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高飞跃

初冬,大别山深处略显冷寂,但潜山市五庙乡程冲村因为一座老屋的“出圈”显得分外热闹。

曾经,这是一座破旧的老屋,因年久失修,面临损毁的风险。如今,这里成为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游客络绎不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潜山市五庙乡程冲村的程家老屋。人民网记者 高飞跃摄

在潜山市,像程家老屋一样实现“蝶变”的老屋并不鲜见。

“‘一山一水、一镇一庄、一田一园、一树一石’都镌刻着深厚的历史记忆,这也是彰显潜山特色的‘根与魂’。”潜山市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拥有9个中国传统村落、9个安徽省传统村落和422处传统建筑的潜山市,近年来持续发力,让更多老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据了解,自2017年起,潜山市委、市政府先后成立拯救老屋、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传承利用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等领导小组,建立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体系,出台加强传统建筑保护利用发展和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传承利用专属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全面系统推进城乡传统建筑和古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此外,潜山市还联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等多家高校、研究机构,在龙潭乡、五庙乡等地开展乡村振兴试点工作。

在潜山,不少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年轻人已经驻村多年,成为了“新村民”,对古村落、古建筑实现了陪伴式守护。

程家老屋的“蝶变”,和中规院的驻村规划师刘琳及其团队的陪伴式守护密不可分。

2017年,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刘琳入职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成为一名驻村规划师。2018年,刘琳来到潜山,如今已是第7个年头。

“要在‘保护古村落传统风貌’和‘提高村民宜居性’之间寻找平衡点,一定离不开跟村民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留下足够多的时间去理解作为原住民的感受。”对于驻村规划师这份工作,刘琳有着自己的心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鸟瞰程家老屋。潜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一次次的走访,摸清了村民的所求、所愿、所盼。设计上依山仿古,实施中修旧如旧,既保留乡土乡愁,也赋予时代功能,经过几年的努力,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程家老屋焕发出新的活力。

“弹腔与菩佬戏”非遗展览馆,咖啡店、露天讲台、文创展览区……如今的程家老屋,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打卡”,实现了古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的良性循环。

11月初,第五届传统村落保护暨乡村振兴—潜山·北京两地论坛在程家老屋内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结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时下,以陪伴式守护为主的焕新模式,是中国传统村落振兴探索出的方式之一。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应该是让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传统在新时代新条件下得到传承,并因应时代变化做出相应的革新,在传承与革新中让传统以活态的形式延绵。”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