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生,运气真的很重要。

生而为人,谁也没有问过小孩子同意与否,小孩子懵懂来到这人世间。

若生于富贵公侯之家,定能享受半生富贵。稍作努力,一世荣华亦易如反掌。运气好了,成名成家名垂青史也说不定。

若生于诗书清贫之家,虽无富贵可享,然而祖辈诗书熏陶,故交世家多。就算一世清贫了,也有逸士高人相伴谈笑,不失为一生快乐。

最难的就是生于薄祚寒门,家穷而非贫。贫只是家中钱少,穷可就是男儿有力无处使了,生而无望。穷家父母无力顾孩子周全,未及成人,就被送去做人家的走卒健仆耕田机器,小小童子任凭别人驱制驾驭。

一世劳碌仅得温饱,可不可怜?

如果生而愚钝,倒是还好,凑乎活着呗!混得温饱就是成绩。如果比邻居王二混得好了,简直光宗耀祖,也能快乐几年。

人生最艰难是不幸生而聪慧,那就难熬了。聪慧的孩子怎么能甘心和耕田机器邻居王二争个长短?

于是开始奋斗,年岁日长,奋斗成智慧之人的时刻,明白人生无需争长论短的时刻,身体已经老而无用啦,人生结束了。

这一世痛苦......。

薄祚寒门还有分别,如果生在繁锦富足之地,努力上进,运气来了,总能走近公候富翁 。为人家的走卒健仆不假,宰相门头七品官,忍一忍,积累一世。孩子辈也许就能出头,自己落一个不饥不荒的“安享晚年”,也个好结局。

最怕的就是寒门就寒门了,偏偏还要生于深沟大壑之中,可就苦了。水低山高,石头缝里抠食,一辈子做那个耕田机器,哪会有出头之日?

除非有真正大人物顺手拉上一把,奋一把力,也许可以出人头地。这种好事,可遇不可求。

但生在江西吉安还好,虽然山连山,却是还有点平原的,不仅有平原,还有好水良田,虽然不多,终究是有。

我们的主人公李作鹏将军出生在吉安一户穷人家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安地理图

人杰地灵之庐陵

人家说庐陵“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庐陵是吉安的古称,吉安县即是庐陵,庐陵即是吉安县。

吉安“半分水”自然是赣江,赣江自武夷山北上穿九连山和大庾岭,再过诸广山、万洋山,一路山连山,沟套沟。正是深沟大壑漫延,漫延到了武功山下,就是那个道教名山武功山,忽然有了一小块山间盆地,“吉泰盆地”,又叫“吉泰平原”。

其实也不忽然,“吉泰平原”在远古时代本来也是条深沟大壑,赣江水土千万年的冲击,在这里形成了这么一小块肥沃的冲击平原。大赣江穿过吉泰平原继续北上,一路穿山寻沟进了鄱阳湖,又去长江 ,再归东海。

有历史常识地看到这里,马上就会懂,这是中国西南方向的一条重要商道啊!“吉泰平原”不就是一座大码头?对!吉泰盆地中的大城市“吉安城”算是罗霄山脉地区的“中心大城市”,赣江上的水陆大码头。

壮哉赣江水!

有水就有财,吉安自古都要算富饶之地,起码比周边的永新县、万安县、永丰县,还有井冈山要富裕太多。

井冈山风景倒是很好,层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林木蓊郁,大小五井好似五座城堡扼守要塞,是用兵的好地所。

可惜井冈山山高林密耕种不易,产粮从来上不去万担,人口上不了两千,养大部队就差点意思了。

吉安不一样,北宋大儒黄庭坚说得好,“清风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这是一块富饶的土地。

国人印象中,在旧时代,苏州扬州那些江南地方才是诗书鼎盛之地,文人骚客多,净出大人物。因为地方富足嘛!富足的人才有闲钱办书院读书去考科举。

其实不然,这是一个错觉。

要论科举第一,还真不是江南,而是江西庐陵,也就是现在的吉安。

“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金庐陵”,吉安历史上真的中过三千名进士,名列天下第一。中过状元二十一个,屈居天下第二。

但我们要知道,庐陵相比江南它是个小地方,中这么多状元真的难得可贵。因为地方小,这些读书人就显得稠得很,所以吉安儿童有童谣唱曰:“一门六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

吉安,在旧时代,堪称“学霸县”!就是这么牛!

《永乐大典》形容庐陵文风之胜说道:“天下多举子,朝中半江西,翰林多吉安”。苏东坡拿苏州和庐陵相比写诗说:“巍巍城郭阔,庐陵半苏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鹭洲书院

在穿城而过的赣江江心有一座白鹭洲,白鹭洲上有一座书院“白鹭洲书院”。程颐、周敦颐、朱熹都在这里讲过学,文天祥是这里的毕业生。大学问家欧阳修、、江万里、大明首辅杨士奇、第一才子解缙、大宋宰相周必大、胡铨、杨万里这些人都是庐陵人,都是读书人出身建功立业,治国安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风气所及,古来吉安人读书之风就甚盛。有人统计过,小小的吉安自宋至清大概建有两百多座书院,真的是“山间茅屋也闻朗朗书声”;真的是“茅屋底下出公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这一切,对井冈山上的红军来说,吉安绝对是个好地方,人杰之地,人才宝库,是“扩红”招兵买马的好地方。

这一切,对出生在吉安天玉镇流芳村穷人家的李作鹏来说,运气还不算太坏。家穷自穷,家乡文明昌盛之地,耳闻目染之下,也不至于愚氓蔽塞。

吉安天玉镇流芳村正处在吉泰平原的边缘,有茶山有水田,谋生倒也容易。

但又据说流芳村风水不好,流芳村和吉泰盆地并没有连成片,它自己处在山上一个荷叶形的小盆地中。盆地西边有个大缺口,所以不聚水。荷叶存不住天上雨水,也就是不容易聚财,好容易聚一点,一刮风准跑。所以流芳村出不了重要人物,聚不了财宝。即使是聚了财,当了官,也难以持久,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自古以来,吉安出了那么多大人物,流芳村却乡官也没有出一个。

好像出生在流芳村运气又差了那么一点,李作鹏真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作鹏将军

风水之说,虚无缥缈做不得准。李作鹏有更现实的不容易。

李将军家更现实的不容易是他家兄弟太多,整整弟兄五个,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李作鹏将军原生家庭五兄弟

李作鹏的父亲李遇臻是耕田的好把式,每天早出晚归,深耕细作,庄稼比别人家的长势都好。所以在周围穷邻居眼里,他家算是比较“殷实”的家庭。

其实哪里能够“殷实”!李遇臻有五个儿子,新旧时代是一样的,儿子多负担就大。耕田再好再用功夫,田中所得,也就仅够果腹。这也就是在吉泰平原,土地肥沃,如果在周围山上的几个县里,家里养着五个大小伙子,李家可不一定就能吃得上饱饭。

李作鹏排行老三,中国人的习惯,老大最受关注,因为早培养成人才家庭早受益。吉安人做风,孩子无论如何要得去学校转上一转,万一是个读书料子呢?

李作鹏虽然也被送到了学校,李家着重培养的却是他的大哥李仁鹏。三弟李作鹏读的是私塾,大哥李仁鹏读的是现代学校。

你看,和皇帝家一样,生而为嫡长子才是儿子们运气最好的那一个。

大哥李仁鹏才是五兄弟中读书最多的,一直读进了由“白鹭洲书院”改制而成的白鹭洲中学,当时算是吉安最高学府。这在旧时代,读进中学就能算知识分子了,毕业之后满可以进仕途,李家眼看出人头地了。

然而这生而为人的运气啊!大家都是星空一尘埃,谁也说不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浩淼星空

大时代来了,所有人的命运都要被改写。

大哥李仁鹏读书期间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也即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那时候国民党还是左派当家,采取的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

农民家庭的李仁鹏自然很认可这个政策,常常跟着同学们下乡去进行宣传活动。

但是后来蒋介石制造了“赣州惨案”,开始在江西镇压工农运动,一口气在吉安县杀了近七十个读书人,罪名只是因为怀疑他们是共产党。

李仁鹏因为常下乡宣传也被通缉了,不得已跑去山上,东躲西藏不敢回家。

书,自然是读不成了。

幸好国民党天生腐败,李遇臻连借带凑,凑了80块大洋,送了进去。李仁鹏被国民政府免予追究,继续去白鹭洲读书去了。

前程要紧,李家前程要紧,八十元虽是巨款,也只好认了。

这一年,李作鹏12岁,还是一名儿童少年。家中遭此变故,算是倾家荡产了,他的私塾生活也就被停了,被安排回家种地供养大哥读书。尽管小李作鹏聪明又机灵,胆子又大,他后来在红军中有个外号就叫“李大胆”。

但是没办法,李家没钱供养李作鹏读书了,过去传统家庭都是要首先培养嫡长子,这是天下间所有生在穷人家当人家弟弟的命运。

如果生活就这样继续下去再无变故,李作鹏大概率也会变成一名耕种好把式。如果他哥哥出人头地了,也许可以在生活上帮他一下,也许不帮。谁知道呢?

问题是时代正风起云涌,天下正激荡起伏,怎么会没有变故?

3年后,1930年二月,残冬未尽,毛泽东赋诗一首曰:

《臧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从福建越过武夷山甩掉了福建军阀,跨过广昌县直奔吉安,准备在吉安打下根据地,再建立江西苏维埃,争取个“一省首先胜利”。

这是朱毛红军第一次攻打比较大的“中心城市”,所以动员了“十万之众”,其实有几十万群众和红军一起。

此时,李作鹏作为一个少先队队长就在这“几十万之众”中。

在这之前,为了围攻吉安城,李作鹏刚刚被乡苏维埃政府指定为少先队长,只是因为他长得高大,平时做事胆子大。

此时他还不知道,这个被人家指定的少先队长对他有多重要,这是他一生好运气的开始。自此开始,李作鹏脱离了他的家庭走上了和他大哥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也是在这一年,李作鹏大哥李仁鹏毕业之后去国民党军队做了一名中尉书记官(后又在吉安县做国民党的行政官员,吉安解放后被判刑)。

亲兄弟从此命运殊途,阴阳两隔。

二哥和两个弟弟接受了父亲安排的命运,在家里老老实实做了一辈子耕田人,一直活到了60年代、70年代。

当了少先队长的李作鹏算是参加了革命工作,之后跟着红军“九打吉安”。打了一年,终于进了吉安城。

红军打下吉安城很是发了一笔洋财,于是大力扩红,广招人才。这次“扩红运动”中参军的吉安人,后来出了几十名开国将军以及不少大干部领导人。

李作鹏参加红军却又和其他人不同,他说服了手下整队20多名少先队员和他一起参加红军,等于带了一个加强班参加红军。

15岁的李作鹏初次显示了他的领导力。

有人看见了他的领导力,“这小鬼,办事清楚明白有股子干练劲!还能读能写?让他到司令部做个传令兵吧!”

李作鹏参军伊始并没有去做一名普通红军战士,而是去红军总司令部做了一名传令兵。

运气不错。

但这次运气不是天赐的,不是人家指定给的,而是李作鹏自己努力得来的。这一点要承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军战士

传令兵李作鹏的快速升迁之路。

以前打仗,通讯技术所限,作战命令都要靠人体物理传送。炮火纷飞,枪弹无眼,打起仗来,人家都躲在战壕中,传令兵一个人越战壕,爬山岗,跑到前线指挥官面前传达命令也并不容易。

李作鹏做传令兵做的应该是不错,因为一年后他就大升职了,政治身份升职。

一天,李作鹏接到了通知:“请战士李作鹏同志去朱德总司令警卫班报到,组织上命令你去做一名警卫战士。”

据李作鹏后来自己回忆:

按照规定,警卫班的卫士都要选择优秀战士或班长担任,同时还必须是党员或团员,政治上必须绝对可靠

而这时候李作鹏既不是党员也不是团员,作战士也没多久,他还只是一名普通群众。

怎么办?

先入团呗!

于是,李作鹏由红军总司令部传令排党员廖炳先和朱德的勤务兵康东生两人一起介绍,加入了共青团。

入团后,李作鹏正式被调入了朱德警卫班。

面对李作鹏的懵懂喜悦,有人告诉了他四点,他之所以被调到朱德总司令身边工作的四点理由。

  1. 李作鹏是带领整队少先队集体参加红军的,对红军有比较好的认识。
  2. 在“肃反”运动中,清白无嫌。
  3. 在历次反“围剿”作战中勇敢坚定,能吃苦耐劳完成任务。
  4. 能积极参加士兵委员会活动,经常代笔帮别人写墙报、写家信。

会写字很重要,愿意帮助战友写字更重要,积极参加士兵委员会活动主动向组织靠拢尤其重要。

在红军部队里,一名战士只要团结同志,认真工作,作战勇敢,再主动向组织靠拢,运气一定会好。

让这样的战士运气好,这是红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法宝之一。

李作鹏的好运气继续,升迁之路继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德总司令

三个月后,朱老总要带着军队去攻打赣州。临出发前,朱德妻子,总司令部政治协理员康克清找了李作鹏去,“由团支部提议,经党支部讨论同意,从现在起,李作鹏同志既可以过团组织生活也可以过党组织生活!既接受团的教育也接受党的教育,但参加党的会议只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

还没交入党申请书呢!就算是预备党员了。

这运气。

其实,警卫班这还只是一个跳板,党是准备拿李作鹏当大用的,放在朱德身边应该是朱德亲自考察他,所以主动吸收他入了党。

当年秋天,南雄水口战役后,组织把李作鹏送去了工农红军学校学习去了,一学半年,学无线电。

那个年代,无线电是顶尖高科技,是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红军曾经不得不用俘虏兵做译电员,现在要培养自己的译电员了。

让李作鹏去进修无线电,可见组织对他的信任和期望,不然也不会放在司令部传令排考察后,朱德又亲自考察三个月了。

毕业之后,李作鹏被派到军委二局担任机要员。一上任,周恩来就交给了他一本密码本,“李作鹏同志,赶紧背会,接下来会交给你一个重要任务。”

学习了密码本后,苏区和上海党中央的电报往来就归李作鹏专门负责了,他的直接领导是曾希圣。

这个时候,距李作鹏参加红军还不到三年,受此重用,每天工作在最高领导人周围,算是青云直上了。

运气真好!

可是呢,运气好自好。不要忘了天下事祸福相依,好与歹之间也就一线之隔,善与恶之间转换也就是个“霎时间”,并且转换之间无声无息,难有知觉。

运气依然。

关于好运气的副作用

运气好的人都爱犯一个毛病,“狂”!自觉不自觉地“狂”!运气好的人总是会陷入“事业成功都是我本事大能力出众”的自我认知陷阱而不自知,忘了他的好运气可能是老天赋予他的,可能是人家送给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作鹏视察译电工作

李作鹏后来回忆在长征中他干过什么,说道:

“那时,敌人兵分几路,围截,围攻,围剿,他们想怎么打,怎么搞死红军,不是我破译了他们的密码,对他们的行动了如指掌,(红军)怎么走得出草地?”

是的,长征开始后,李作鹏已经升任军委二科科长,专门负责敌人电报破译工作,是他破译了“围剿红军”的敌人电报。

但把破译功劳归于他个人名下就不妥了,认为长征中幸亏有他红军才走出草地就不妥了。

这是狂!

首先没有组织上送你去红军学校学习无线电技术,你破译个鬼啊!再说了,红军中聪慧机灵的庐陵人何其多也,胆大好学忠于革命的“红小鬼”何其多也,又不是你一个。

三年前,有很多吉安读书种子和李作鹏一起参加了红军,能用的人绝对不是李作鹏一个。

比如和李作鹏同岁的余秋里将军也是庐陵读过书的红小鬼,余秋里将军1929年参加红军,比李作鹏还早一年呢;比如也是庐陵人的梁兴初和他仅相差一岁多的年龄,半年内连升三级,从通信班战士升到连指导员,能力不比他差;梁兴初家族当年参加红军的好几个人,都对革命忠心无比,建国后开国将军梁家就出了三位。

红军中人才有的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氏家族三将军

上面那句“狂话”预示了李作鹏将军的结局,那句话中的情绪和认知早晚会结束他的好运气。

结局

李作鹏身材高大,衣着随便,性格豪爽,说话直率,做事胆大,人称“李大胆”;爱喝酒,逢宴必饮,宴宴豪饮,逢饮必醉,绰号“李烧锅”;因为有一次在战场上,他右眼被打瞎,所以一直是戴着一副墨镜,外号“李瞎子”。

可以想象这幅形象,一个大个子戴着墨镜天天高声大语的,就是“有点狂”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李作鹏

狂的人常常看不清世间事实。

他为什么支持林彪设置国家主席?为什么支持林彪当国家主席?

还不是和林彪是一个思想,两人认为林彪从东北打到海南岛功劳大!这和他认为是他“带领”红军走出草地的认识一样,他把集体功劳归功于个人了。

这就是看不清事实了。

一百多万四野大军是党的,是国家的,一百多万大军的人吃马喂辎重枪炮是人民的,可不是那一个人的,无线电发报机也是党和人民的,也不是那一个个人的。

其实不要说一个国家了,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个平台,那有什么个人的功劳。没有组织的大力支持,没有平台做后盾,谁都是一名普通人。

被推到前台的人,无非是运气使然罢了。

如果当年李作鹏不是因为个子大被推举为少先队队长,有没有后面的李作鹏将军呢?

如果毛主席不领着红军去吉安建立根据地,会有多少吉安将军做不了将军反而会去做耕田人呢?

当然了,在这里要说,李作鹏将军还是一名勇敢的战士 ,一名大写的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为人在世,谁能没有点缺点呢?瑕不掩瑜。

9.13之后,毛主席曾经评价他说:“李作鹏这人不卑不亢”。尽管李作鹏是“黄永胜、吴法宪、邱会作、李作鹏四人集团”中认罪认错态度最不好的人,一直坚称他没有错没有罪。四个人被监视居住后,黄永胜上书伙食不好,毛主席还是下令说:“黄、吴、邱、李应该吃好,有资格吃好,也有钱吃好。”

毛主席并没有把李作鹏区别对待。

国家对他的功劳依然是厚赏了的,李作鹏将军晚年很幸福!子女也各有所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作鹏将军晚年

说实在话,这个世界上,除了少数几个真正大人物外,谁的奋斗不就是图个“晚年幸福”?

李作鹏将军一生的运气都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