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写尔朱荣带兵进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河阴大屠杀的文章留言中,有读者就问尔朱荣的战斗力如何?
谈到尔朱荣的战斗力,今天这篇文章其实就很容易回答那个读者的疑问。在尔朱荣杀掉胡太后和小皇帝,扶持元子攸登基之后,面对葛荣号称百万的起义军,尔朱荣竟然仅仅率七千骑兵,就打败了葛荣大军,生擒葛荣。
尔朱荣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在邺城附近的这场战斗中尔朱荣采用的战略战术对我们有什么借鉴呢?而葛荣最终的溃败仅仅是因为大意嘛?我们今天就来读一读《资治通鉴》中的相关记载。
01
《资治通鉴》原文
(原文和译文的文字版本可以参看本公号同步发布的原文和译文文章,文字版本可以按自己设置放大观看,本文囿于篇幅限制,仅放置图片)
02
译文
03
—
收获与反思
尔朱荣平定葛荣的叛乱的过程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葛荣在吞并了杜洛周的部队之后破冀州,围信都,破沧州,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大部分河北地区都落入了葛荣之手。(相关历史可以参考文章:)
尔朱荣在带兵进入洛阳后,将胡太后和小皇帝投入黄河,屠杀了二千多文武官员,扶持元子攸当了皇帝,然后自己退回晋阳,遥控政权。
而这时葛荣的势力依然在不断做大,于是彻底解决葛荣起义军就成为尔朱荣首先面对的问题。
而这时葛荣的大军号称百万,实际上至少应该不低于三十万,而尔朱荣在晋阳的精锐依然是他进军洛阳的几千骑兵。
几千骑兵对阵百万大军,这仗似乎没法打。
但尔朱荣却完全不畏惧葛荣的百万大军,他留下侄子尔朱天光守卫晋阳,自己带着七千精锐骑兵,一人两匹战马,让侯景做先锋,东出太行八陉之滏口陉。
尔朱荣的这个行为也很出乎葛荣的意料,他没想到尔朱荣仅派了7000骑兵就想来攻打自己的百万大军,而且自己还占尽地利,自己完全可以把滏口封住,将尔朱荣的骑兵消灭在谷口。
于是葛荣为此制定了自己的战略,将号称的百万大军排成数十里的长阵,队伍如张开的簸箕一样向前推进。这个目的就是想凭借自己的人数优势,包围葛荣的骑兵,然后消耗就能消耗死尔朱荣。
在这里不得不承认尔朱荣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军事天赋的人,他也知道自己人数非常少,如果陷入跟葛荣的阵地战,这7000人在百万大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尔朱荣一开始就没有想跟葛荣打阵地战,而是发挥自己骑兵快速机动的特长,就是不顾一切,冲击葛荣的中军,然后擒贼擒王。而只要擒到葛荣,不管是三十万大军还是百万大军,群龙无首都是一个崩溃。
尔朱荣只用七千骑兵并不是自大,而是早就有详细的计划和安排。首先为了保证骑兵的机动性,一个人两匹马,马在长途奔袭也会累,所以一匹马备用就是要把马匹的机动性发挥到极致。
其次尔朱荣不要求骑兵杀死多少人。我们看尔朱荣给骑兵配了短棒,就是不顾一切给我冲,遇到阻挡只需要用棒子打退阻挡即可。如果还要斩首势必耽误骑兵的冲锋速度。而这一切都是尽可能快速的冲破敌人的封锁,然后找到中军位置,然后目标擒获葛荣。
而尔朱荣也不是用7000人全部用于冲锋,而是将一部分官兵分散埋伏在山谷中,然后故意扬起尘土,擂起战鼓,迷惑葛荣大军,从而不让葛荣大军能快速发现尔朱荣的战略意图。
尔朱荣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战略,就是因为尔朱荣很清楚葛荣的大军虽然号称百万,但是他是兼并了各地的起义军和六镇的士兵而来的,在葛荣的体系中,始终无法融合这些六镇的势力,所以虽然号称百万大军,但都是各自为政,虽然军队人数多,但每个战斗组织之间都有很大的缝隙,如果尔朱荣的骑兵向着不同战斗组织之间的缝隙进行穿插,葛荣的大军根本没有办法有效的阻击。
为什么尔朱荣能如此清晰的了解葛荣的短处呢?因为葛荣是怀朔镇的将领,虽然后来杀死元洪业自立,但是起义军内部派系复杂互相倾轧,所以才导致原来投靠葛荣的高欢等人后来又都叛逃投靠了尔朱荣。今天文章中也提到了高乾等人就是因为河阴之投靠了葛荣,但一安抚高乾兄弟就归降了,所以葛荣的体系里这样的情况是很多的。战前尔朱荣凭借高欢等人又去葛荣部队里用了离间计,结果葛荣手下七个王、一万多人马归降。而这些人对于葛荣部队里的问题都了如指掌,当然尔朱荣就能根据这些情报才制定了详细的战略和计划。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尔朱荣很清楚葛荣部队的短板和问题,虽然尔朱荣只有7000人,但这7000人就是本着葛荣部队的短板来的。而尔朱荣只用7000人其实也是他的计策之一,他不是不能调动更多的军队,这次清缴葛荣起义军,实际上北魏动用了四路大军,总兵力也在三十多万,其实跟葛荣的军队差不多。但尔朱荣自己仅率7000多人就投入战场,这才让葛荣产生了轻敌的情绪。葛荣不清楚尔朱荣为什么只用7000人就敢先向自己发动进攻,反而非常大意,命令他的部队说:“尔朱荣很好对付,诸位每人都准备一根长绳,到时候只管捆绑敌人就是了。”在这种轻敌的思想面前,当发现尔朱荣的战略目标之后如果再想改变就已经太晚了。
所以当时尔朱荣的7000骑兵就是不顾一切的寻找葛荣的部队空袭进行穿插,目标都是葛荣指挥的中军。而每个人都不恋战,不以杀伤敌人为目标,而是以快速接近中军为目标。
葛荣虽然号称百万大军,但当尔朱荣精锐骑兵竟然不顾代价很快就冲击到了中军面前,这时葛荣想要再调遣其他部队支援中军已经晚了,在尔朱荣7000精锐骑兵的攻击下,很快中军就被冲击崩溃,而在乱军中尔朱荣擒拿住了葛荣。葛荣在手,虽然葛荣的大军伤亡并不多,但战争已经结束了。
这时如何处理这些在震慑下放下武器的士兵就成为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葛荣的部队有百万大军,而尔朱荣才7000人,根本看押不了,如果这中间有一些将领反应过来拉出来自己部队抵抗,依然会出现非常大的麻烦。我们看到这时又凸显了尔朱荣的智慧,他没有去俘虏这些士兵,而是解散了这支武装,让大家各自找地方去定居,去哪都可以。几十万大军最后一哄而散。
而等到这些士兵都散了,而尔朱荣的后续的援军到了,才让援军去追赶这些士兵,然后再分别将这些士兵押解去安置,尔朱荣的这一招其实也是很聪明的做法。
而士兵很容易处理,将领处理起来很难,因为这些将领很容易如同葛荣一样,回去再拉出一支队伍来,所以尔朱荣没有放这些将领回去,而是从中选拔出来一些将领,直接授予官职,直接招安就减少了这些人回去再造反的可能。而在这批归降的将领中,就有宇文泰与其三哥宇文洛生。
我们看尔朱荣这些措施显然是在他制定整体战略时就已经考虑清楚做出的预案。尔朱荣这个人虽然在河阴屠杀的时候手段非常残忍,但不得不说在领兵打仗方面,尔朱荣确实能力是非常出众的。
而葛荣为什么会在已经占据河北之地,拥有了百万大军,依然溃败了呢?其实不仅仅是葛荣本身轻敌的问题导致的溃败,葛荣的溃败也有起义军本身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葛荣本身的领导力还是存在问题的,虽然葛荣不断的收拢各地义军,导致本身的规模不断的膨胀,但是如上面所说,这支部队缺乏整合,更像是一些军阀拼凑出来的武装,所以才是乌合之众。
其次随着部队规模的扩大,后勤给养方面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虽然河北属于当时比较富裕的地区,但本身并没有能力承担如此规模的大军的粮草,所以缺粮是始终困扰葛荣大军的问题。葛荣也曾经不断的想要拉拢各地的豪强,让这些豪强给与支持,但显然这些当时的汉族士族和这些鲜卑六镇军人之间矛盾是非常深的,你六镇造反是为了你们自己的利益,而且还祸害了我们,那么显然无法得到当地老百姓的支持。我们看葛荣大军过境,攻下信都之后,老百姓冻死者十之六七,破沧州时,死者十之八九。很多历史虽然说葛荣是起义军,但他根本不是一个人民的武装,不去解决人民遇到的问题,反而给老百姓制造问题,怎么能让老百姓去支持你呢?所以虽然葛荣纵横河北,但总是无法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根据地,无法解决军队生存的问题,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而现代中国革命之所以成功,不就在于我们搞减租减息,搞人人平等,帮助老百姓解决不公平的问题,从而得到老百姓的拥戴才得到胜利的嘛。你是人民的军队,解决人民的问题,即使你没有根据地,老百姓也会箪食壶浆,来主动供养你。如果仅仅着眼于自己的利益,不为百姓去解决问题,被老百姓所抛弃也是非常正常的。
你去维护少数精英的利益还是要坚决地站在人民大众一边,其实是决定一个政权能否长期存在的根本问题。美国懂王能翻盘不就是百姓不满于民主党只维护少部分精英利益,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差才有这样的结果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