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55年,解放军授衔仪式如期召开,期间,军中一个从未带兵打过仗的大校级将领,却被授予了中将军衔,他便是苏静。

要知道,授衔当年,因为军衔级别的问题,军中曾掀起过多次热烈讨论,但对于苏静的中将军衔,却没有出现任何异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这与苏静的经历息息相关,他虽然不是指挥冲锋陷阵的将军,但是却是军中难得的全能型人才。

凭借着卓越的侦察能力、情报能力以及政治能力,他在军中颇受重用,就连林彪也盛赞道,“一个苏静等于十万兵”。

那么,苏静到底是何许人也?他为革命又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林彪为何会说出这句话呢?

农家出身,心系天下

1910年,苏静出生于福建省海澄县的一个农村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但他家境却并不简单。

苏静的祖上曾是清朝的大官,虽然后来家道中落,但读书的传统却一直流传了下来,苏氏宗族甚至还保留着四十亩良田,专门奖励给勤学的后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苏静自然受到了深受影响,同时他本人也相当聪颖。

所以,从私塾到村里的小学,再到漳州省立第八中学,苏静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五四运动中,苏静不到十岁,但却首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后来,他博览群书,对中国社会的走向以及马克思主义引领的革命都有了全新的见解。

1927年,大革命以蒋介石的叛变宣告失败,当年,苏静勇敢地走出校园、走上街头,积极参与反帝爱国运动。

但也正因如此,苏静一直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针对。

三年后,他正在漳州第二师范求学,由于组织爱国学生运动,学校最终决定革除他的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国民党当局还对他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迫害,并且试图将他逮捕入狱,为了免受牢狱之灾,苏静只好跟着父亲远赴缅甸讨生活。

在缅甸,苏静是少有的读书人,凭借着自己的学问,他顺利获得了教职,从此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当时,国内动荡不安,而缅甸的生活相对惬意,教师也是一个收入颇丰的职业。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苏静在此娶妻生子、安稳度日即可,完全不必再掺和国内之事。

然而,苏静却时刻记挂着四分五裂的国家,尤其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对我国东北地区大肆吞并。

苏静为此痛心疾首,当即辞去了教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