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徐福 文/小月文史
注:故事来源于生活,部分情节虚构处理,望注意甄别。
嫂子是个苦命的人,她和大哥结婚才六年,大哥就因为一场意外走了。
那年嫂子才26岁,小侄子春顺5岁。大哥一走,嫂子整体浑浑噩噩,一家人都很着急。
不久后,母亲托媒人给嫂子介绍了一个对象。对象姓王,虽然家境不怎么样,但人长得憨厚老实。
嫂子很满意,不久后她带着春顺去了王家。
不知不觉过去了13年,春顺学习成绩很好,他考上了大学,虽说春顺随着嫂子改嫁,他改姓王,但喜讯传来母亲仍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母亲当即表示要去参加春顺的升学宴,我听了面露为难。嫂子前不久才发信息说升学宴就简单摆两桌,她话里的意思,不用我们参加了。
只是母亲很固执坚持要去,到了嫂子家,我本来以为会很尴尬,谁知嫂子一句话让母亲瞬间哽咽了……
13年前那个冬天,天寒地冻,整个村子被厚厚的雪覆盖着,连空气都带着刺骨的寒意。
那一年大哥意外离世,一家人都陷入巨大悲痛中。
大哥的去世对嫂子打击很大,她整个人消瘦了一圈。我经常看着她抱着年幼的春顺,坐在角落里眼神呆滞,一个人发呆。
母亲担心嫂子的身体,犹豫一番后决定还是去找大嫂。
母亲握住大嫂的手,低声道:“闺女,是咱们家对不住你。孩子,你还年轻,听娘话,娘给你找个能疼你、顾家的好人,这日子咱们还得好好过下去。”
大嫂听母亲说完,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缓过神后她一个劲摇头。
母亲急了眼,也不知道那天她用了什么法子,离开时嫂子终于听劝了。
大嫂是个苦命的女人,从小父母双亡,奶奶把她养大。家里穷得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小姑娘却倔强得让人心疼。
她天性乐观,做事很勤快,对奶奶特别孝顺,村里人都说这孩子乖巧懂事,将来一定有出息。
她和大哥是初中同学。听母亲说,嫂子上初二那年,因为家穷差点因此辍学,大哥偷偷从家里拿了家里准备买化肥的钱给她交了学费。
母亲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大哥挨了一顿揍。
后来,两人高中没考上,大哥就去镇上的工地打工了,大嫂留在村里帮奶奶做农活,两个人的关系并没有因此疏远,反而更加深厚。
奶奶去世后,大嫂无依无靠,身边再也没有亲人,好在大哥一直陪在她身边,给了她温暖。
记得大哥第一次大嫂来我们家时,大嫂做事很麻利,还会女红,母母亲对这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喜欢得不行,夸大哥好眼光。
不久后,二人结婚了。
婚后的日子虽然清贫,但两人感情很好。大哥为了让家里过得宽裕点,常年在外打工,留下大嫂一个人独自照顾年幼的春顺。
大嫂做事勤快,她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忙农活,日子过得再苦,她也没有一句怨言,整天乐呵呵的。
母亲开玩笑说大嫂就是就是家里的开心果,大嫂在家里,听到她的笑声,自己仿佛年轻了十岁。
然而,大哥的猝然离去,让这个家幸福安稳的家塌了。
大哥走的那天,村里人都赶来帮忙,大嫂跪在灵前,哭得几乎昏厥。大家劝她:“你还年轻,日子总得往下过。”大嫂沉默不语,只是一个劲摇头,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大哥走后的那段日子,大嫂整个人变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脸上挂着笑容。
她要么是坐在角落里发呆,要么疯狂做事。
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犹豫一番后,决定给大嫂找个对象。
一开始,大嫂怎么也不肯答应。
经过母亲一番劝说,大嫂终于开始松口,答应考虑母亲的提议。
母亲托人到处打听,找到了邻镇的一户王姓人家。
那家条件不好,但男人踏实肯干,母亲觉得大嫂嫁过去不会吃亏。
改嫁那天,大嫂穿着一身素雅的红色嫁衣,眼里却满是不舍。
临走时,大嫂跪在母亲面前,哭着说道:“妈,感谢您这些年对我的照顾。虽然我走了,可我一辈子都记着咱们家的恩情,永远不会忘了您……”
母亲强挤出笑容泪,摸着她的头,声音颤抖:“孩子,去吧,记得要好好过日子。”
等嫂子一走,母亲的眼泪就哗啦啦掉落下来。
此后一段时间,母亲经常会念叨着嫂子,时不时叹气。
起初几年,大嫂没有再生孩子,把精力全部放在了王家和春顺身上。
王家的孩子难管教,听说嫂子刚来那会,他对大嫂大喊大叫,说“你就是外人,别想管我!”
母亲得知此事后心疼得直掉眼泪。
不仅如此,村里人对她的态度也不友好。
有人指指点点,说大嫂带着孩子过来就是拖油瓶,还有人劝王家的男人:“你找个没孩子的多好,你看家里一下子多了两张嘴吃饭,你这是受罪啊。”
大嫂性子好,她从不对人诉苦,默默承受着一切,依然每天起早贪黑操持家务,把家里大小事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十年,我们和大嫂之间的联系虽少,却从未间断。母亲始终把她当成自己的闺女,而大嫂对我们这个“娘家”,平时虽然嘴上不说,但经常在心里念叨着。。
每年逢年过节,她总会悄悄托人带些土特产来家里。母亲一看到这些心里总是酸酸的:“这孩子自己日子这么苦,还想着我们。”
有时候母亲忍不住想去看嫂子,叫我陪她去。每次嫂子见我们都很热情,忙不迭地给我们端茶倒水。可每次提起自己的生活,她却一笔带过,笑着对母亲说她现在过得很好,我们不用担心。
我看得出,她的生活并不容易,王家穷,她又是个要强的人,凡事都自己扛着,从不肯让我们帮忙。
母亲多次劝她:“闺女,有啥困难就说,咱们是一家人,别什么都自己扛。”
可大嫂总是摆摆手,带着一丝笑意说:“妈,我真没事,您别惦记。小弟现在日子过得好了,您也得为自己想想,别总记挂我们。”
可母亲哪里能不记挂她呢?每次回到家里,母亲总是叹着气念叨:“她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日子能好到哪儿去?咱们家欠她太多了。”
大嫂最让人敬佩的一点,是她对春顺的教育从来没有放松。虽然日子苦,但她始终坚持让春顺读书。听说她平时省吃俭用,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却会咬着牙为春顺交补课费、买参考书。
母亲每次听说这些,总忍不住偷偷塞点钱给春顺。她一边把钱装到春顺的书包里,一边嘱咐:“孩子,记住了,这钱是你奶奶给你的,别让你妈知道,你去买点好吃的。”
春顺虽然年纪小,但很懂事,他从不乱花一分钱,学习上也很努力,听大嫂说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13年,春顺已经长成了大小伙子了。
今年7月份的时候,嫂子打来电话,母亲以为嫂子家里出了什么事,因为平时嫂子很少给母亲打电话,除非是有很重要的事。
谁知,母亲接到电话后就愣住了,身子不住微微颤抖!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