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的评选,很多人觉得,最看重的应该是资历,因为有的元帅在战功方面有所不足,却可以评上元帅;而粟裕的战功非常大,可以说,没有粟裕,解放战争胜利的时间就要延迟,单凭这一条,粟裕的战功就已然超过了很多元帅,然而,粟裕却只能评为大将。故此,很多网友觉得,资历必然比战功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并不然,军中的军衔评选,首重的是战功。我们尤其要注重的一点是,并非一定要亲自上场打仗,指挥千军万马,秋风扫落叶一样狂卷敌人,才叫立下战功。只要能够在军队,为军队打赢作出巨大贡献,就能称之战功。从事政工、后勤、情报,甚至医疗救助等工作,都能立下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叶帅,虽然他在南昌起义的时候不直接带部队,但他任张发奎部队的参谋长,利用这个身份,劝阻张发奎“追剿”南昌起义部队,为南昌起义火种的留存,作出了巨大贡献,也算建军的初始性战功,这属于军中的深厚资历,后面评他为元帅,不过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可以说,立下战功,肯定就逐渐有资历,立下的战功越早越多,资历就越深厚越有质量,十大元帅固然都是资历深,但他们都是最早为建军立下的初始性战功,凭借足够的战功奠定了军中地位。

1937年8月,洛川会议在组织上进一步健全了中央军委。军委成员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任弼时、叶剑英、林彪、贺龙、刘伯承、徐向前等11人组成。毛泽东为军委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军委副主席。洛川会议这个名单已经包括了7名元帅,他们已经是军中资历最深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有资历并不代表战功,萧克也参加过南昌起义,担任71团4连连长,与林彪是同级的;后续,又担任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和八路军120师的副师长,以萧克的资历比部分元帅还老,完全可以授衔大将,但萧克确实在战功上有所不足。萧克在1939年就担任了冀热察挺进军的司令员,挺进军下辖三个支队,总兵力达8000多人,实力雄厚,但萧克搞了三年,根据地没搞起来,挺进军的番号也随之被废除。

相反,聂帅率领3000人马在五台山区创建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最终发展成最大的抗日根据地,从3000人马最后兵力达32万人,人数翻了100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克资历是足够了,但是却没有足够的战功,最后评为了上将,故而在军中,还是更看重战功,没有战功,在授衔上是有严重短板的。

因此,战功是资历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立下战功必然逐渐积累资历;但有资历不代表就能够立下战功。

作为军人,战功是决定一切的基础,有足够的战功就有足够的资历,粟裕之所以不能评上元帅,就是因为战功在解放战争时期最为闪烁,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是有所欠缺的,因此,粟裕仅凭解放战争的战功积累的资历,很难授予为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