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介绍的是一位胶东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作逄文瑸,生活在清代中前期,籍贯为登州府黄县(现龙口市),其事迹在清同治版《黄县志》中有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逄文瑸本人未曾做官,也无突出的科举功名,他之所以能名留县志,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他本人长寿(旧县志通常会专门当地的长寿老人);其二,他品行较好;其三,他的子孙后人很有出息。

其中,在长寿方面,逄文瑸不仅本人活到了九十岁的高龄,而且将长寿基因遗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们。根据《黄县志》的记载,逄文瑸的三个儿子也都寿至八旬以上,分别是逄其恬(八十七岁)、逄其悦(八十六岁)、逄其恒(八十五岁)。(注:如今九十岁的老人很常见,但在生活、医疗条件有限的古代,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岁就算是高龄,八十、九十岁可谓长寿)。

在品行方面,县志记载不多,只笼统称其“有隐德”。而在子孙后人方面,则有重点着墨。

根据记载,逄文瑸本人虽无显赫功名,但到了他儿子这一辈,就取得了明显突破——次子逄其悦为岁贡生,曾任山东宁阳县训导(儒学官职,负责教育),三子逄其恒也有监生的头衔。

再往下一代,逄氏家族的功名等级更进一步。逄文瑸的两个孙子逄连和逄琇都考取了举人

到了第四代,也就是逄文瑸的曾孙这一辈,其家族更是迎来了“进士”荣光。为家族增添这一光彩的人叫作逄希澄。

根据记载,逄希澄,字镜秋,道光二十四年中举,道光三十年中进士,初选贵州安平县知县,后因父母年迈而改到萧县(离家较近)。再后来,他随军在办理徐州行营粮台出纳等工作时立功,官衔依次升迁为州同知、知府(候补),并获得了赏戴花翎的荣典。

综合来看,逄文瑸本人长寿、子孙有出息,可谓不虚此生。其具体来自何村?县志没有提及,如果有当地朋友了解详细情况,欢迎补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