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位国家领袖,毛主席在大家心里的地位是无比伟岸崇高的,他带领我们推翻了腐朽落后的旧社会,创造了和谐进步的新社会,他告诉我们,只要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帝国列强和反动势力不足为惧。在主席指导下,先进的人民政权成立了,中华民族从此走上社会主义的复兴道路。

建国后,毛主席仍然忙于国家各项事务,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建设的进程中,他还和中共的其他重要领导人一起,制定了许多关键性的国策法规。毛主席对国家做出的卓越贡献,连同其独特的个人魅力,让他获得了全国人民衷心的爱戴和敬仰。但与之相对的则是以美蒋为首的反动势力,他们把毛主席视作最大的敌人,针对主席策划了无数次暗杀行动,所以,保障毛主席的人身安全成了中央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毛主席自己也非常注意,他十分配合政府的相关安排,出行时会乘坐专列火车,但唯独有一次,他主动要求乘飞机出行。当时毛主席需要到广州视察工作,不过他没有选择坐火车,而是坚持要求坐飞机。这让时任空军司令的刘亚楼同志非常为难,因为那时是1956年,我国的空军成立不过短短七年,总体实力还不强,世界各国也经常出现飞机失事的惨剧。

在这种情况下,刘亚楼反复劝告毛主席,一再表示坐飞机不安全,万一出了什么事,整个空军都负不起责任。但毛主席坚决要求坐飞机出行,还指定要坐空军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听到主席的这番话,刘亚楼明白了,原来毛主席选择乘飞机出行并不只是为了快捷,而是在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空军的肯定,领会到主席的苦心后,刘亚楼下定决心,务必要发挥空军的最高实力,让主席此次出行万无一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他找来了空军独三团的团长胡萍,仔细说明了情况后,把毛主席专机的飞行驾驶工作交给了他。胡萍在得知任务内容后又是激动又是忐忑,待他返回部队中后,就立即着手挑选参与毛主席专机驾驶和服务的工作人员,他找到空军部队中业务能力最强的几个飞行员,安排好经验最丰富的机修人员,对即将执行飞行任务的专机多次检查和试飞

当时专机组的工作人员对细节的把控格外到位,期间有人注意到飞机上的休息舱里放了一张软床,按照主席平日的生活习惯,他更喜欢睡硬床,因为这样可以警醒自己不要耽于享乐,所以当这位同志将这一情况上报后,飞机上的软床很快就被换成了一张木板床。机组人员把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到了,信心满满地等待主席出行,可谁也没料到此次任务的最大阻碍不是敌人,而是天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5月,毛主席第一次乘专机外出考察,他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依然精神矍铄,他在机场同机组人员亲切握手,态度热情,还称赞飞行员们年轻有为。随后,主席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登上了飞机,那时的飞行条件远不比现在,很多随行人员都经受不住高空飞行的异常反应和疲累感,但毛主席一直很镇定,这种安然的情绪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员,第一次飞行顺利完成了。

可是,当毛主席的考察工作完成后,一行人在乘坐飞机从武汉回京的路上,意外却发生了,当时飞机已进入河北上空,眼看马上就到目的地了,众人却迎面遭遇了雷雨风暴。整片的雷雨云往飞机的方向行来,为了避开危险,驾驶舱内的胡萍和另外几个驾驶员一致决定调整航道,先飞到沧州,转而向北飞回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这是临时做出的决定,再加上雷电干扰了飞机上的通讯信号,在机场塔台等候毛主席的刘亚楼等人失去了与机组人员的联系。等待时间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塔台呼叫员喊得嗓子都哑了,刘亚楼也急得要命,一直对着塔台的工作人员说:”给我继续呼叫!“主席失联的消息甚至惊动了中央。

结语

幸而在不久后,毛主席的专机安然降落在首都机场,接待的众人一拥而上,尤其是刘亚楼,他跑在最前面,直冲主席大喊,说这次意外快把他吓坏了。毛主席本人却是镇定自若,他幽默一笑,对刘亚楼说,飞行员们远比他以为的优秀得多,经历过暴风雨的考验后,中国空军会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