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通南北,上溯古今。日前,大型话剧《北上》在国家话剧院剧场圆满完成北京站首演,收获如潮掌声。据悉,该剧是中国文联2024年重点创作目录支持类项目,通过演绎由杭州至通州、绵延运河两端的人间世情,讲述一段跨越百年的运河史诗,通过文化意义上的努力"唤醒"大运河,并让当下的人们与历史建立起深远的联系,传唱中华民族奔腾浩荡的壮歌。
南北共振 杭产话剧焕发光彩
百年以前,诗人王维珍曾为京杭大运河北端的标志性建筑"燃灯塔"留下"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的诗句。千百年间,无数人曾登上竞渡的舟船,在这条汤汤大河之上留下履迹。而今,依托著名作家徐则臣曾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国家一级编剧解涛、青年学者解子昂几易其稿,国家一级导演、文华奖得主李伯男精心打磨的运河题材杭产大型话剧《北上》也携着沉甸甸的期许与热望,践约来到国家话剧院剧场,与北京观众相见。
今年9月,话剧《北上》在运河南源端点杭州首演,作品收获了许多真挚的认可与切中肯綮的意见。从戏中到戏外的"北上",使虚构与现实在空间上遥相呼应。晚清时的小波罗、谢平遥等人出发时,有一艘好友相赠的大船,与一个温暖的"旅行团",今时今日,这支年轻的演职员队伍开启了"杭话的北上",行囊中也装满了观众的厚爱。
抵京前,《北上》剧组仍在持续打磨,不断精进,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力求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新时代"文艺杭军",并奉献出一台具有杭州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文艺精品。
古今共融 运河文化绵延千年
水流不息,文脉不绝。本次《北上》北京站首演当日,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来到了现场。这也是书写运河多年的原著作者徐则臣首次看到自己这部作品被搬上话剧舞台。演出结束后,他感慨道:"在今天,运河承载的中华文明和悠久文脉仍不容被遗忘,运河是一条河流,也凝结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运河之于当下的意义正在这里。"
此外,《北上》首演现场还为导演李伯男举行了艺术总监授牌仪式:由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夏芬为李伯男授牌。李伯男也分享了他执导这部作品时的诸多感受:"从茅奖作品到舞台,一场运河之旅,我经历了一次难忘的创作远行,感谢诸位和我们一道共证此情。"
杭州演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部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作为一条跨越时间、地理与文化的超大体量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积淀了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杭州、扬州、淮安、聊城、通州……运河沿岸重镇景象各异,旅人们思古怀古、流连忘返,其情其状,波澜壮阔、跌宕起伏。
与此同时,《北上》并不满足于以传统的舞台艺术形式呈现运河百态,而是不断创新已有的文艺表达,通过榫卯结构拼接出的充满思辨性和多义性的"船"、通过"古""今"双演区的错落并置、通过渐强的乐曲动机共同拓宽历史的纵深感,阐发运河主题的多义性,构建出一个开阔、厚重的舞台世界,完美地实现了"船头船尾都是故事,岸上水中都是人生"的艺术畅想。
"京杭大运河申遗之路漫长,难忘杭州在运河综合保护与发展事业上做出的重要努力。适逢申遗十周年之际,来自杭城的文艺工作者们更应怀有发自内心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入挖掘和充分弘扬千年大运河的当代价值,赋能文艺创作。"杭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话剧《北上》也希望,通过艺术创作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作者:刘海波
文:刘海波 图:杭州演艺集团供 编辑:蒋萍 责任编辑:蒋萍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