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年伊始,广东“新春第一会”——高质量发展大会向外界发出最强音,新质生产力就在南粤大地率先“起跑”。2024年行至岁末,南粤大地已徐徐绘就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灿烂画卷:改革开放一马当先、“双区”建设“新”潮澎湃、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作为全国首个GDP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广东已经连续35年稳居经济总量的冠军宝座,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广东“政产学研资”各界仍全力冲刺这场全新的生产力变革。
11月28日,南方都市报、湾财社携手郎酒集团将于广州举办“新质大湾区 动能与机遇”2024大湾区财经年会暨千商盛典,探讨资本赋能、产业升级、跨境出海等前沿话题,共商美好湾区、新质中国发展路径。
大会前夕,来自产学研各界的大咖积极发声献策,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释放湾区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新质大湾区 释放新动能
如何助推新能源汽车等战兴产业释放新质生产力?
谈及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制造业。作为制造业大省,当前广东已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既支持纺织服装、家电家居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也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储能、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比亚迪坪山总部。
在这些新兴产业中,作为集新能源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诸多科技为一体的未来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作为我国最早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先行区之一,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湾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提质增效?
多家新能源汽车民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池续航里程的提升、充电设施的完善、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等等,都需要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东莞市远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义贤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有三个方向值得关注:一是中国本土汽车厂家可以带着零部件加大投入自主创新,绕开传统的发动机、变速箱的专利制约;二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中央大脑、智慧出行尚未成熟,第三空间的打造仍在预热;三是在技术创新的加持下,汽车厂商可以带领零部件企业共同发展,推动零部件产业发展。
深圳市佳锐普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韦照发也指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两个重要方向:一个是汽车的“三电”技术,这是一个长期的研发过程,质变速度较慢;二是车机系统的体验感,比如零座椅座舱、零重力座舱、娱乐显示屏,以及声控的体验。
当智能网联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的“下半场”,需要重点关注哪些行业发展趋势?深圳市高新兴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巫勤民表示,汽车产业进入智能化竞争后,首先要考虑的是用户体验的提升,其次是要关注汽车效率的提升。
不过,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激烈,业内也面临较大盈利承压。巫勤民认为,抛开电车投入较大以及业内价格下压的挑战,不清晰的商业模式以及用户不强烈的买单意愿也是车联网亟须解决的一大难题。但随着智能网联的逐步落地,该领域的场景、应用生态和数据也会更有价值。未来,汽车竞争可能会更加集中,伴随入场券的抢定结束,业内可能也会告别“卷”的状态。
在韦照发看来,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或者是一些更加节约成本、更有竞争力的生产制造过程,就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湾财专题:新质·中国造)
对标“世界三大湾区”
大湾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着力?
当前,以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又该如何布局?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湾区对标纽约、旧金山、东京湾区,除了GDP,还要看金融、基础设施、人文事业等方面。而新质生产力无论在产业、社会和生活各个领域都是穿透性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成功与否,就看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化、规模化拓展。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亦向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全国甚至全球领先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集群,这是大湾区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大特点。
他指出,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名单中,大湾区(广东)拥有6个,与江苏并列第一。“这6个集群中有4个是跨市的产业集群,说明大湾区不同城市间产业协同发展水平较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支撑。”
如何进一步发展大湾区的新质生产力,促进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安永华南区主管合伙人黄寅对湾财社记者表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在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也已开展了诸多探索和实践。粤港澳三地携手打造未来产业创新网络和企业创新土壤,加快催化新质生产力。
比如,在产业方面,黄寅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应加快设备更新、工艺升级和数智化改造,让纺织服装、家电家居等万亿级传统产业继续发挥优势。另外也要着眼未来新赛道,布局未来能源等产业,加快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培育绿色低碳产业集群,主动通过绿色金融与碳市场体系,融入全球绿色低碳创新网络。
向“新”行、向“高”攀
大湾区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内外部挑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在向“新”行、向“高”攀的发展道路上,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在谢来风看来,主要分为外部挑战与内部挑战两方面。在外部挑战方面,一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重组,大湾区制造业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的速度加快,有可能造成“转移失速”的情况,对大湾区制造业基础造成冲击;二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特别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各产业造成颠覆性影响,而我们在人工智能等领域面临核心技术、高端人才等的缺乏,对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带来挑战。在内部挑战方面,大湾区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部分产业领域出现恶性竞争现象,不利于产业和技术升级,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一方面,应该继续推动高水平开放,加强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用好香港和澳门的优势,特别是香港在基础研究和国际化资源的独特优势,加快大湾区制造业新质量生产力培育。一方面,深化“两大协同”,一是大湾区“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与先进制造业集群之间的协同,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二是大湾区不同城市战略支柱产业集群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协同,构建更长更强稳定的跨区域产业集群,探索复杂制造产业集群的治理机制,共同面向全球产业和科技竞争。”谢来风补充道。
彭澎说:“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是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和科技支撑。大湾区经济转型升级十多年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由于贸易保护主义和科技脱钩,一些‘卡脖子’技术被控制,大湾区在产业链、供应链的补链强链工作上还要更加努力。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除了新兴产业,还需要在未来产业上进行布局,大湾区还刚刚起步。”
彭澎建议,坚持“制造业当家”,在“9+2”城市产业布局上更加合理优化,形成错位发展格局。充分利用超算、大装置、国家级实验室等平台,推动高技术产业化。加大与世界先进技术平台的合作,引进人才和项目,与制造业基地紧密融合。
超级工程“深中通道”。资料图片
黄寅表示,相较其他世界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还面临“一国两制三法域”的挑战。近年来随着三地合作不断深入,要素跨境、营商环境、民生融合、重大平台建设等领域衔接已取得了不少突破。日前深中通道也正式通车,显著提升了交通便捷度,推动各城市间的深度融合,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再次提速。
“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纵深推进,需继续通过横琴、前海、南沙、河套这几方改革试验田,丰富跨境协同模式,破除制度性行政性壁垒,共建湾区标准和一体化市场。”黄寅说。
统筹:程洋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严兆鑫 王玉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