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常牧镇寒意渐浓,却别具韵味。牧民吉某无心欣赏身边的风景——草场纠纷最近成了他的“心病”。

常牧镇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东南部,是一个农牧业相结合的乡镇,也是贵德县最大的牧业地区。

以前牧民放牧,都有固定的落脚点,牧民以标记物区分界限,山上的河滩、石头、牧道等都可以作为界线标记。可时间久了,很多标记物发生变化或者遗失,牧民之间就容易因草场界限不清产生争议。

吉某和扎某就是因为草山地界问题产生矛盾纠纷,两人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前不久,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谢谢,真是太感谢了!困扰我们多年的纠纷在你们的帮助下化解了。”吉某激动地站起来和扎某握手言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牧镇的“绿草地调解室”。人民网 马可欣摄

原来,常牧镇派出所民警接到两方因草场地界问题而产生矛盾的线索后,立即带领“绿草地调解室”的几名调解能手赶到了当事人发生纠纷的地界。

“我们通过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等专业服务,为解决纠纷提供多方支持,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成功调解了这起矛盾纠纷,双方也握手言和,签订了协议。”常牧镇派出所所长先巴才让说。

“绿草地调解室”成立于2021年,最初由常牧镇派出所牵头,联合常牧镇司法所建成。经过不断探索创新,调解室由“两所”变为“三级”共防共建共治的组织架构。

第一级主要力量为派出所民警辅警,第二级主要力量为镇政府、司法所、综治维稳干事等工作人员,第三级主要力量为村、社区矛盾调解委员会人员及村警,当然,也有村社中德高望重的老人。

“三级”组织架构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逐步转变了“派出所单打独斗”的现象,发挥了基层联合调解作用,调解室提供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解员深入一线进行调解。受访者供图

“草山地界的矛盾纠纷与传统农村中的矛盾问题不同,我们这里平时社交圈较小、人口分散,村里有威望的老人、村干部能发挥重要作用,‘绿草地’的调解员队伍都是懂法律知识、会双语的人,调解起来往往能够抓住关键点,有时候还得靠一点儿小智慧,况且我们主动上门调解,也能让牧民群众心里感到温暖。”先巴才让笑着说。

通常情况下,草场通讯设施基础比较薄弱,草山的交通线路也很长,路段通行情况比较差,这为调解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基于此情况,常牧镇派出所民警辅警经常主动深入辖区草地、草山,与矛盾双方当事人席地而坐,在草地上开展调解工作,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少跑路”,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派出所民警在草地上开展调解工作。受访者供图

“‘绿草地调解室’成立以来,共开展服务456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23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9%以上,群众满意率达100%。”先巴才让表示。

在常牧镇的绿草地上,调解员们继续用自己的脚步带回身边群众满意的民心。(马可欣、黄筱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