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与人民幸福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今年以来,恒口示范区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以党建为引领,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有效模式,扎实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

“自治”领航,“两说一商”激发社区活力

恒口示范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路径,在党建引领下构建“两说一商”机制,有效激活社区治理活力。社区矛盾纠纷明显减少,居民自治热情显著提高,社区和谐稳定局面不断巩固。

“群众遇到事第一时间就想说给党员干部听,请他们出面协调解决。”老街社区居民史大叔说,“很多矛盾纠纷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老街社区地处恒口示范区核心位置,地域广阔,与周边村(社区)住房交错,人员构成复杂,社区管理难度较大。在此背景下,老街社区大力推行“两说一商”机制。

在“干部说法说政策”工作中,联村领导与干部坚守社区综治中心岗位,接待群众来访咨询,并开通电话热线。居民李大妈感慨:“之前我对医保政策不太清楚,多亏干部耐心讲解,我才弄明白,心里踏实多了。”干部不仅为群众答疑解惑,还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法律问题、惠民政策“三说”活动,将政策法规精准传达给每一位居民,增强居民法治意识的同时,也让居民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在“群众说事说心声”方面,“群众说事室”成为居民的“心灵港湾”。有居民曾反映:“咱小区路灯坏了很久,晚上出行很不方便,这事儿得解决。”“我家的下水道坏了,咋都修不好。”联村干部得知后迅速行动,联系相关部门及时更换路灯、疏淤修复下水道。同时,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收集居民意见,拓宽居民发声途径,确保居民诉求能及时得到回应。

此外,民主协商会也充分汇聚各方智慧。在社区开展环境整治时,党员代表倡导融入文化元素,提升环境内涵;人大代表着重指出要合理规划布局,确保整治高效有序;群众代表踊跃发言,一位居民提出:“社区里老人孩子休闲时没处歇脚,最好能添置些休闲椅等设施。”乡贤能人也出谋划策,社区在收集到休闲设施建设需求后,立即与“双报到”单位积极协调沟通,获得调研评估、资金支持、人力和物资调配等有力协助。经民主协商,综合各方建议形成方案并付诸实践,休闲设施一一就位,居民的期望顺利达成。

老街社区通过推行“两说一商”机制,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个居民都能在自身利益问题、社区发展问题上发言发声,保障了居民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真正将居民自治理念落到实处,使社区治理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法治”固本,“三力联调”构筑稳定防线

在恒口示范区,深入推进的“三力联调”模式成效显著,完善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为维护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模式是恒口示范区在法治建设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与有力实践,旨在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恒口示范区通过组建区级“三力联调”工作小组,依托九个片区党委成立工作专班,各村(社区)也纷纷组建相应小组,并建立司法、道德和行政三方调解人力资源库,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同时,以“321”基层治理模式为依托,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建立了系统的排查调处、汇总研判及上报制度,明确“三调终结”规则,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处理。

以白鱼河村村民张某某与黄某的纠纷为例,双方在道路通行时发生口角,进而升级为肢体冲突,致张某某受伤并被鉴定为轻伤二级及十级伤残。张某某诉至法院索赔15万元,因赔偿金额分歧较大,矛盾升级。白鱼河村村委会率先介入,村支书表示:“咱们都是一个村的,不能让矛盾越闹越大,一定要妥善解决。”村委会积极与双方沟通,深入了解情况后制定调解方案,并动员双方亲朋好友参与调解。但双方情绪激动,调解陷入僵局。随后,恒口司法所迅速安排人民调解中心调解员,联合恒口法庭及社区民警共同调解。法官通过现场说法,增强了双方的法治意识。调解员则与双方进行“面对面”“背对背”沟通,在了解黄某经济能力及赔偿意愿范围后,从法律与情理多方面进行释法析理。调解员耐心劝导黄某:“你知道自己有错在先,拿出诚意解决问题,大家还能和睦相处。”对张某某也劝道:“大家邻里一场,对方也不是故意的,适当降低赔偿要求,对今后生活也有好处。”最终,双方各退一步,黄某同意承担张某某损失,张某某也将赔偿金额降了,双方当场签下调解协议书和刑事谅解书,黄某当即筹款一次性支付并赔礼道歉。最终,在司法力量的指导下,在道德力量的感召下,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双方激动的情绪慢慢缓和了下来,在和气中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成功化解了一场邻里纠纷矛盾。

“在农村,民事矛盾纠纷问题很多,不仅需要法律强制性规范,更需要法律性人文关怀,‘三力联调’模式为民事矛盾纠纷提供了很好的解决途径。”恒口示范区综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德治”润心,“说论亮”弘扬文明新风

今年以来,恒口示范区持续以“孝义新风进万家”为载体,将推进崇德向上幸福恒口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行“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道德评议机制。通过以规立德、以文养德、以行崇德,确立德治“风向标”,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在道德方面的说服力与影响力,促使凡人善举不断涌现,向上向善之风在当地盛行。

以月河村为例,其“道德评议委员会”整合了多方面力量,包括班子成员、村组长、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乡贤能人和群众代表等,各方齐心协力推进道德建设工作。村“妈妈卫生检查团”则充当文明传播的先锋,在道德评议机制的推动下,定期开展入户检查。正如村民王大妈所说:“以前村里卫生习惯差,垃圾乱扔,在道德评议的推动下,大家都不好意思邋遢了,都争着把家里家外打扫干净,这日子过得更舒心。”

在今年的每一次道德评议会上,月河村干部和乡贤能人都积极宣讲村庄发展规划以及孝善行为的重要性,宣讲团成员详细解读孝义文化,带动村民踊跃参与“五美庭院”创建。在此过程中,“说论亮”道德评议制度有效运行;“群众说”让大家畅所欲言,把村里的大小事摆到台面;“乡贤论”借助乡贤的智慧与威望分析问题、化解矛盾;“榜上亮”则让好与坏一目了然,便于群众监督。特别是,为激励村民见贤思齐,学典型、争先进、树文明,月河村利用孝义文化长廊、宣传栏、道德讲堂等载体,把评选出来的道德典型事迹“上榜、上墙”,形成示范引领效应,让良好道德品质看得见、摸得着,进一步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让移风易俗的观念深入人心。

“好婆婆”“好媳妇”……一个个身边“名人”,通过道德评议会诞生,成为群众学习赞扬的“好榜样”。如今,在月河村,道德评议会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文明新风逐渐在这里生根发芽,铺张浪费的少了,孝老爱亲的多了;房前屋后的垃圾不见了,“五美庭院”户数越来越多了;讲文明、讲礼貌、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当下,众多先进典型在月河村乃至恒口示范区不断涌现,如省级“陕西好人”“道德模范”,市级各类模范以及“十大孝子”“最美家庭”等,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如同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让文明风尚在恒口大地深深扎根,让“无形之德”转化为“有形之得”,从“一时兴起”转变为“持之以恒”。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走好新时代基层治理之路,任重而道远。下一步,恒口示范区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化党建引领核心作用,在自治中激发群众活力,于法治里彰显公平正义,借德治厚植文明沃土,持续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办群众满意的暖心事、实在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强、安全感更有保障。

(通讯员 敖忠旬 刘丽)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