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瞭望 | “新蓝领”开辟就业新空间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琴 黄兴 杨仕彦

与传统蓝领群体不同,“新蓝领”劳动者拥有更多、更高的技能傍身,在制造业及生活服务业等领域从事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灵活度较高的工作,正成为我国就业群体的生力军

在不少制造企业,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新蓝领”正在白领化

“新蓝领”是一片“星辰大海”,但其在产业转型过程中还面临多重挑战,岗位的规模释放尚需时日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师、碳排放管理员、收纳整理师……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产业同步向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方向转变,一大批“新蓝领”开始涌现。

与传统蓝领群体不同,“新蓝领”劳动者拥有更多、更高的技能傍身,在制造业及生活服务业等领域从事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灵活度较高的工作,收入和学历水平较传统蓝领均有所提升,正成为我国就业群体的生力军,在助推生产效率提升、助力城市运行与百姓生活、为经济回升向好注入活力的同时,也获得自我认同与价值提升,实现了更高质量的就业。

在看到“新蓝领”群体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这一群体的技能培训、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需从实际出发,不断优化学历教育、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等,全方位为“新蓝领”群体构筑一个更加广阔、更具包容性与可持续性的发展新天地。

从“蓝领”到“新蓝领”

作为我国就业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蓝领劳动者群体主要是指第二、三产业的产业工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蓝领群体规模达4亿人,占就业人口的比重超过53%。在传统认知中,蓝领劳动者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大量分布在建筑行业或制造行业。

“新蓝领”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伴而生。近年来,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加快演进、制造业智能化浪潮涌动,正深刻重塑我国劳动力结构,蓝领构成也发生变化,“新蓝领”群体加速崛起。

制造业等工业领域,依然是“新蓝领”群体分布的重要区域。

业内人士表示,在工业领域,随着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新蓝领”角色逐渐从过去偏重于体力的劳动者,转为兼具“体能+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走进位于重庆渝北区的长安汽车数智工厂,只见焊接车间内近500台工业机器人正在协同运行,一辆辆新能源汽车有序生产下线。“90后”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师冉云文穿梭在一台台机器人之间,仔细查看运行状况。“我们使用多种监测仪器及维修设备,对工业机器人进行数据采集、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维修保养作业,每天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系统性点检,及时处理遇到的问题。”在冉云文眼中,自己成了工业机器人的“健康管理师”。

另一方面,“双碳”背景下,各行业加快低碳、绿色转型,尤其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领域,也催生了“新蓝领”新岗位,碳排放管理员逐渐兴起。“当前,企业对碳减排需求强烈。我主要从事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交易分析,监测发电碳排放强度的趋势变化,提升企业应对碳市场能力,节约履约成本。”国家电投集团重庆合川发电有限公司碳排放管理员李佳说。

随着智能制造、数字化、绿色化生产浪潮兴起,工业企业对拥有一定技能水平、掌握智能化技术的“新蓝领”人才需求愈发旺盛,一大批像冉云文、李佳这样的“新蓝领”受到用人单位青睐。在各省市近年来发布的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参考目录中,多数职业与智能化技术相关,如汽车装调工、无线电监测与设备运维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新蓝领”就业市场广阔。

另一类“新蓝领”主要就业于服务行业。伴随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他们依托数字化平台的发展,从事快递、外卖、网约车等多样化、灵活性高的岗位,不受固定工作时间、地点和方式的限制,根据个人能力、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工作内容、方式和时间,支持城市运行,便利群众生活,成为“新蓝领”中愈加重要的组成部分。

国家统计局、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到2亿人;2023年,灵活用工市场规模为1.44万亿元;预计2024年将突破1.7万亿元,体现出灵活用工市场的蓬勃发展态势。

“数字经济正成为蓝领就业质量提升的重要助推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分析,新一轮经济产业模式变革带动经济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平台化方向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形态多样、分工精细的新就业形态。这些新就业形态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成为我国当前以及未来劳动力市场中不容忽视的力量,是我国“稳就业”的重要保障。

眼下,“新蓝领”岗位还在日益丰富。近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继发布多批新职业清单,既涵盖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智能制造、区块链、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也包括网约配送员、网约出租车司机等城市服务业领域职业,为蓝领劳动者长期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赛选手在四川省彭州市举办的 2024 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匠心杯”装备维修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比赛中比拼技能(2024年9月24日摄) 沈伯韩 摄 / 《瞭望》新闻周刊

“新蓝领”白领化

随着产业升级进一步加快,对“新蓝领”的技能要求已从掌握单一技能向掌握复合技能转变。“新蓝领”劳动者不仅要能够应用数字技术获取、分享生产信息,更需要应用数字技术评估和处理信息,解决复杂问题。在不少制造企业,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新蓝领”正在白领化。这一变化不仅提升了个人的职业发展空间,也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效益。

从个人角度看,多名受访者表示,技能要求更高,让劳动者自己更有成就感。“虽然一直从事环保工作,但转型为一名碳排放管理员,需要持续学习多方面新知识,比如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熟悉数字化工具和手段,增进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二氧化碳普及利用等方面的知识。”李佳说。

与传统意义上的办公室“白领”相比,“新蓝领”群体的待遇也呈上升趋势。《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蓝领群体平均月薪约6000元,10年间增长逾2倍,与白领的薪酬差距进一步缩小,近七成蓝领劳动者月收入集中在5000元至8000元之间。其中,“新蓝领”收入水平较高。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新蓝领”岗位类型日益丰富、劳动者权益保障提升、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新蓝领”群体的就业质量总体上在提升,劳动者对蓝领职业的自我认同感和满意度也在提升。

从社会角度看,“新蓝领”还推动创造高品质生活。根据《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我国服务业蓝领劳动者约为1.2亿人,“新蓝领”也以服务行业为主要就业领域。

以近年来兴起的收纳整理师为例,与传统家政行业不同,收纳整理师工作内容从单纯体力上的代劳,变成帮客户探索新生活方式。记者见到“90后”收纳整理师方露时,她正在为一家客户进行收纳整理。“整理收纳行业的兴起,反映出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从‘治脏’到‘治乱’,我们给客户带去洁净居家环境,更为客户创造有序的生活方式。”

张成刚分析,“新蓝领”在获得自我认同与社会价值的同时,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新蓝领”正助力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促进企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为经济复苏注入新活力。

“工厂每分钟生产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这背后离不开数据分析的作用。”在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数据分析师侯坤福每天都要分析各类数据。该工厂采用5G全连接技术,拥有数字采集点超过40万个。数据分析师通过分析海量数据,为工厂最大程度降本增效,并通过能耗预测,推动工厂智能化、低碳化生产。

在中小企业中,“新蓝领”群体发挥的作用也日益突出。重庆驰骋轻型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通过实施数字化转型,引进150多台机器人后,产品合格率一跃超过99%,很好地匹配了赛力斯等整车厂的订单需求。“数字化转型背后,我们招聘的十余名工业机器人运维师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对工业机器人进行运维、保养及编程等,是有效支持工厂实现智能制造、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该公司自动化运维主管黄仕峰说。

重庆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勃表示,智能化改造后,许多企业员工由一线操作转为负责运维、检修等工作,“新蓝领”工人正成为支撑制造企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力量。

潜力仍待开掘

业内认为,当前,新型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等呈加快发展态势,具备成为未来支撑就业基本盘的潜力,“新蓝领”就业潜能巨大。

以重庆为例,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数据显示,平台经济衍生的新就业形态从业人数达到269.4万人,占重庆总就业人口的16.1%。主营人才招聘的重庆汇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平也介绍,据粗略估计,目前重庆新职业就业占比已超过10%,其中相当比重是涉及“新蓝领”的城市服务业。以一批数字化平台为依托,“新蓝领”岗位正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

“新蓝领”是一片“星辰大海”,但其在产业转型过程中还面临多重挑战。重庆社会科学院教授文丰安认为,一方面,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受外部环境影响,部分行业用工需求下降,“新蓝领”等新职业岗位的规模释放尚需时日。

另一方面,现有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对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响应不足。部分培训内容缺乏前瞻性和针对性,难以有效对接新兴行业的岗位需求。以新能源汽车维修为例,当前传统燃油车维修技师要实现“油改电”仍存困难。“不少维修技师想转行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维修技师,但缺乏便捷实用的培训渠道,面临转型难题。”途虎养车旗下重庆一家汽修门店负责人冉清兵说。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技术驱动的蓝领新岗位而言,与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同步出现的,或是新业态从业者技能“被替代”。随着智能系统和设备的迭代升级,部分“新蓝领”现有的技能可能逐渐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如果岗位不能持续为劳动者提供培养新技能的机会,“新蓝领”也可能面临淘汰风险。

就业新空间渐次打开,“新蓝领”如何更好地承接?业内认为,强化“新蓝领”群体的技能学习,是顺应技能社会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议依托优化学历教育与市场需求对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等方式,让蓝领群体有机会参与再技能学习。

此外,强化劳动权益保障,也是“新蓝领”劳动者的一大期盼。人社领域相关专家表示,“新蓝领”劳动权益保障水平仍有待提高,其中伤害保障缺失,是较为突出的一大痛点。2022年7月起,北京、上海等7省市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其中,重庆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以来,已覆盖7家平台企业34.3万人,保障近6亿订单。

受访专家表示,还可以通过“扩面”等举措,强化对“新蓝领”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可考虑将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纳入更多行业企业和灵活就业群体,扩大试点地区。

来源:《瞭望》2024年第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