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1951年,湖北一铁匠看过毛主席画像后,惊讶喊道:“这不是我兄弟润之吗!”

闻言,周围的人无一不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可这名铁匠却异常坚定,还扬言要写信给毛主席。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主席竟然真的给他回了信。

就这样,拿着这封主席亲笔信,铁匠满怀期待地来到中南海。

还没等他开口,毛主席便亲切地走上前,握住其手,喊道:“其升兄!你来得太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两人坐下,聊起了那段记忆犹新的革命岁月......

偶然听闻,铁匠认兄

这事还得从一位名叫孟淑纯的女教师说起。

1952年7月,孟淑纯听闻,汉口有一位声称和毛主席是兄弟甚至两人还同床共枕过的铁匠。

此人引起了她的高度注意。

毕竟众人怎么也不觉得一名铁匠能和国家主席扯上关系。

但是孟淑纯秉着严谨的态度,还是前来向这名铁匠询问了一下。

原来这名铁匠名为朱其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些年,他参加过新军。

后因解散,其便回家开了个铁匠铺,养家糊口。

前些日子,朱其升偶然在邻居家看见了毛主席的肖像。

他当然对解放全中国的毛主席并不陌生,且对其感激不尽。

但不知为何,其心里就是莫名地觉得主席异常熟悉。

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是谁。

直到又一次前去邻居家做客。

那天,朱其升盯着毛主席的肖像看了很久。

突然,他一拍脑袋,大喊道:“这不是润之嘛!这是我兄弟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其升越看越激动,他怎么也想不到当年和自己一同参军的润之居然就是现在伟大的毛主席。

于是,他激动地和众人分享这则喜讯。

但他的话无一人相信,就连其妻子也觉得朱其升认错人了。

自然,妻子和街坊邻居的态度让朱其升很是郁闷。

面对此情此景,他决心要自证清白。

随后,朱其升便开始思索如何才能让街坊邻居相信。

突然间,他想到可以写信和毛主席相认啊,润之一定还记得他这个兄长!

于是,不怎么会写字的朱其升连着找人写了好几封信送往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遗憾的是,每封书信都石沉大海。

其实,当时由于各种原因,主席也压根没有收到朱其升的信件。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好在执着的朱其升从未放弃书信。

每每遇到有文化的人,他都会央求对方替自己写一封书信。

一天,他遇到了同乡何凤翔。

朱其升再次向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谁料,何凤翔听得很认真,也相信了老实本分的朱其升,认为他所言是真。

随后,他还联系了朋友孟淑纯。

因为孟淑纯是李先念的同乡战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她相信此事为真,就可以帮朱其升联系李先念,再找到毛主席。

也正因此,孟淑纯才会来找到朱其升。

紧接着,朱其升一五一十地向她讲述了自己和毛主席是如何认识,又是如何成为兄弟的。

当时,孟淑纯一边听,一边做了细致的笔记。

随后经过她的分析比对,发现朱其升所说的与毛主席的习惯极其接近。

渐渐地,孟淑纯也相信了朱其升的话。

但是此事事关重大,不可随意下定论。

于是,孟淑纯又先后查阅了许多资料。

最终,她确定朱其升所言属实,就帮其写了一封信呈递到毛主席那里。

为了保证信件能准时送达,孟淑纯还盖上了公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这封信被当成重要文件送到了毛主席手上。

果不其然,主席一看到来信,便迫不及待地写了回信,还顺带寄了200万元旧币给朱其升。(约200人民币)

很快,信就寄到朱其升手上。

看着毛主席亲切的问候,朱其升感动得痛哭流涕。

他没想到,自己的润之弟弟现在哪怕成为一国领袖,还是一如既往地平易见人,还亲切称呼自己为“其升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禁让他回忆起两人初见的时候......

前因后果,患难与共

朱其升1891年出生,祖上世代为农。

父母无力供朱其升读书,因此他从小便在家里随着父母一起劳作。

12岁那年,父母为了让朱其升有门手艺,将来不至于饿死街头,便给他找了个打铁的师傅,让儿子拜其为师。

不过,美其名曰为学徒,其实就是一个免费打杂的苦力工,还没有工资。

朱其升虽说也学到一点手艺,但每日过得十分辛苦。

他天天干最劳累的体力活不说,还经常被师傅克扣,缺衣少饭的。

但也正是这样练就了朱其升一身的好体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岁那年,朱其升实在受不了铁匠铺的压榨。

他悄悄离开铺子,踏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偶然间,他看到一则招募新兵的告示。

当时,朱其升也只是抱着在部队能吃饱饭的心态,报名参加了军队。

凑巧的是,招募处一看到人群中人高马大的朱其升,很快就将他揽入部队。

而后,朱其升被分到一个班,和里面一位名叫彭友胜的人成为好友。

二人都是耿直性格,很快就打成一片。

而他们与毛主席的故事也就此展开。

1911年,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打响了第一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号召,各自成立了独立军。

朱其升和彭友胜所在的湖南新军也由此改成了湖南革命新军,开始革命事业。

此时的湖南,革命情绪高涨。

湖南学子纷纷上街举行游行活动,抗议清政府的腐败统治,要求打倒清政府。

彼时,一腔热血的毛泽东自然也在其中。

但是毛泽东是个干实事的人。

比起只动动嘴皮子的游街示威,他更想直接奔赴战场改变中国当前腐败的状态。

随后,毛泽东便与几名同学来到长沙,希望加入湖南革命新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当时军队有着明确的规定,为了防止奸细混入军中,每一名新兵都需要有两名担保人。

这对毛泽东等人生地不熟的学生自然是极为棘手的。

于是,毛泽东在招募处与招募人员据理力争。

学富五斗的他很快就把招募的人辩得哑口无言。

但其始终坚持一个观点,没有担保人就不让参军。

这让毛泽东一时间也没了办法。

此时,朱其升和彭友胜刚好路过。

他们一眼就被这个器宇轩昂的小伙子所迷住。

望着这位前来参军,却不带任何物资,反而带了两箩筐书的年轻人,二人不禁感到十分好奇。

于是,他们赶忙上前询问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名润之,乃湘潭一书生,为国家之富强前来参军,但他们必须让我有担保人,我初来乍到,何来的担保人?”

彼时,毛泽东一字一句地向二人解释道,眉宇间透露着一股不凡的气息。

他的话,无疑让两人对他更感兴趣。

于是,朱其升和彭友胜赶忙说道:“无妨无妨!我二人为润之兄做担保即可!”

就这样,毛泽东成功加入了军队,并顺利成为了朱其升手下的一名列兵。

毛泽东进入部队后,朱其升等人见他年纪又小,也没有怎么吃过苦,便处处对其颇有照顾。

当时,朱其升对毛泽东没有带任何棉被和过冬的衣服前来,反而只带了书,非常疑惑。

他随即向毛泽东询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解释道:“任何问题都可以用书来解决。”

闻言,朱其升笑而不语。

他只是个粗人大字不识,更不会理解毛泽东所谓的精神粮食为何物。

他只知道冬天没有棉衣会冷死。

就这样,朱其升把自己新发的棉被赠予了毛泽东。

晚上,他还让毛泽东和自己一起睡,免得冻着。

与此同时,彭友胜对毛泽东也分外关照。

知道毛泽东爱吃肉,每每部队加餐时,他总是将自己的那一份分给毛泽东吃。

军训时,二人也会细心地教导毛泽东军事技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聪慧,别人需要三月甚至半年才能掌握的技巧,他短短一月便学得有模有样。

其打靶时更是有着“神枪手”之称。

对于两位哥哥对自己的关照,毛泽东自然分外感激。

正所谓,“礼尚往来”。

每每到了空余时间,毛泽东就会拉着二人给他们讲名著里的故事,教二人识字认字。

到后面二人都可以独立看报了。

对此,彭友胜和朱其升二人也是感激不尽。

有一次,毛泽东给二人讲到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人被三人的兄弟之情所感动,毛泽东也顺势提出三人可以结拜为兄弟,以后生死与共。

朱其升,彭友胜两人自然是乐意的。

于是三人便结拜成了异姓兄弟。

当时,他们所在的部队虽没有上过正式战场,但是与清兵的小摩擦还是不断。

有一次,二人还救下了毛泽东一命。

1911年12月,毛泽东所在的部队在行军时遭遇了清军。

两军发生了摩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队决定急行军150里。

恰巧此时,毛泽东腿疾发作,无法行走。

朱其升见状,赶忙跑来背着毛泽东行军。

但本身就是急行军,背着一人,他的体力很快就耗尽了,二人逐渐脱离了大部队。

看着兄弟气喘吁吁的样子,毛泽东让朱其升不要管自己,去跟上大部队。

结果,他反倒被朱其升好一顿训斥:“咱们都已经是兄弟了,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说这些丧气话干什么!”

毛泽东听后内心一股暖流涌现,随即也不再言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其升见既然已经赶不上大部队,索性搀扶着毛泽东前往一处山村休息。

谁料,这个时候彭友胜也寻了过来。

原来,他见二人迟迟没有跟上部队,害怕是出了什么意外,特意返回来看看。

兄弟三人重聚彼此都很高兴。

但是还没等他们高兴多久,就发现有不少清军追来。

于是。几人赶忙找地方躲了起来。

没曾想,敌军居然挨家挨户地寻找有没有革命人士。

三人无奈之下只得躲入一条臭水沟内,静静地等着敌人的离开。

结果这一等就是三天三夜。

这期间,三人滴水未进,硬靠着坚韧的意志力扛了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待敌人离开后,饿得天旋地转的三人随便找了点吃的应付,又赶忙去追大部队。

这段生死经历让几人都毕生难忘。

多年以后,主席和美国记者斯诺谈起当年参军往事时也说道:“我很感谢我当时班上的两个老大哥,他们帮助了我许多。”

等到辛亥革命结束,袁世凯又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毛泽东知道此次革命其实没有彻底清除旧社会。

感到失望的他告诉两位哥哥,自己想继续回家学习。

二人听后知道毛泽东心怀大志不是普通人,自然是支持的。

在毛泽东走的那一天,他们还特意为其举办了欢送宴。

当时饭桌上,有毛泽东最爱吃的红烧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到南北议和后,军队无仗可打。

朱其升和彭友胜所在的部队也就地解散。

朱其升带着发的军饷回家开了个铁匠铺,开始了踏踏实实的生活。

而彭友胜则参加了国民党的军队继续打仗。

后来,他见识到国民党的腐败,愤然辞职,回到农村种起了庄稼。

相见恨晚

自朱其升收到毛主席的回信后,街坊邻居们才相信了他的话。

但对此,朱其升却并不高兴。

因为收到回信的他,想要见一面主席的心愿一日比一日强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想和当年有着生死之交的润之兄弟叙叙旧谈谈心。

1952年,在妻子和孟淑纯的鼓励下,朱其升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要去北京见一见自己这位故友。

随即,朱其升用毛主席寄给自己的200万元买了一张去往北京的火车票。

一路上,朱其升的内心其实非常忐忑。

对于窗外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也无心观赏。

他总是在想自己一个人孤身入京,人生地不熟的找不到主席怎么办?

就算找到了日理万机的毛主席还会不会接见自己这个小人物?

自己到时候又该如何和他打招呼?

就这样,带着一系列问题,朱其升来到北京。

繁华的北京城让其目瞪口呆。

他很快向人打听起了主席的住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着两天的询问后,朱其升终于得知主席原来住在中南海。

可谁知,他刚刚到门口便被人拦了下来,被告知没有预约不得入内。

朱其升哪知道什么预不预约的。

只知道自己是毛主席兄弟,想见兄弟一面哪还要什么预不预约的。

随即朱其升一股脑地把自己和毛主席的关系讲了出来。

一开始门卫还不信,直到朱其升拿出来主席的亲笔信。门卫这才意识到此人可能真的是毛主席兄弟。

于是,其立刻上报上级。

可惜的是,因主席日理万机,朱其升没能立刻相见。

但主席给出了约定:相约两人三日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日后,朱其升来到中南海时,主席已经在等他了。

他刚一进屋,主席的声音就传来:“其升兄啊!好久不见啊,这些日子我可没少想起你啊,你怎么不早点写信给我,应该早点来的嘛!”

看着主席毫无架子的模样,朱其升之前所有的顾虑瞬间烟消云散。

他随即激动地和主席交谈起来,聊起了当年的往事。

两人聊得忘记了时间,直到警卫员来提醒才依依不舍告了别。

见了主席之后,朱其升心满意足地回到老家。

临走前,毛主席还将自己挣的500元稿费给了他,希望朱其升能过得好一点。

后来,朱其升用这笔钱创建了和平油布雨伞厂,日子也算越过越好......

参考文献

石功彬.毛泽东与铁匠朱其升的交往[J].湖北文史资料,1994(01):11-30.

陈益南.毛泽东与新军战友朱其升[J].湘潮,2009,No.300(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