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金石学史研究与刻帖书法新探”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西泠印社主办;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金石碑帖研究委员会承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幕式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幕式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原所长、京华印社社长魏广君,西泠印社副秘书长范正红,《中国书法》杂志社社长朱培尔,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张德俊在开幕式上先后致辞,刘万鸣宣布展览开幕。开幕式由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主持。

部分嘉宾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嘉宾合影

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杨承志,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曾来德,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申万胜,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陈洪武,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继、叶培贵,人民美术出版社原社长郜宗远,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原主任刘恒,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副主任高庆春,西泠印社党委委员、社委会副主任邵建华,西泠印社副秘书长许雄志,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洪厚甜、王厚祥、蔡大礼、魏杰,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院长杨军,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尹海龙,中国国家画院外聘研究员王学岭、龙开胜、陆明君、王文英、陆宗润、黄胜凡、文永生、张晓东、崔胜辉、蔡梦霞、蒋再鸣、李晖、逯国平、张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主任虞晓勇,西泠印社社委会艺术创研处处长丁竹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孙学峰,《收藏家》杂志社原社长、主编刘昱,中国美术馆藏品征集保管与修复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薛帅杰,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金石碑帖研究委员会主任李汉臣、副主任张深伟,西泠印社社员岐岖、郑志群、古菲、陈根远、曹祐福,海岱美术馆馆长袁慧敏,济宁汉文化博物馆馆长高成丰,北京杏坛美术馆馆长黄和平,吴式芬金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郭庆利,河南印社理事樊江涛,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金石碑帖研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爱凤,中国国家画院办公室主任董雷、人事处处长刘博涵、山水画所所长方向、油画所所长赵培智、版画所所长沙永汇、雕塑所所长邓柯、理论研究所所长陈明、教学培训部主任邱雷、交流合作部主任张楠、美术馆馆长李虹霖、总务处处长任明辉、信息中心主任刘德峰、书法篆刻所副所长谢小铨、办公室副主任吴笛、党办副主任玄明加、创研规划处副处长康雷、教学培训部副主任程兴林,美术馆副馆长常欣、杜浩,《中国美术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金新、副总编辑冯知军、副社长颜培大,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邢少臣、吴迅、王东声、党震、刘立宇、徐冬青、唐朝轶、梅跃辉、张蕾、申卉芪、王瑛、任赛、付振宝、陈散吟、任军伟、王聪丛等嘉宾应邀出席本次展览开幕式。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

刘万鸣表示,为系统研究书法史迹,深挖传统,推动书法的全新发展,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自2020年开始,采用“品”的方式从金石书法研究入手,先后举办了“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本次“金石学史研究与刻帖书法新探”展是该项目的系列展之五,此次展览把金石与刻帖以历史发展的脉络串联起来,放在一起对比研究,并结合当代理论研究和创作探索立体呈现,旨在全面梳理和展示古代金石、刻帖古迹,以促进金石、刻帖书法的当代研究与创作发展。据刘万鸣介绍,本次展览自筹备以来便得到西泠印社、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金石碑帖研究委员会、西安博物院、河南印社、山东印社、京华印社、终南印社、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济宁市汉文化博物馆、海岱美术馆、吴式芬金石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征集金石、刻帖360余件。同时开展的金石学史与刻帖书法新探创作展,采用邀请和投稿相结合的方式,经评审共有118件书法篆刻作品入展、43篇论文入选,基本展现了当代书家、学者对金石学和刻帖书法的全新理解与探索。此次展览作为当代与传统的一次学术对话,能唤起我们对中国传统金石学和刻帖学的关注与研究。未来中国国家画院将大力支持这样的学术展,并加强与兄弟单位的合作,不断推出有思想深度、学术高度的创作与展览。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主持开幕式并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主持开幕式并致辞

徐涟认为金石是书法的重要载体。从2020年开始,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从梳理金石书法资源入手,以品评的方式介入,策划推出了“源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采用拓本研究、书法史论和书法创作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对金石拓本展开全新的探索与诠释,先后举办了“汉隶十二品新探”“三国两晋南北朝刻石三十品新探”“篆书廿九品新探”“隋唐刻石三十品新探”展。以北宋第一部大型汇刻丛帖《淳化阁帖》为标志,开启刻帖风气,宋代以后的书法借刻帖而流行,书法因为载体的变化而发生了笔法、字法、章法乃至于风格、流派的衍变。为此,中国国家画院以“金石学史研究与刻帖书法新探”为今年展览主题,沿续之前的学术主旨,力图在挖掘传统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书法传统资源,深入展开审美意义上的品评研究,并将其运用到书法创作之中。这也是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国家级艺术创作与研究机构的使命与责任。

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致辞

陈振濂在致辞中介绍了此次展览的意义:首先,让我们重新思考金石学消亡的原因。金石学自宋代以来,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程,20世纪初,在“西学东渐”过程中,金石学的内容被分到现代的各个学科中间去,成为许多新学科成立的原点与支撑点。多年以来,西泠印社致力于重振金石学的研究,此次展览西泠印社与中国国家画院强强联合,希望能够为金石学的研究重新树起一面旗帜。其次,展览作品内容丰富、含金量高,极具学术研究价值。此次展览,作品不仅有文物和碑帖,同时还邀请书法家进行临摹创作,希望通过这些与金石学相关的展品,把展览办成一个有学术价值的“爆款”。第三,对金石学作品的解读也是此次展览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此次展览,艺术家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视角和手法对古代金石学作品进行解读,这不仅可以在古今文明之间建立一种对话机制,并通过这种跨时代的对话,提高公众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原所长、京华印社社长魏广君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原所长、京华印社社长魏广君致辞

作为此次展览的策划和筹备组重要成员,魏广君介绍,2019年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成立伊始,就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对碑学进行审美体系化的建构,先后举办了“汉隶十二品新探”“三国两晋南北朝刻石三十品新探”“篆书廿九品新探”“隋唐刻石三十品新探”,以及今天开幕的“金石学史研究与刻帖书法新探”,以“品”的方式初步建立了碑学的审美体系,为碑学在当代的重启和碑学经典化的发展“立命”。如此,从另一种角度来观察,也是为被现代学科消解掉的金石学续命。我们相信书法篆刻所自成立五年来的学术作为,会为书法历史的当代发展谱写新篇章。祝愿中国国家画院的学术前景更灿烂,更辉煌!

西泠印社副秘书长范正红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泠印社副秘书长范正红致辞

范正红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将金石、刻帖和当代书法篆刻三者融为一体,呈现了一个多层次、高水准的书法展览,这对于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西学东渐”的冲击下,金石学曾被肢解,但在新时代弘扬中华文化精神的背景下,金石学不应缺席中国传统文化的接续,它在书法篆刻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金石学和书法篆刻的艺术魅力,还有助于推动金石学的研究和实践,同时,也会对现代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书法》杂志社社长朱培尔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书法》杂志社社长朱培尔致辞

在朱培尔看来,此次展览是一个有趣味、有思想、有学术、有艺术的古今对话展,展览将金石、碑帖与书法相结合,通过对比不仅展示了书法艺术的历史演变,也反映了现代书法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和变化。同时,将金石拓片与现代书法作品做对比,有助于观者意识到现代书法在某些方面的苍白和不足。例如当代书法在追求大尺幅作品时,容易刻意追求形式上的扩张,忽视书法艺术的精神内涵和情感表达。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书法艺术的多样性,也提供了一个反思和探索的平台,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创新发展书法艺术。

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张德俊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张德俊致辞

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金石碑帖研究委员会连续五年与中国国家画院合作,举办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双方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张德俊看来,这五次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反映了中国国家画院尊重历史、立足传统的严谨治学思想和研究理念,反映了中国国家画院深挖传统、不断创新的治学和研究精神,反映了中国国家画院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担当。此次展览展示了宋、金、元、明、清不同时期摹刻的丛帖和单帖40多种,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刻帖的历史脉络,这对促进金石学在当代的研究和发展,推动书法艺术的全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曾来德在接受采访时给予展览很高的学术评价,他表示此次展览将碑石、帖学与当代创作融为一体,展现了历史传承的脉络。中国书法传统主要分为碑学和帖学两大体系。碑学因其传承久远,承载着最真实的历史痕迹。而帖学则通过刻帖的方式延续,将原作精神转换为指向未来的艺术形式。当前,帖学盛行导致格局缩小,功利观念增强,书法趋于小气、俗气。同时,在现代探索中,我们又容易偏离传统,被西方观念所牵引。因此,回归碑学、刻帖和传统,重新审视我们几千年的厚重传统,对于提升我们笔下书法的凝重感和厚重感至关重要。此次展览不仅彰显了中国国家画院对书法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对学术和艺术的深度关注。可以说,这个展览具有非凡的意义。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2日。

(刘晶参与编辑整理)

来源:中国国家画院

编辑 | 杨晓萌

摄影 | 武广宇、颜培大

制作 | 闫天蒙

校对 | 蔡培新

二审 | 李振伟

三审 | 冯知军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