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深切关注,以及各国政府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坚定承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2020年中国向世界郑重宣布“双碳”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承诺与担当,也是推动自身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据公安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高达2041万辆,占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的比例攀升至4.69%。这一数据无疑凸显了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广泛普及,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然而,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充电桩充电行为所产生的碳减排效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日,由绿普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华环保联合会碳普惠专委会牵头撰写的可适用全国的《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指南 行:充电桩》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消费端碳减排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发布。“标准”得到了来自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等多家政府、机构、企业、院校编制单位参与和指导。这一标准的出台,旨在为充电桩充电行为的碳减排量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并有效提升公众的绿色出行意识,助力全国碳普惠领域高质量发展。
图: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主任、绿普惠联合创始人张立教授发布标准
“标准”以《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导则》为基础,针对“充电桩充电”低碳减排场景,适用于公民个人及充电桩运营单位,旨在量化评估由充电桩提供电能的乘用车出行行为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标准”详细阐述了温室气体减排量的量化原则、方法、数据监测与质量管理要求,以及减排量评估报告的编制指导。在量化过程中,“标准”严格遵循适用性、准确性、透明性和保守性原则,确保了公民绿色低碳行为碳减排量化的科学性,有效解决了各地在推进碳普惠过程中面临的公众绿色低碳行为量化难题,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在“标准”的核心内容方面,明确了充电桩充电行为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原则、评估范围与程序、评估内容以及数据质量管理要求。其中,减排量的量化评估是“标准”的重中之重。“标准”详细规定了基准线情景排放量计算、由充电桩提供电能的乘用车出行行为排放量计算以及减排量量化评估的具体方法和公式。通过对比基准线情景下燃油汽车产生的排放量和充电桩充电行为产生的排放量,可以精确计算出由充电桩提供电能的乘用车出行行为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此外,“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和电力来源的多样性等因素。在计算基准线排放量时,引入了技术进步因子,以反映燃油汽车排放性能的不断改善;在计算充电桩充电行为排放量时,则考虑了电力传输与分配的平均损失等因素,从而确保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值得注意的是,该“标准”的制定还参考了已经发布的国标和该专业领域内重点关注行业的标准,并结合了对减排场景的深入调研和验证所收集的相关数据。这不仅进一步增强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还使其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公民绿色行为的碳减排量化效果。
中华环保联合会碳普惠专委会执行主任委员、绿普惠创始人陶岚:“‘标准’为解决公众在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为碳减排量化方面的难题提供了衡量机制。回顾去年COP28,我们发布了“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指南 行和办公”两个低碳减排场景的九个碳普惠团体标准,并已被多地政府采用,被媒体誉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解决方案,之后标准也被多地政府采信,应用在碳普惠平台建设过程中,解决公众绿色低碳行为量化的问题,推动了个人碳账户资产的积累。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你我共同努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碳普惠标准化进程,为全球气候行动贡献力量!”
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对充电桩充电碳减排标准的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指南 行:充电桩》团体标准的推出,无疑为充电桩充电行为的碳减排量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未来,随着该标准的广泛应用和推广,相信将有更多的新能源汽车用户享受到绿色出行的便利和实惠,共同为推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