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1月25日上午,伴随着演员李腾飞、李奎共同呈现的“太虚幻境”的表演,舞台剧《一日三秋》媒体发布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一日三秋》的主创代表——原著作者刘震云,总出品人、制作人李羊朵,复排导演卡罗琳娜·皮萨罗(Carolina Pizarro),复排戏剧构作何雨繁,服化造型设计刘红曼,以及北京市文联文艺家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璐等出席发布会。据悉,舞台剧《一日三秋》即将在12月11日-12日登陆国家大剧院。
嘉宾合影。 摄影:王小京
舞台剧《一日三秋》改编自刘震云同名小说,以刘震云的故乡延津为背景,由主人公明亮及与其深深羁绊的三位女性串联起其颠沛流离的人生,折射了整个延津社会的“笑话”文化,进而向世界传递了关于“笑话”的生活智慧。该剧入选“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精品创作项目,由鼓楼西戏剧出品、制作,黄磊任艺术总监,复排导演卡罗琳娜·皮萨罗(Carolina Pizarro),戏剧构作何雨繁,舞美设计刘科栋,灯光设计王琦,服化造型设计刘红曼,作曲小河。唐诗逸、李腾飞领衔主演,丁博轩、关皓天、黄易子、李奎、李幽优、马啸天、戚轩、王丁一、翟艺舒主演。
在刘震云看来,把小说改编成舞台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在短视频时代,剧场为什么有吸引力,是个严肃的课题,舞台最大的魅力在于可以冲破方寸,飞越万水千山,高山峻岭,从有限到无限。而《一日三秋》最大的魅力是神话和现实的交融,有着现实生活达不到的想象力。正所谓十年磨一戏,戏是一天一天、一场一场磨出来的,所以对《一日三秋》充满期待。“这次的复排导演卡罗琳娜是智利人,我前几天刚从智利回来,智利的红酒很好喝,但饭特别咸,这世上有很多笑话,注定流着泪听完,泪水也是咸的,卡罗琳娜从一个饭菜很咸的故乡来到中国,排一部泪水很咸的戏,相信会深入透彻也会很精彩,而且这部戏找到了一批好演员,他们既有着对戏剧的理解力和爆发力,也有着各自独特的天赋,很欣慰自己的作品可以与这些优秀的创作者有联系。”
刘震云。 摄影:王小京
这是继《一句顶一万句》和《我不是潘金莲》之后,刘震云与鼓楼西戏剧的又一次合作,他认为选择合作对象就像交朋友一样,由于大家对生活、人生、小说、戏剧等都有着共同的见识,所以合作非常愉快,沟通也非常高效。
“和刘震云的合作过程中,无论在文学层面还是在人生层面,刘老师对我的影响都非常大,他常说一句话,我们这个民族最缺的就是笨人,我就是刘老师嘴里的笨人。从《一句顶一万句》到《一日三秋》,我们都曾去故事的发生地,也是刘老师的家乡延津采风,走访剧中出现的多个地方,接触当地的百姓,也品尝当地的美食。《一日三秋》曾两次去延津采风,剧中的两首重要音乐也都是作曲小河根据采风而改编的。”总出品人、制作人李羊朵表示,《一日三秋》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巡演过几个城市,在演出过程中不断搜集和吸纳观众给予的批评和赞美,因而也给她带来了非常多的创作层面的思考,为了这次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剧组又进行了第三次的长时间的复排,因为卡罗琳娜导演的加入,也融入了更多的女性视角。“作为戏剧人,我们还是要在剧场里旗帜鲜明地去坚持生活可爱、向上的一面,让观众能够在剧场获得慰藉,获得温暖,获得力量。就像《一日三秋》的故事一样,不管剧中的主人公们经历过什么,明亮经历过什么,马小萌经历过什么,痛苦之后还是要面对生活,还是要继续向前,而且要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学会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和解,在笑与泪中去领悟生活的千滋百味。”
总出品人、制作人李羊朵。 摄影:王小京
复排导演卡罗琳娜·皮萨罗(Carolina Pizarro)表示非常感谢刘震云和鼓楼西戏剧对她的信任,这让她在《一日三秋》的合作中感到非常舒服。无论是在欧丁剧团还是在她自己的伊卡鲁斯舞台艺术团,她都长期和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合作,所以刘震云小说中的延津对她也并不陌生,为了更好地理解剧中故事,她主动去观看中国的画,品尝中国不同地方的美食,也会去到日常的公园、街道、社区去感受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小说原著也为她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营养。“延津就像是泪水与笑声的交织,它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它让人们相聚在一起,人们彼此非常熟悉,有很多流言蜚语,大家常常谈论彼此,但同时对所有发生的事情都保持一种幽默感。我非常惊讶于小说中对笑和泪的态度与我的祖国非常相似,我爸爸也总是在家庭遭遇困境时说笑话给我们听,所以在复排的过程中我们加入了更多轻松欢乐的场景。同时在结构上不只是单线地呈现某个人,而是呈现延津的众生相,呈现家庭和友谊的关系。基于对角色的爱和同理心,我们加入了女性的视角,选择了更加贴近她们内心的视角,特别是马小萌这个角色,希望把她和明亮的爱情连接展现得更纯粹,而不是对她过去行为的批判。”她希望观众可以通过角色回溯到自己的生活,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找到与所处社群的连接,快乐度过每一天。
复排导演卡罗琳娜·皮萨罗(Carolina Pizarro)(中)。 摄影:王小京
在复排戏剧构作何雨繁看来,把这样一部丰满的文学作品浓缩到两个多小时的舞台演绎中,如何呈现叙事和气质都是挑战,复排过程中,为了体现小说的精神,特别把算命者老董这个角色提炼了出来,让他成为一个故事外层的说书人,因为作为一个可以看见很多普通人看不见之物的盲人,本身就非常魔幻,且老董在故事中有着非常微妙的位置,且和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转变时刻都有联系。故事中的奶奶、樱桃、马小萌等女性角色也都更加丰富,因为她们对主人公明亮的人生各有其不同阶段的显著影响。为了在两个多小时内呈现这样一部丰满的作品,在戏剧构作层面,对主人公明亮四五十岁的生活做了魔幻现实的处理,也算是对故事的总结和基于小说的二度创作。
继《一句顶一万句》之后,这次是服化造型设计刘红曼第二次和鼓楼西戏剧合作。她表示,原著小说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灵感,第一次阅读小说时就有着非常强烈的画面感,觉得像一幅延津百姓百态的“清明上河图”,所以在呈现的样式和风格上确定了使用绘画的形式,就像原小说一样,人物是从画中走出来的,这部戏的底色是白色,在设计时尽量给人物的造型部分留白,这个白既为简洁,也是初始之意,因为舞台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需要用一种特殊的舞台表达方式来演绎,要尽量克制运用色彩,在对人物的理解上有一种符号式的表达,让每个人有自己的主题色,这个主题色既赋予每个角色形象,也有一种概括式的表达。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臻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