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吕后结婚之前,跟寡妇曹氏生下了长子刘肥。跟吕后生下次子刘盈后,刘邦在被封为汉王的时候,便立刘盈为汉王太子,一统天下后又封其做了皇太子,似乎从没有想起过自己的长子刘肥
自从刘邦灭秦建汉之后,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便开始大肆剪除异姓王,并分封给同姓王,之后更是立下了白马之誓:“非刘氏二王,天下共击之。”
作为刘邦的长子,刘肥所封定然是最优渥的齐地,要知道当年的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可是一等一的大国,再加上地域宽广,人脉丰富,刘肥可以说是过得非常滋润。
汉朝最开始使用的是分封制,所以各地藩王在自己的封地上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他们在经济上可以自由增减赋税,除却缴纳朝廷一部分之外,大部分都流进了自己的口袋。
刘肥在出生时刘邦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所以被封王之后,这让过惯了苦日子的刘肥犹如鸡犬升天了一般,这样的生活就让他十足满意了,一点也没想点自己不该想的。
原本古时候为了避免儿孙之间为争夺皇位自相残杀,大多都采用“立长不立贤”的规矩,刘肥作为刘邦长子,自然是皇位第一候选人。
但刘肥的出身确实是没法说道,说白了就是刘肥的母亲根本算不上刘邦的合法妻子,所以刘肥充其量也只能算得上是庶长子。
而且吕雉在刘邦晚期把持朝政,一向以“狠毒”而著称,所以想要在吕雉面前讨得便宜,无异于痴人说梦。
候选人中就数刘肥赢的牌面最小,所以他自然不会傻到去争,无论是出于自身原因还是时势所迫,刘肥都没有造反的理由。
即便如此吕雉也是多次向他下杀手,若不是汉惠帝刘盈相护和他自己的审时度势,恐怕早就步了刘如意的后尘了。
刘肥愿意一辈子碌碌无为,当一个享乐王爷,但他生下的子嗣个个都是“反骨仔”,唯恐天下不乱的模样与偏安一隅的刘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肥封地优渥且乐天知命,所以他闲来无事便乐衷于绵延子嗣,单单收录在册的就有十多个。
汉朝一向采用分封制,刘肥子嗣众多,自然封地也就越来越多,这逐渐便引起了吕雉的不满。
要知道这些封地的王侯是可以在封地培养自己的军事力量,长此下去定然会威胁到中央集权。
于是在刘肥去世后不久,也就是第二代齐王继位之初,吕雉便将齐国的部分封地割裂给了她的子侄们,一来能巩固她在朝中地位,二来还能够极大削弱这些王侯势力。
眼见齐国的封地越来越少,这如何能让这些“王二代”忍下去?
他们和刘肥不同,自小没有受过穷苦生活的打磨,所以自然个个胆大妄为,日益缩减的利益让他们内心的不满愈发膨胀,最终走上了反叛之路。
于是在吕雉死后,齐衰亡刘襄和琅琊王刘泽率先起兵造反,并且和早年吕雉将朱虚侯作为质子的刘璋里应外合,一举攻入长安斩杀了吕雉所有势力。
刘襄和刘泽都想要当皇帝,但在相互争夺之下,最后是让刘恒捡了便宜。
汉文帝刘恒在坐上皇帝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大肆封赏此次“拨乱反正”的有功之臣,刘肥的子嗣几乎个个分封王侯,享有极大的恩宠。
不过刘恒也不是个傻子,他知道这些王侯一个个狼子野心,所以在分封的时候留了个心眼,只对原来的齐国土地进行分封,这就导致了这些王侯最终到手的封地小的可怜。
眼看汉文帝刘恒如此“不识抬举”,那些被削减的很惨的藩王自然又坐不住了,很快又发动了叛乱,但汉文帝早有准备,所以这次叛乱是大败而回。
(参考资料:《论西汉初期皇嗣之争》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