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本频道,我们今天继续聊手榴弹。
本文讲述一些鲜为人知的德国手榴弹设计。通常,一提到德国的手榴弹,人们马上会联想到那款著名的“捣棒”(或被英国人称为“土豆捣碎器”)——它以其标志性的长木柄而闻名。这种手榴弹于1915年研发,在经过一些改进后,一直服役到1943年,甚至在20世纪80年代仍有部分欧洲军队使用。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手榴弹的“种类”要丰富得多,其中包含一些非常独特的设计,这些设计可谓是“阴郁的日耳曼天才”的产物。
投掷“卡博尼德”手榴弹(1913年)
1. “卡博尼德”手榴弹
这款手榴弹的名称来源于其生产商:“卡博尼德”炸药股份公司,该公司于1913年在汉堡研发了这款手榴弹。
手榴弹的主体是一种装有炸药的玻璃瓶(内含275克TNT)以及60个每个重10克的圆形钢制破片。此外,还有不含破片的型号,仅装填400克TNT。装填仅TNT的手榴弹重量为1.1公斤,而装填TNT和破片的手榴弹重量为1.6公斤。
手榴弹的结构
制造商宣称这款手榴弹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其惯性引信(根据制造商的说法)只有在手榴弹飞行至少10至15米后才会解除保险。然而,这种引信必须在使用前才安装。
2. 乌龟手榴弹
然而,这款手榴弹并不是最具原创性的设计。要明白这一点,只需看看所谓的“圆盘形”手榴弹,或者称为“乌龟”手榴弹。这种手榴弹同样是在1913年由德国研发的。
1913年式圆盘手榴弹
红色标记表示这是一款训练用手榴弹。
手榴弹由两片铸铁半圆组成,内侧分为多个小段。当两片合拢后,形成一个圆盘状的结构,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圆盘内部装填炸药,并在一个专门的孔内旋入铝制的引爆装置。
手榴弹的结构
投掷前,需要拔掉保险销。手榴弹在飞行中旋转时,受离心力作用,带有雷管的活塞会移开。当手榴弹落地时,四个活塞中的一或两个在压力作用下重新移动,撞击撞针点燃炸药。
引爆装置仅在使用前插入。
手榴弹的直径仅为80毫米,长度(包括两端的引爆装置)为100毫米。
1915年,这款手榴弹进行了小幅改进——将突出于弹体的活塞管上部嵌入弹体内部,以优化设计。
1915年式圆盘手榴弹
不过,这种手榴弹也存在一个缺点——掉落后并不总能引爆。理论上,敌人可能会将未爆炸的手榴弹拾起并反投(尽管这冒着极大的风险)。
3. 球形手榴弹
1913年,德国还研发了一款更为常见的球形手榴弹(因此得名为“球形手榴弹”)。
这种手榴弹的外壳由铸铁制成,并划分为多个小段。其引信配有延时装置,并带有一个用于释放燃烧过程中压力的小孔。顶部的拉环被拉出后,引信开始燃烧,然后将手榴弹投掷出去。
带有便携夹的球形手榴弹
手榴弹的高度(弹体部分)为100毫米,宽度为80毫米。
在战争期间,这些球形手榴弹逐渐与长木柄结合,变成类似“捣棒”的设计。
4. 蛋形手榴弹
到1916年,前线发现需要更小型的手榴弹。因此,到1917年,德国研发出了蛋形手榴弹(因其形状而得名)。
这种手榴弹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完全光滑的外壳,另一种是在中部增加了分段式的环形结构。当发现光滑的外壳难以握住后,这种环形设计才被引入。
蛋形手榴弹
手榴弹弹体长度为60毫米,直径(不含破片环)为44毫米,带环后为51毫米。引信在使用前安装,同样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燃烧式,另一种为撞击式。据称,普通士兵投掷这种手榴弹的距离至少可以达到40米。1939年,这款手榴弹经过现代化改进后被列入德军(国防军)的装备。类似的蛋形手榴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被法国军队使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