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省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培训班上,成都市龙泉驿区围绕以残疾人就业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切口,牵引和打造全流程响应、全周期支持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2.0”所做的相关探索进行了交流发言,这一创新模式被面向全省推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残疾人实现人生价值和生活品质提升的最基本途径。今年7月以来,龙泉驿区残联秉持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以构筑残疾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理念,联动人社、税务等主要部门,率先探索打造残疾人就业辅导员队伍、建立就业辅导站,并以此切入就业服务工作链条,推动全流程响应、全周期支持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从“1.0”向“2.0”转变。
截至目前,龙泉驿区共有残疾人1.6万人,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5880人,已就业创业4760人,整体就业率为81%,有就业意愿、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90%以上。
全流程、全周期服务
追踪残疾人就业“闭环”
11月18日,“圆梦·一角咖”助残咖啡厅里,在龙泉驿区残疾人就业辅导员的陪同下,22岁的听力残疾人郭尧在这里接受咖啡制作培训。研磨、萃取、打奶泡……每个步骤,店员都手把手传授。捧着浓郁醇香的咖啡,郭尧的心也暖了不少。
“得知他有学习咖啡制作的想法,我们为他安排了一次专人培训。”此次陪同的是就业辅导员李小美,她和众多同事一起,为龙泉驿区残疾人就业助力。
图丨郭尧在接受咖啡制作培训
据悉,龙泉驿区残疾人就业辅导员队伍由区残联牵头,联动区人社、税务等部门以及社会组织承接管理运营,依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招募辖区专干(专委)、社区联络员、社工、志愿者等组建而成。目前,队伍共有20余人,管理人员1人,政府职能部门全程支持人员5人,顾问专家5人,服务覆盖全区所有镇街及残疾人员较多的村(社区)。
“我们是全省首支残疾人就业辅导员队伍,为残疾人提供从入户调研到就业稳岗的全链条服务。”据李小美介绍,队伍引入专业的职业能力评估系统,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工作要求,提供政策宣讲、心理疏导、职业分析及设计、就业推荐、适应性服务介入、能力提升等多维服务,打通“咨询—能力评估—(培训)—岗位(创业)推荐—跟踪”全就业链条。
其中,要求为每位服务对象全年入户不少于2次;提供包括辅具适配、职业规划指导、试岗评估、用人单位无障碍建议等服务,给予全方位就业支持。为确保提供精准和专业的服务,龙泉驿区还要求就业辅导员接受至少3次专题培训。
另一方面,在企业端,辅导员队伍畅通残联、人社、税务等系统资源和大数据,建立从前期宣传、雇主培训、岗位开发、安置沟通到跟踪调解的全过程响应服务。针对重点企业和有安置意向的企业,还会邀请残疾人实地参观,集中开展政策宣讲、岗位开发、试岗稳岗等走访拓岗工作。
精准的服务链条、端到端的畅联、全力的托举,给足了残疾人安全感。在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主任吴春艳看来,大多数残疾人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难点主要在于信息不对称、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等,“如果能找到受残障情况影响不大的工作,尤其是能发挥残疾人专长的工作,他们也能表现出杰出的就业能力。”
一人一策、分类施策
重点人群全面兜底
“每个残疾人都有建档,我们会结合专业测评结果,积极挖潜残疾人优势和需求,推荐合适的工作。”李小美介绍道。
据悉,队伍主要针对就业年龄段内毕业待就业、技能信心缺失未就业、因困因残难就业以及失业过渡4类关键群体,经全面入户调查,系统性筛查出340余人,作为年度辅导对象。
“针对不同情况的残疾人,我们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能够直接就业的,提供招聘岗位;无法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帮助提升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李小美说。
此外,针对智力、精神、重度肢体“三类”特殊困难就业人群,和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家庭贫困和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员等重点群体,则通过辅助性就业、“订单式”就业和“一人一案”等方式分类施策,进行精准就业帮扶,确保全面兜底。
图丨龙泉驿区残疾人就业辅导站开展的办公技能培训
据统计,自队伍组建以来,共计服务残疾人160余名,并全部建档、形成就业方案;组织残疾人实地参观体验,走访企业100多家;举办各类培训4次,招聘会5场。
嵌入综合体验中心
服务场景更丰富
近日,龙泉驿区残疾人就业辅导站开展了为期3天的办公技能培训,帮助残疾人掌握计算机及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共20余人参加。“现在互联网就业岗位越来越多,参加培训后,找工作更有底气了!”一位接受培训的残疾人表示。
“办公技能是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必修课,我们开展了很多针对性的培训,实现从培训到就业的直通。”李小美说道。
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辅导站搭起了一座“服务桥”——站点位于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体验中心3楼,链接了丰富的服务场景。
“就业辅导站是一个阵地,可以嵌入体验中心内各就业服务场景、公共服务场地,为残疾人提供系列服务。”龙泉驿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示范基地、“美丽工坊”示范基地以及区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都坐落于此。
低视力残疾人王小利就是在辅导员的帮助下,进入辅助性就业基地进行过渡工作。龙泉驿区依托汽车产业精心打造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因产品操作简单、管理时间灵活等因素,能切实为“三类”就业困难人群和暂时过渡残疾人进行兜底保障。同时,就业辅导员队伍也在帮她物色销售岗位,争取更好地发挥其能力。
做大多元化联动、多方位支持的
就业驱动格局
多维升级,推动残疾人就业。龙泉驿区残联从管理推动、阵地建设、场景示范、资金支持方面发力,做大多元化联动、多方位支持的就业驱动格局。
“我们建立了残疾人就业服务联席协作机制,残联、人社、税务等部门是主力。”龙泉驿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铁三角”互相配合,开展了雇主培训、各类招聘、直播带岗等活动,实现了阵地共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图丨不少残疾人进入辅助性就业基地进行过渡工作
在平台建设方面,龙泉驿区残联依托残疾人综合服务体验中心,打造了集就业展示、就业孵化、直播带岗、就业培训、职业评估及介绍等为一体的旗舰式、综合性就业服务平台和辅助性就业基地,以及“融乐阳光家园”等助残服务网点,构建起“1+N”就业服务平台。
此外,他们还实施了“就业+”计划,创建新媒体就业、文创就业等4类就业示范场景,培育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规范补助资金支持链,今年以来,仅残疾人就业、创业补贴方面,就发放53万余元,惠及316名残疾人。
从“1.0”向“2.0”进发!据悉,下一步,龙泉驿区残联将坚持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有效发挥就业辅导员的专业角色,在“特色”和“精准”上做文章,在“因人施策”上求实效,全力打造市场导向和政策激励并举、服务助力和重点帮扶并行的全链条精准服务,着力实现残疾人的更高比例就业、更高层次就业、更高适配性就业。
来源:人民网
编辑:龙泉驿残联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