新中国领导人和文化部长的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工作繁忙,但诗歌和友谊依然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从1957年到1966年的十年间,每当毛泽东创作了新诗,都会第一时间送到郭沫若案头,征求他的意见。

有时一个字的斟酌就往复数封,展现了诗人间难得的默契与情谊。

而郭沫若也经常将自己的新作拿给毛泽东品评。

1961年,他观看了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写下一首七律,句中有"千刀当剐唐僧肉"一语,颇为神来之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却并不认同,他婉言相劝,认为唐僧虽愚昧无知,但并非十恶不赦,小惩大诫、让其幡然醒悟方为上策。

郭沫若听罢恍然大悟,将句子修改为"僧受折磨知悔恨",毛泽东连声称好,并称赞郭沫若善于接受意见、勇于修正错误的胸襟。

晚年的郭沫若更是致力于毛泽东诗词的解读与研究。

从1957年到1966年,他先后发表了二十余篇评论文章,融会贯通古今中外,从意象、韵律、风格等多个角度阐发毛泽东诗词的内涵与魅力,成为后世研究者的重要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天动地的生死之交

1976年,惊闻毛泽东逝世的噩耗,郭沫若悲痛欲绝。

他泣不成声,泪洒诗笺,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挽歌《悼念毛主席》。

50年前初遇时的点点滴滴如走马灯般在眼前闪现,青春岁月里的热血担当,革命征途上的荣辱与共,都化作撕心裂肺的哀悼。

而仅仅一年后,郭沫若也病重床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弥留之际,他用微弱的声音嘱托子女:"帮我拿一本《毛泽东诗词》来。

"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念念不忘的,是这位跨越半个世纪的知己挚友,是与之风雨同舟的革命岁月。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相知相惜的知己,是志同道合的同路人。

毛泽东和郭沫若的革命友谊,正是跨越时空的绝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从青年时代到垂暮之年,都在为了共同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他们以诗歌唱和,以生命共鸣,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革命友谊之歌。

如今,当我们重温这段佳话,又怎能不为之动容?愿新时代的我们能以先辈为榜样,用理想和信念铸就同心同德的革命情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携手前行,共创辉煌!

信息来源:1926年郭沫若第一次见到年轻的主席,这样评价:状貌如妇人好女
2024-07-25 12:19·历史系小狼
1926年,郭沫若首次见到33岁的毛泽东,事后回忆:状貌如妇人好女
2022-08-18 09:09·行走的洛阳铲历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