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10月12日,天寒地冻的满洲里,两个从沙俄归来的矿工离奇死去。短短十几天之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瘟疫,横扫了整个东三省,来势汹汹,不可阻挡。

顷刻间,东三省成为疫情重灾区。多个城市爆发流行,疫情连连告急,疫死人数急剧上升。穷途末路的清政府一筹莫展,急切寻找一位优秀的医学专家,全权处理急剧扩散的东北疫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外交官施肇基的强力推荐下,年仅31岁的伍连德临危受命,出任了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

而后,伍连德只身赶赴抗疫一线,以无畏的精神、科学的措施、精湛的医术,历时四个月,成功扑灭了疫情,挽救了东三省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建立了近代公共卫生体制,并让近代医学,首次进入国人日常生活之中。

由此,伍连德成为了诺贝尔奖史上首位华人候选人,梁启超称其为“国士无双”。

那么,伍连德是如何扑灭这场百年不遇的大瘟疫的呢?他还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哪些卓越贡献呢?

实际上,伍连德只是一位华侨。1879年3月10日,他出生于英属海外殖民地马来西亚槟榔屿。17岁时获取英国皇家奖学金而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毕业后先后前往德国、法国进修。

1903年8月,24岁的的伍连德,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两年后回到家乡马来西亚,开起了私人诊所,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

1907年7月,直隶总督袁世凯寄来聘书,邀请伍连德担任陆军军医学堂帮办。他毅然关闭了收入颇丰的私人诊所,告别了丰衣足食的逍遥生活,回到了中国天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0年12月18日晚,一封来自清廷外务部的加急电报,将伍连德从天津招到了北京。外交官施肇基告诉他,东北地区发生了烈性传染病,需要他前去承担疫情救治防控重责。如果任由疫情蔓延,日俄将借机派专家和军队进入哈尔滨,觊觎东北。

24日晚,伍连德出现在寒冷的哈尔滨火车站。陪同他的只有一名年轻的助手,以及满满的一提箱酒精、试管、剪刀等实验设备。

在疫区现场调查中,伍连德通过病人的发烧、咳嗽、吐血、随后窒息而亡,死后皮肤呈紫红色等症状,初步判断这是令人闻之胆寒的鼠疫。

为了确定他的判断,唯一的方法就是做尸体解剖。不过在当时,尸体解剖不但是被清廷禁止的,还有悖伦理,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同时还极容易被感染,对解剖医生有生命威胁。

12月27日,伍连德还是义无反顾地对一位刚刚死去的病人进行了解剖,由此诞生了中国第一例人体解剖手术。

病人的脏器切片,被送到了伍连德的简易实验室,从而坐实了这是一场罕见的鼠疫流行。

随后,伍连德向朝廷发出电报,提出了9点防控疫情的建议,也由此拉开了百余年前的抗疫大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伍连德,自然成了这场阻击战的总司令。他竭尽所能地动员着社会各界力量,投入到这场战斗中,不断地给医生、警察、军人下达各种命令:现场戒严、隔离、消毒灭菌、口眼罩防护、病人救治……

伍连德一边紧锣密鼓地布置疫情防控工作,一边寻找着鼠疫病原体。让他十分疑惑的是,在天寒地冻的东北,病毒是怎样从老鼠或者跳蚤身上,传播给人的呢?

正当伍连德百思不得其解时,盘踞东北的日俄势力开始了大量的灭鼠工作。他们相信,只要消灭了老鼠,疫情自然就会得到遏制。

但疫情的发展势头,并没就此得到控制,每天的感染和死亡人数依然急剧攀升。而且,经过对老鼠的解剖发现,鼠疫病毒并没有在老鼠身上发现。

伍连德随后提出,这次鼠疫属于“肺鼠疫”,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但他的观点遭到了日本医生和法国医生的强烈反对,舆论更是站在了伍连德的对立面,认为他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不久后,反对他的一位法国医生突然感染鼠疫死亡了。经调查,这位医生正是不相信伍连德的观点,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近距离接触患者,导致被感染。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伍连德的判断是正确的。

终于,日俄方面开始主动配合伍连德,疫情防控得以顺利铺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来到了1911年1月,防疫工作已开展了两个多月。但是,疫情死亡人数和感染人数还是节节攀升。

难道防治措施还有漏洞?伍连德又陷入了苦闷之中。终于,他发现,症结出在尸体的处理上。

在哈尔滨城北坟场,伍连德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半尺厚的雪地上一排排棺材和尸体露天停放着,长达一里。他终于找到了疫情持续蔓延的关键。

他知道,处理病毒尸体的最好方法,要么深埋,要么焚烧。但土地在低温作用下已被冻得坚硬无比,深埋尸体既耗时又费力,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切断传染源,只能焚烧。而焚烧又有悖于中国伦理传统,是老百姓无法接受的。

他思来想去,只好寻求清政府的支持。

于是,伍连德联合地方士绅上奏朝廷,终于得到了清廷的照准批复。1月30日,持续3天的焚尸活动开始了,由此也迎来东三省鼠疫防控的转折点。

3月1日,疫情死亡人数降到了0,这场持续6个月,蔓延东北全境,造成6万余人死亡的鼠疫阻击战,终于在伍连德的带领下,取得了胜利。

1911年4月,伍连德主持了在奉天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议,在他的努力下,中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

1918年,伍连德创建北京中央医院并担任院长。

1922年,伍连德在沈阳创建东北陆军总医院。

1926年,伍连德创办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并担任第一任校长。

1935年,伍连德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提名,成为获此提名的中国第一人。

(参考资料:《伍连德在哈尔滨》《国士无双伍连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