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7月,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核潜艇研制工作的汇报。当周总理在几十位领导的陪同下,走进会议大厅时,大声地询问道:
“彭士禄来了没有?”
“在!”这位名叫彭士禄的科学家,立即恭恭敬敬地站了起来。
周总理慈祥地看着他,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转头问叶剑英元帅:“你认识他吗?这就是彭湃同志的儿子。”
“记住,你姓彭,是海丰人,永远不要改姓换名!”
“有的同志喜欢说满足的话,我们不爱听。就是要想一想意外事情,要有步骤,要积极稳妥。”在会议的讨论中,周总理发现有个别同志,在谈吐中流露出自满的情绪,意味深长地对彭士禄说道。
自从父亲彭湃牺牲后,彭士禄就一直受到周总理夫妇的关照,听到周总理对自己的叮嘱,彭士禄点了点头。当时核潜艇的研制已经到了关键阶段,一旦哪个环节出了差错,试验就要出问题。
汇报结束之后,周总理特意握着彭士禄的手说:“小彭,记住,你姓彭,是海丰人,永远不要改姓换名!”
1929年彭湃牺牲的时候,彭士禄仅仅只有4岁,而在一年以前,他的母亲已经被反动派杀害。
当时反动派到处搜捕彭士禄,为避免国民党“斩草除根”,地下党和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把他从一家转移到另一家,有时甚至几天就要换一个人家。从小到大,彭士禄不知换了多少人家,认了多少爹妈兄弟姐妹。
可以说,彭士禄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姓百家姓”长大的。最后他被寄养在红军哥哥陈永俊家,管陈永俊的母亲叫“姑妈”,家里还有一位比他大几岁的姐姐,几个人相依为命。
1933年,由于叛徒的出卖,还不满8岁的彭士禄,和“姑妈”一起被抓进了监狱。敌人对“姑妈”进行严刑拷打,让她承认彭士禄就是彭湃的儿子,但“姑妈”宁死不供。
后来彭士禄被转移到汕头,铁窗外就是大海,寒风夹杂着海浪声,更显得阴森恐怖。当时敌人给彭士禄拍了照,并刊登在报纸上,旁边写着“共匪彭湃之子被我九师捕获”。
其实当时敌人并不敢肯定,彭士禄就是彭湃的儿子。几个月之后,调查不清的敌人将彭士禄列为“不归良民”,转押至广州感化院进行“感化”,一年多时间后,彭士禄成了四处流浪的“乞丐”。
自从彭士禄被捕的消息被刊登后,地下党组织和他的祖母,就一直在寻找他的下落。终于在1936年夏天找到了他,并将他带到了香港。当时彭士禄已经12岁,他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1940年,彭士禄接到通知,组织上要送他到延安去。几天之后,彭士禄被接到桂林,和十几名烈士的遗孤和革命同志的亲属,会合在一起,等待一同前往延安。
当周总理通过地下党得知彭士禄的下落,专门派龙飞虎将彭士禄和其他烈士遗孤,一同接到重庆。
在曾家岩中共代表团驻地,彭士禄第一次见到了周总理和邓颖超。当时周总理留着络腮胡子,穿着皮夹克,见到彭士禄后打量了好一会儿,拉着他的手语气凝重地说道:
“终于找到你了,你长得很多地方像你父亲。你知道吗,15年前我到广州,是你父亲接我的。你父亲让我睡他的床,你父亲很会开玩笑。”
说着周总理的眼眶中已经泛起了泪花,彭士禄也是第一次知道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父亲的形象。
随后周总理摸着彭士禄的头,叮嘱他说,到了延安,要好好学习,努力参加革命斗争。
不爱说话的彭士禄,一个劲儿地向周总理夫妇点头。
在重庆停留的日子里,周总理和邓颖超细致入微地照料彭士禄,一有空闲,周总理就和彭士禄聊天,给他讲他父亲彭湃过去的故事,言语中不时流露出对彭湃的敬佩之情。
1940年冬天,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下,龙飞虎将彭士禄和其他的烈士遗孤,护送到了延安。
彭士禄朝思暮想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终于能安心读书了。
初到延安,彭士禄被分配到青年干部学校的儿童剧团学习和工作,延安大学成立之后,他又被安排在延安大学中学部学习。
1942年,彭士禄趁着中央医院到延安大学要工作人员的机会,坚决要求到中央医院当护士。他工作积极,甚至连星期天都不休息,由于劳累过度,得了肺病,时常吐血,但仍坚持工作。
正因为如此,他荣获“模范护士”的光荣称号,后来组织下令,才将他调回延安大学继续学习。
由于之前只读过两年书,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因此学起来非常吃力。性格倔强的彭士禄经过努力,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了“优秀”的评语,并被选为小组组长。
在每天的劳动生产中,一般同学能够纺毛线二三两,彭士禄对纺车经过改造,装上了加速轮,半天就能纺半斤毛线,三架纺车一起转,一周就能纺8斤线。
当时有规定,谁的衣服单薄,就先给谁织毛衣。在彭士禄的带领下,那一年小组里的每个人都穿上了毛衣,戴上了毛手套,穿上了毛袜子。
由于学习、劳动突出,彭士禄被选为模范学生,而他带领的小组,也成为样样争先,团结友爱的代表,事迹被刊登在《解放日报》上,掀起了一阵向他们学习的热潮。
后来彭士禄申请入党,由于表现突出,被破例免去预备期,一入党就是正式党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