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11月25日下午5点半,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高石镇中心校附近一个农贸市场,一群小学生正在练习盘破门武术的基本功,一招一式干净利落,“嘿哈”之声铿锵有力。11岁的郭忠鑫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老学员”,他更多的是在温习巩固之前所学的拳法、刀法、棍法。

不久前,在2024年四川省传统武术锦标赛上,郭忠鑫荣登“武术新星”榜首,并取得多个项目的第一名。今年暑假期间,他更是凭借着精湛的武术技艺,“打”出了13个冠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少侠”。

从郭忠鑫的身上可以看到,传统武术文化正在以另一种形式走进校园,植根于青少年心中,并得以传承发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忠鑫(中)正在练武(摄影:黄晓庆)

4岁开始学武

身体协调性差,靠后天努力弥补

“师父好”……每一个学生来到训练场的第一件事都是向教练曾正权施以抱拳礼。看着4岁的小徒弟奶声奶气地叫着“师父,我想上厕所”,曾正权想起了郭忠鑫小的时候,他刚来练武时也才4岁,前半个月,每次上课都要抱着爸爸郭仁海的大腿哭很久。

这一点,郭仁海同样印象深刻。他之所以送儿子去学武,是因为儿子太过内向、胆怯,不愿意和同伴交流。

在对郭忠鑫进行采访时,封面新闻记者发现,小伙子虽然有些紧张,但是聊起武术有关的话题,他还是能侃侃而谈,条理清晰。“学武让他变得更加开朗和勇敢。”郭仁海认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忠鑫(受访者供图)

每天早上起床后,郭忠鑫要练习20分钟,熟悉拳法。每天下午放学后,他再到训练基地练一个小时。就这样,一直坚持了7年。

曾正权坦言,郭忠鑫不属于天赋异禀的孩子,因为身体协调性不好,他学习武术动作要比常人更慢。比如说打一个侧空翻,别人两三个月都能会,他学了半年。但正是这种越挫越勇的性格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让他取得了如今的优异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忠鑫获奖(受访者供图)

克服训练困难

技艺精湛拿下国际国内比赛大奖

练武术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除了坚持,还要不怕苦,不怕累。对郭忠鑫而言,基本功里最大的挑战就是打空翻。尽管地上垫了软垫,但是翻的时候,因为反复摩擦,额头两侧依然受了伤。

“练习扳腿也恼火,有时还是很痛,只有忍到。最开始我只能抬到腰上一点,现在可以抬到额头了。”训练的艰辛,郭忠鑫历历在目。

2018年,年仅5岁的郭忠鑫迎来了自己的第一场比赛——首届四川省武术协会传统武术精英大赛。尽管赛前因为紧张哭了一场,可是站上舞台后,他还是沉着冷静地完成了武术拳术、棍棒动作,最终荣获两个组别的二等奖。

良好的开端在郭忠鑫心中埋下了希望的种子,此后的每一年,他都会积极投身于不少于三场的各类武术赛事之中。今年8月,在2024年第16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中,郭忠鑫获得盘破拳、盘破刀、少林阴手棍和大刀四个项目冠军。随后,在第八届武当武道运动大会上,他再次凭借精湛的技艺,收获了四个项目的冠军。此外,他在四川省少儿武术大赛中还获得5个项目的冠军。

郭忠鑫告诉记者,每次克服困难或者获得大奖后的成就感,都会让他信心倍增,转换成坚持学武的动力。闲暇时,当看到一些武侠剧时,他也会幻想里面的武打明星就是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正权在高石镇训练基地教学(摄影:黄晓庆)

传承传统武术

简陋场地,却吸引周边乡镇学生加入

事实上,作为峨眉武术两大门派之一的盘破门武术发源地,内江武术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展青少年武术项目,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是内江重点体育项目。而盘破门武术不仅是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列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

近年来,内江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各武术协会和社会团体秉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积极开展武术进社区、武术进乡村、武术进校园等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习武行列。

武术教练曾正权正是威远县盘破门武术研究会分会会长。他家住威远县城,前几年,这群徒弟都是每天坐车半小时到县城练武。为了学生方便,去年,曾正权在高石镇找了一个农贸市场的空地作为练武场,而他自己来回跑。

虽然场地简陋,却吸引了高石镇及周边乡镇20来名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六年级不等。曾正权说,相比竞技武术,传统武术更注重技法和精神内涵的传承和发扬,学武可以让他们在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强身健体,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激发积极向上的心态。

曾经有竞技武术教练找到郭忠鑫父亲的郭仁海,希望他送郭忠鑫到专业学校,接受培养。综合考虑之下,郭仁海婉拒了对方,他和妻子还是希望儿子继续钻研传统武术,将中华传统武术精髓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