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自由开道者,不可令其困厄于荆棘。”然而现实往往并非如此。
前几个月,徐峥执导的电影《逆行人生》还未上映,就被喷得狗血淋头,有不少网络言论还呼吁抵制。我大概归纳了一下,他们的槽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消费穷人。说这部电影是一群富人在演穷人,再赚穷人的钱,相当的无耻。
二、美化苦难。这主要源于那张外卖站点大合照的海报,照片里“外卖员”们都开心地笑着,这与大家印象里的外卖员形象严重不符,严重脱离现实,是对底层民众苦难的恶意美化。
三、平庸俗套。与6年前徐峥主演的《我不是药神》相比,这部电影不犀利,不震撼,不深刻,不一针见血,不接地气,没有产生现实的社会效应,完全是一部平庸的作品,一个俗套的励志故事。
在今年暑期档,《逆行人生》上映15天票房3亿多,同期票房冠军《抓娃娃》则卖了30多亿,是它的10倍;亚军《默杀》也卖出13亿多,比它多出10多亿。
可以说,在口碑和票房上,《逆行人生》的成绩都不怎么理想。受此影响,我也把这部电影归入“可看可不看”一类,直到几个月之后,我才在手机上看了这部电影。
不过只看了十多分钟,我就发现,这可能是一部被低估、被诋毁了的电影。它和《我不是药神》依然是同一个风格,是一部现实题材的作品,一个充满了对底层民众关爱的故事,一部能带给观众思考的电影。
它绝对不是一部富人为了赚钱而虚情假意演绎穷人、消费穷人的电影。根据相关报道,截止2024年5月,穿行在中国大街小巷里的外卖骑手已经超过1300万人,这么庞大的群体,却从来没有一影视作品是以他们为主角,直到《逆行人生》。
与其它阶层不同,穷人首先需要被看见,被听见;需要被理解,被尊重。《逆行人生》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这是最重要的意义,是功德。
由于外卖员从来都被职业歧视,大众对他们的印象始终很刻板,停留在一些负面的新闻报道里。所以,当人们看到外卖员开心地笑时,觉得很不可思议,他们怎么还能笑呢?生活在最底层,有什么资格笑呢?有什么是值得他们笑的呢?这是不被允许的,这就是在美化苦难。
可是,当我看完电影,我就理解了。他们虽然来自大江南北,素质参差不齐,生活普遍拮据贫困,但他们每天都在非常努力地跑单,努力地配合平台各种苛刻的要求,努力地给予顾客微笑,努力地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活过得好一些。他们凭什么不可以笑?他们就该一直哭丧着脸,以满足我们的心理优越感吗?
至于平庸俗套,《逆行人生》的确不如《我不是药神》尖锐犀利,但6年前是个什么创作环境,现在又是什么环境?并且从职场内卷、裁员、招聘年龄歧视、中年危机、学区房,到外卖平台不人性的各种制度、骑手的困境、劳动保障、受到歧视等等当前突出的一些社会问题,电影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展示,还想怎么样呢?还需要说得多么露骨吗?那样的话,能过审吗?
现在想想,电影没上映就被骂,本身就是件很怪异的事,会不会就是有一些人或者机构不希望大众看到这样一部写实的电影呢?哪怕它已经足够温和了。
为我们发声的人,同样需要大家的鼓励和支持,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帮助我们。所以,我推荐《逆行人生》,这样的作品现在已经很少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