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密一疏出纰漏

政要安保要求严之又严,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在法国和德国,因疏忽酿成大错的事时有发生。

法国总统安保团队“共和国安全小组(GSPR)”由77名男女特勤成员组成,安保人员在总统访问之前会勘察地点,在旅途中严密保护总统。马克龙总统喜欢与民众近距离接触,因此遇到过多次袭击。一次是有人扔鸡蛋,直接砸到他的脖子。这枚鸡蛋还特别硬实,竟然没碎。虽然袭击者被安保人员迅速制服,但这枚鸡蛋终究还是砸到了总统。还有一次遭袭是一枚飞来的西红柿,虽然没击中马克龙,但引发现场一片混乱,安保立即撑起雨伞抵御可能发生的更多袭击。糟糕的是这雨伞的质量还不怎么样,经不起折腾。

其中最知名的是“打耳光”事件,当时有10名总统安保团队成员在场。2021年6月8日,马克龙在视察德龙省期间,试图与围栏外的民众握手致意。不料一名身穿绿色圆领衫的长发男子在马克龙靠近时,突然出手打了他一记耳光,还喊了一句极右主义口号。当时保镖的反应还是很快的,一把抱住总统,迅速转了个身,把自己的后背留给了袭击者,同时其他人迅速上前把该男子制伏在地。不过,马克龙并没有因为掌掴事件取消行程,而是继续走到人群前,与支持者握手并与他们自拍。据了解,袭击者是当地一名28岁的居民,没有犯罪记录,最后被判处3个月的监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发现场(视频截图)。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德国领导人出行前,安保团队成员首先要评估当时周边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危险程度等,按照情况投入不同的安保力量,负责保护领导人的安全。然而,2023年发生的一件大事暴露出德国高层的安保漏洞。

2023年5月2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参加欧洲央行成立25周年纪念活动后前往法兰克福机场。在途中,一名陌生男子驾驶普通民用车辆加入了总理的车队。尽管这辆车的车牌在机场没有登记,依然还是通过了机场的安全屏障,并大摇大摆地随总理的车队一起来到总理专机旁。更令人费解的是,这名男子还与站在停机坪上的朔尔茨握手并拥抱。朔尔茨没有抗拒,随即登机离开。直到这一刻,安保团队和在场警察才注意到这一潜在险情,随即将这名身份不明的人控制。幸好这个人没有恶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政要安保的五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自然是国家领导人的贴身安保圈,由贴身安保紧随领导人左右,以防各种不测。他们必须反应迅速,动作敏捷,决策果断,稍有犹豫就会铸成大错。与此同时风险也高,要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实际上,这是最后一层保卫,1991年5月21日,46岁的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在发表竞选演讲时,一名女刺客伪装成他的狂热粉丝,在向他献花时引爆炸弹,与他同归于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道防线的安保人员往往会混在群众中,与第一道防线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及时发现不正常的现象和苗头,并及时加以制止。他们分布范围更大,也不容易被看出来,会被以为也是“围观群众”。斯洛伐克总理菲佐遇刺正是发生在这个阶段。他在汉德洛瓦镇参加一场政府会议后,走出文化中心楼,与路旁等待的一群支持者握手。人群中间一名男子突然朝菲佐连开数枪,菲佐中弹倒地,一枚子弹射穿胃部,另一枚击中一处关节。如果人群中的安保人员及时发现并防范,类似的情况也许就会避免。

在更大的范围内的第三道防线的安保人员,则负责监测监控周边任何可能对领导人构成威胁的地点。第四道防线和第五道防线则未必在现场,前者是提前实地考察,综合考虑包括地形地貌以及道路宽度等因素,视情况布置安保力量,给领导人选择最适合的道路;后者则指提前做好准备,以防万一。如与领导人出行的沿途医院联系,准备好急救措施,备好与领导人相同血型的血浆,安排好外科医生与护士等。

除了保证安全以外,对安保人员还有严格保密的要求,其中国家领导人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乃至DNA信息都属于国家秘密。1999年2月7日,约旦国王侯赛因逝世。年老体弱的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次日飞赴约旦首都安曼,参加侯赛因的葬礼。阿萨德在上洗手间时,被装扮成服务员的特工带路。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阿萨德方便后,尿液没有被冲走,而是流进了以色列特工在便器下面安装的一个特殊容器里。通过对尿样的化验,以色列方面发现阿萨德患有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甚至了解到他正在服用的药物。在知道阿萨德时日无多后,以色列立即与叙利亚展开谈判,趁阿萨德还活着达成了和平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