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赣州市纪委市监委、赣州市妇女联合会、中共赣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整理编写了《赣南家风故事》。《赣南家风故事》以人为本、以事为据,讲述了相关人物、相关家族的家风故事,揭示了家风的真谛与力量,旨在通过本书的学习与宣传,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我县有8个家风故事入选《赣南家风故事》,现对“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萧华将军家风”进行推介。
萧华(1916—1985),兴国人萧屋村,192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1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红1军团第2师政治委员、空军政治委员、解放军总干部部部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第八、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爸爸对我们的教育是正统的革命教育”
萧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人,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新中国成立后,萧华曾任总政副主任、主任等重要职务,为人民军队的事业呕心沥血,贡献卓著。他领导制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创作了传世经典史诗《长征组歌》,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解放军》《关于军队政治工作建设的几个问题》等重要文章,在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特别是加强军队政治工作方面有重大建树。1955年,他被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1985年8月 12 日,萧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在5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萧华始终不忘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永葆贫苦工人家庭的艰苦朴素传统。他不仅自己以身作则,对亲属子女也严格要求,他常常告诫家人,要坚持生活上低标准、学习上高标准,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萧华的儿子萧云回忆说:“父亲向我讲述了很多战争年代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他和以往一样,丝毫没有夸耀自己的功绩,讲的多数是他的战友……讲他们的英勇善战、他们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对我说,我没有给你留下什么东西,留给你的就是这些精神,靠着这些精神,我们打垮了反动派,靠着这些精神,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萧华将军的女儿萧露也回忆说:“我的爸爸⋯⋯身上蕴藏着劳动人民的那种纯朴的情感,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山水,热爱他几乎走遍的中国大地。”“爸爸对我们的教育是正统的革命教育。”
“他有着一种对事业充满信心、勇往直前、奋斗不已的精神”
萧华不畏艰险,始终以高昂的革命豪情担当重任。萧华将军的女儿萧霜回忆说:“父亲常说,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打下天下,就是因为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哪里艰苦,哪里需要开辟战场,父亲都毫不犹豫、勇挑重担。”
1933年,萧华年仅17岁就担任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1934年湘江战役中,少共国际师以“卷地狂飙不畏死,几战蒋军落旄头”的英雄气概,打出了“铁拳”威风。1938年,萧华率领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纵横驰骋、英勇杀敌,八路军“娃娃司令”的美名传遍齐鲁大地。1945年,萧华带领部队抢占南满要地,壮大武装力量,建立民主政权,为进军东北创造了重要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发展中遇到的新形势新问题,萧华敢于直面困难、勇闯难关。萧华将军的儿子萧云回忆说:“他是一团火,走到哪里,哪里就活跃起来,他是一个任劳任怨、忍辱负重的老黄牛。他有着一种对事业充满信心、勇往直前、奋斗不已的精神。”
1985年4月中旬,萧华被确诊癌症晚期。一天,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到医院看望萧华。杨得志难过地说:“不要着急,好好养病。啊?!”萧华非常虚弱,断断续续地说:“我没关系,能拖就拖,精神不死嘛!……我很想把对机构改革的一些新想法向中央汇报,但恐怕汇报不成了。”
杨得志点了点头,沉默了片刻问道:“你个人还有什么要求吗?”萧华看了看站在一边的子女,摇了摇头说:“组织上已经很关心我了,孩子们也都长大成人,都已是国家干部。我个人没有什么要求。我只是想,青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关于人才的开发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杨得志看见萧华十分疲劳,劝他休息。萧华又说:“在干部选拔中,在坚持政治条件的前提下,不管资历,不管学历,谁放在这个岗位上最合适就选拔谁,这样就能逐步改变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按照实际工作的客观需要选拔人才⋯⋯”萧华说着说着,呼吸急促起来,医护人员急忙推来氧气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萧华仍以顽强的毅力深入思考国家机构改革等重大问题,在病榻上完成了6000余字的报告建议。
萧华的女儿萧霞回忆说:“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年轻人的心,有火一样的热情,从不知道疲倦。甚至在生命垂危之际,他还口述了一封写给中央的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技术市场的信。”萧华的女婿杜链也回忆说:“这期间,他似乎忘记了自己是生命垂危的病人,竟然能焕发出那么强的生命力,当工作人员将他的想法整理成文稿后,他还将这封长达6000余字的汇报材料逐字逐句地修改一遍。”“当他得悉这封信被‘印中央参阅文件,并请体改委认真加以研究’时,他兴奋得像个青年人。”
“要学会适应环境,好日子会过,艰苦的日子也能熬”
萧华作为开国上将,可谓位高权重。但是他始终不忘清廉本色,对子女严格要求,树立了红色家风的优良底蕴。
萧华对儿子萧云的管教特别严格。萧云在一所军队子弟学校就读期间,一两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萧华从不派专车去接送。他要求萧云和其他同学一样,乘坐总政机关的班车上学和回家。对此,萧云回忆说:“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我时常约上几个同学步行回家,回到家已是晚上七八点钟了。妈妈十分担心,怕路上出事,免不了要说几句。这时候,爸爸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我知道他是赞许的。” 20世纪60年代初,萧华谢绝了组织上的特殊照顾,按照国家规定的粮食定量,和家里人吃同样的饭菜。他常在饭桌上说红军时代的艰苦生活。对此,萧露回忆说:“他告诉我们,要能吃各种各样的饭菜,粗粮细粮,瓜果蔬菜,甜的苦的,不能挑剔,要学会适应环境,好日子会过,艰苦的日子也能熬。我们家的孩子基本上跟父亲学会了这套本事⋯⋯我想,我们这一代及下一代都应学会这项本事,学会在各种环境中生活下去。”
2020年,萧霜在接受《中国文化报》记者采访时,深情地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有时,我突然说出的一句话、冒出的一个举动,都让我感觉像极了自己的父亲、母亲,他们的品质、精神,就是‘传家宝’,通过言语、举止传给了我们,我们又传给了下一代,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即是家风传承。”
(作者:陈安)
图文来源:赣南家风故事
编辑:黄琴
审核:赖家美
审定:林慧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