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皖南征程风云录
1945年深秋,抗战胜利的喜悦尚未完全散去,国共之间的硝烟却已暗流涌动。在皖南这片曾经的游击区,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抉择正在上演。新四军皖南支队第3团接到上级指示,需在南撤前留下五个连的兵力坚守根据地。然而,面对这一重要指示,团参谋长李二农却出人意料地坚持只留两个连。400余名将士在政委杨明的带领下,毅然重返皖南。他们不畏艰险、机智应变,在弹药短缺的困境中开辟出一条生路,最终在蒋军的大规模清剿中成功突围,谱写了一曲坚守信念的壮歌。
大战将起 风云突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蒋介石政府却在这喜悦的时刻暗中部署,开始调动大量军队进入原沦陷区。
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在中国大地上,为了避免内战爆发,中共领导人不畏艰险,亲赴重庆与国民党展开谈判。经过反复协商,双方达成了一定条件下的和平协议。
作为展现诚意的表现,中共同意将八个南方小解放区的军队进行北撤或就地复员。这个决定对于那些在敌后艰苦奋战多年的解放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新四军第7师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在皖南地区经过五年多的浴血奋战,已将原本的游击区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可观的军分区。从最初二十多人的小游击队,发展到拥有铜陵、繁昌两个县总队,以及各区乡武装,总兵力已达一个团的规模。
按照协议要求,这些部队开始向长江北岸撤退。撤退后,部队进行了重新编制,成立了新四军皖南支队第3团。团队主要领导包括余副团长、杨明政委、李二农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曾火生。
就在部队刚完成改编之际,一份情报打破了表面的平静。蒋介石已经秘密向各师以上长官分发了最新的《剿匪手本》,这本手册的内容清晰地表明了国民党准备在军队集结完毕后,对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的企图。
形势的突然变化,让上级意识到与国民党的和谈犹如与虎谋皮。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革命果实,上级随即向各北撤部队下达新的指示:不能完全放弃这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游击根据地,必须留下部分精干力量在原地坚持斗争。
这道命令的下达,标志着新四军在皖南地区即将展开一场新的征程。这场征程不仅关系到革命事业的存亡,更将考验每一个指战员的意志和智慧。
五连归三千里请战
支队政委黄耀南手持一份电报,快步走进了团部会议室。电报内容是上级指示皖南支队应当留下五个连的兵力坚守原地。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黄耀南将目光投向3团政委杨明,问起人选安排的问题。任务必须在明天完成,因为一旦等到敌人封锁长江,就会陷入被动。
杨明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选定了3团3营营长查复德和指导员钱秋育。这两位指挥官尽管对命令感到突然,但都表现出了坚定的革命意志,立即表态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但杨明很快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查、钱两位同志虽然是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但他们长期在部队工作,缺乏地方工作的实践经验。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单独回去,恐怕会遇到诸多困难。
深思熟虑之后,杨明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要亲自带队回去。这个决定让黄耀南感到非常欣慰,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杨明提出了一个关键要求:按照上级指示,应该再增加三个连的兵力。然而,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李参谋长突然打断了他的话。
李参谋长的态度异常坚决:只给两个连,多一个都不行。这番话让在场准备回去的指战员们都感到不快,但没有人说话。
黄耀南也支持李参谋长的决定,只愿意给两个连的兵力。不过为了缓和局面,他做出了一定让步:由杨明自由挑选人员和部队,另外还特批了1000大洋作为活动经费。
在这种情况下,杨明不得不接受这个安排。除了原定的两个连外,他又从团部警卫连抽调了一部分精锐。同时,他还召集了一批曾经和他在皖南打过游击的地方干部,包括陶刚、马文杰等人。
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总人数达到了400余人。虽然人数不及预期,但每一个人都是精心挑选的骨干力量。这些将士都具备丰富的作战经验,而且对皖南地区的地形地貌都非常熟悉。
这个决定虽然不尽如人意,但却为日后的斗争埋下了伏笔。正是这支精干的队伍,在后来的艰苦岁月里,成为了皖南地区革命斗争的中坚力量。
指战员们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回归任务。他们检查武器装备,整理行装补给,为即将到来的艰苦斗争做着周密的准备。
来自团部和各连队的骨干力量陆续集结,每个人都带着必要的武器弹药和生活用品。他们清楚地知道,一旦回到皖南,就将面临着敌我力量悬殊的严峻考验。
黄耀南组织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详细布置了此次行动的具体事项。会上明确规定了通讯联络方式、后勤补给渠道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对预案。
尽管只有两个连的兵力,但队伍的战斗意志却格外昂扬。每个人都深知,他们肩负着保卫革命根据地的重要使命。这不仅关系到皖南地区几年来革命成果的保全,更关系到千万革命群众的生死存亡。
夜渡长江重返旧地来
1945年10月4日的夜色格外深沉,江面上飘着淡淡的薄雾。杨明带领的队伍在岸边集结完毕,他们已经筹集到了20条小船。
夜色成了最好的掩护,400多名将士分批登上小船,静悄悄地向南岸驶去。江面上只能听见划桨入水的声音,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生怕惊动了岸边的敌人。
当地方干部和群众得知部队重返皖南的消息后,纷纷赶来迎接。此前因为部队北撤,许多人陷入迷茫,有的准备和蒋军死战到底,有的则打算放弃组织回家务农。
杨明立即着手进行部队改编工作,将这支队伍改名为"皖南人民自卫军"。这个名字既体现了武装力量的性质,也表明了保卫人民的决心。
自卫军的组织架构很快确立起来,下设六个区队,分别是第1、3、5、7、9和11区队。每个区队编制为两个排,大约50人的规模。
其中第1、3、5区队被指定为自卫军的主力野战部队。这三个区队的战士都是从原部队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精锐,他们将承担主要的作战任务。
部队编制完成后,杨明立即会合了当地的一支游击队。这支队伍由王文石领导,虽然人数不多,但都是熟悉当地情况的老游击队员。
为了稳定军心,杨明每天都组织指战员们学习形势,分析当前的政治局势。他反复强调,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唯有战斗才能保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
在检查战备工作时,一个严重的问题浮出水面。战士们携带的都是土造子弹,这些子弹是军分区的小兵工厂生产的。
这些土造子弹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弹壳都是回收的二手货,弹药是用厕所墙上刮下来的土硝熬制而成。射程短、杀伤力弱,打出去几十米就会掉在地上。
在这种情况下,自卫军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获得足够的弹药来维持作战。这不仅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更关系到每个战士的生命安全。
杨明决定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命令部队向铜陵县城的一个洋行发起进攻。这个洋行原本是伪军兴亚大队的据点,现在已经改编为蒋军的暂编先遣军。
然而,这次行动并不顺利。敌人在日本投降部队的配合下顽强抵抗,自卫军多次进攻都未能攻下县城。不仅没有缴获到急需的弹药,反而消耗了宝贵的弹药储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