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
赏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唐·元稹
“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露霜,叶枯不落,花槁不零”,这是古人对菊花的褒奖。秋末冬初,在八朝古都河南开封,各色菊花灿烂盛放、随风摇曳,展示着这座中原城市独特的韵味。
近日,开封举办第四十二届菊花文化节,以“宋韵开封·菊香中国”为主题,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观赏,在满城花香中感受《东京梦华录》的都市繁华,品味《清明上河图》的市井烟火。
花中君子,映照城市品格
程嘉琳 摄
菊花原产中国,象征坚韧不拔、刚直高洁的品格,与梅、兰、竹并称“四君子”。古人对菊花有多种别称——菊花于寒露和霜降两个节气之时应期而开,故又称“节华”;此时正值农历九月,所以也有“九华”的别名;菊花被称为“傅延年”,则是由于其药用价值,古人认为其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开封古称汴梁、汴京、东京,与菊花结缘已有上千年历史。这里地处黄河之滨、中原腹地,气候条件适宜菊花生长。在唐代,菊花就已作为观赏花卉在开封广为种植并进行杂交改良。
宋代,开封菊花栽培进入兴盛时期。北宋徽宗时期,刘蒙于汴梁汇编我国第一部菊花专著《刘氏菊谱》,收集了35个菊花品种的形态、花期与产地。《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千百年来,傲霜开放的菊花,见证着古都的厚重底蕴。开封人钟情于菊花,素有养菊、赏菊、赛菊的传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菊文化。1983年5月,开封市人大常委会正式确定菊花为开封市花,并规定每年举办菊花花会。菊花成为当地的独特名片,开封也获得“菊城”的美誉。
李新义 摄
“菊花作为开封市花,也是城市精神的象征。”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彭子豪说,历史上,开封城多次被黄河泥沙吞没,又一次次在原址重建,且城市中轴线保持不变,开封的坚韧与菊花的品格不谋而合。
菊香满城,助力节会经济
古都开封,“汴”地菊香。
“快来看,这盆菊花美得像彩虹。”在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景区,极具特色的七彩炫菊灿烂开放,游客招呼同伴拍照打卡,定格赏菊的愉快时光。
姜菡 摄
据介绍,本届菊花文化节期间,278万盆菊花(含陪衬花卉)在开封布展,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吸引游客346.29万人次,同比增长36.6%。
人民日报记者 张文豪 摄
主会场龙亭公园,4幅由菊花组成的宋代名画《听琴图》《瑞鹤图》《枇杷孔雀图》《千里江山图》尤为别致,创意展陈吸引游客驻足。这里曾是六朝皇宫的所在地,今年布展菊花百万株,造型30余处,并集中展示了20多个省份的精品菊花。除主次会场外,本届菊花文化节还在市内布展各类菊花158万盆,较去年增加38万盆,推进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惠及更多市民群众。
在禹王台公园,丹柱碧瓦、画栋飞檐的古建筑群,在各类菊花点缀中分外好看。这里古时称吹台、梁园,也是1983年首届开封菊花花会的主会场。
李浩 摄
一年一度的菊花花会时,菊香满城、笑意满城。菊花花会不断发展壮大,升格为省级、国家级节会。自2012年起,“中国开封菊花花会”更名为“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承载更多内涵,推动菊花产业、节会经济、文化旅游并行发展。菊王争霸赛、国际菊花展示、宋都御街巡游……本届菊花文化节举行了文化、花事两大板块13项主体活动,不仅为观众送上精美雅致的赏花观景盛宴,还通过招商推介活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菊花富民,推动产业发展
丛丛绿叶,簇簇金黄。初冬时节,开封杞县郎智岗村,村民穿梭在菊花种植基地,将一朵朵硕大的金丝皇菊摘下,经过烘焙等多道工序,制成受欢迎的花茶产品。
李新义 摄
李新义 摄
“菊花不仅美了城市,也鼓了百姓钱袋子。”当地菊农熊红垒介绍,自己培育的菊花可卖给景区、会展单位,用作观赏;菊花还能食用、药用、茶用,成了特色致富产业。
据统计,开封现有菊花品种2391个,种植面积5518亩,年产值超1.5亿元,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菊花生产基地。开封被评为“中国菊花名城”,“开封菊花”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朱季 摄
一朵花,一个节,扮靓一座城市,造福一方百姓。近年来,开封对现有菊花品种的特征、性状、用途进行分类整理,对传统菊花品种进行更新复壮,并已经掌握菊花花期调控技术,拉长了菊花产品上市周期。开封菊花种植面积逐年递增,经济效益不断扩大,也把城市装点得更加美丽。
花笺
开封·菊花
菊花原产中国,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花卉,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菊花耐干旱、喜凉爽,自然花期多为9—11月。
菊花色泽艳丽,气味淡雅,花型花色极为丰富。花型分为平瓣类、匙瓣类、管瓣类、桂瓣类和畸瓣类等5个大类30型,花色有黄色系、紫色系、红色系等,还有同一花瓣上呈现两种以上色彩的复色。菊花可观赏,也可食用、药用。
资料来源: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开封大力发展菊花经济
金菊朵朵 带富一方
“瞧瞧这些菊花,朵大金黄,真是喜人。”河南开封市尉氏县张市镇石潭村,三五村民一起,对刚从田地里采摘的金丝皇菊进行烘焙。经过一系列工序,这些菊花将被制作成茶饮产品。
近年来,石潭村成立种植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流转160亩土地进行金丝皇菊种植,形成一条完整产业链,带动村集体经济加速发展。
“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小小菊花全身是宝。40多年来,随着菊花节会的持续举办,菊花已发展成为开封的特色产业。
产业要发展,技术是关键。
早在1990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菊花分会的前身——中国菊花研究会在开封成立。经过多年来的收集与整理,开封现有菊花品种2300余种,成为中国菊花种质资源基地。如今,新疆伊犁、海南东方、湖北麻城等地都有开封菊花的种植基地。
开封市菊花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里,工作人员紧跟市场步伐,进行新品种培育。围绕菊花种苗、炫菊染色、反季节栽培等方面,实验室团队开展深入研究。目前,组培苗、无土栽培、花期调控等技术已推广应用。
独本菊花大色艳、基叶不脱,多头菊株型丰满、花姿繁茂,盆景菊造型优美、寓意美好……在保存传统品种、引进外来品种的同时,开封着重培育新品种,“汴梁绿翠”“汴梁腾云”等亮相全国各大菊展。
“开封菊花从最初的‘卖花’‘卖会’,到赋予更多文化内涵后的‘卖展’,再到‘卖技术’,一步步走在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上。”开封市菊花文化产业发展协会顾问张玉发介绍,从菊花酒、菊花茶、菊花糕点等传统产品,到菊花精油、菊花甘露等技术探索,产品的产业链在延伸、附加值也在不断增加。
菊花经济促发展。据统计,开封从事菊花种植、园艺工程、衍生产品的相关企业有58家,年产值超1.5亿元。菊花成为开封旅游的“网红花”、乡村振兴的“致富花”。
报道来源:《人民日报》2024.11.26 第11版
人民日报记者 张文豪、方敏
版面责编:纪雅林、吴燕、臧春蕾、卢涛、张伟昊、郭玥、杨颜菲、尚嵘峥
本期责编:刘莉莉、罗彦、任彤彤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