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时节的黄河尾闾,褪去了汛期的波澜壮阔,多了一些温和。日日坚守河畔的黄河人,却未敢有丝毫懈怠。近年来,东营黄河河务局紧紧围绕“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锚定“幸福河”目标,续写出黄河岁岁安澜的精彩华章。
顺锋起笔:落实内外兼修防汛责任机制
“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日常防汛工作的具体体现。
多年来,东营黄河河务局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研究出台《东营区黄河防汛职责》,绘制防汛布防体系图,更直观地呈现洪水防御所涉及的责任、力量、料物、设备、技术等要素,建立起“行政首长+防指单位+黄河河务”责任落实机制,为确保黄河防洪安全提供有力依据。
增强风险意识,扛牢政治责任。历年来,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黄河防汛工作,多次召开黄河防汛专题会议,及时分析研判防汛形势,从责任制落实、监测预警、物资储备、防汛队伍等多方面进行工作部署。
东营黄河河务局认真履行防汛参谋责任,多次在东营区委区政府常务会议上做专题汇报,落实全员防汛责任制、班坝责任制和“三个责任人”,及时优化调整防汛责任分工,将防汛责任细化压实到防汛救灾全过程、各层级。
中锋行笔:构筑固若金汤防洪工程屏障
大河之治,始于堤防。
东营黄河河务局所辖堤防长度只有12.179公里,但作为黄河流经东营市的第一站,河道在麻湾险工座弯90°,河段水急堤险,是宽河道进入“窄胡同”的咽喉。
工程普查、根石探测、河势查勘……对于东营黄河人来说,扎实做好备汛工作就是对黄河安澜最有力的保障。
日月如流,又是一年夏日。黄河迎来了“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大流量过程常常伴随着风雨,对巡堤查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雨太大了,大家一定注意安全,我们再去3号坝探摸一下根石!”巡查人员顾不上脚下道路的泥泞,三步并作两步走,对重点坝段进行根石探摸。由于流量大、水势凶猛,每一次探测都十分费力,但黄河职工的身影始终忙碌在黄河坝岸。
近年来,该局高规格部署,高标准谋划,突出于严,落脚于实,顺利通过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考核验收,完成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险工改建加固,并成功创建水利部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单位,防洪工程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黄河安澜屏障越发稳固。
藏锋收笔:打造专群结合防汛队伍体系
“报告总指挥,参加实战演练的所有队伍集结完毕!请指示!”“按计划进行!”
练兵为战。2024年山东省黄河防汛抢险实战演练在东营举行,11支抢险队伍、480余名抢险队员、14个抢险科目、20余家设备参演单位,采用实兵、实装、实景方式,全方位展示了黄河常见险情处置与保障措施,展现出黄河防汛队伍的实力和风采。
每当汛期,东营黄河边总有这么一支队伍,他们身着迷彩,与黄河职工一同守护大堤,他们就是东营区黄河民兵。2001年,东营黄河河务局探索实行黄河民兵上堤驻防制度,开启了专群结合护卫河安的序幕。2021年秋,黄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秋汛洪水,黄河民兵作为这场“战役”生力军,吃住都在堤坝上。夜晚,风雨交加,湍急的河水一次次撞击着工程坝体,他们身着雨衣、手持灯具,分组分批次开展不间断巡堤查险,为成功抵御秋汛大洪水贡献出坚实力量。
二十四载,初心如磐。东营黄河河务局先后获得东营区抗灾救灾先进集体、山东河务局民兵抢险队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真正实现了“平时实训、汛时保障”的双重效果。
转锋顿笔:探索数字孪生科技治河局面
黄河上空,无人机根据固定航线振翅翱翔,执行日常巡查任务;会商室内,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巡迹+预置点”巡查模式,开展自动巡查纪录;险工坝头,巡查人员操作“智巡”App巡查打卡,工情、水情一键上报。
昔日手提肩扛、用身体堵管涌口的治黄岁月已成为历史,如今,科技治河已然迈向新阶段。
一直以来,东营黄河河务局不断探索“三个全覆盖”流程再造,在2022年黄委直属机关党委、山东河务局联合举办的黄河水利基层党建示范带观摩会上,该局“联合会商”机制作为“三个全覆盖”深入应用创新点进行现场展示,机制运行方式取得成效赢得了现场一致赞许。
截至2024年,该局已累计布设视频点位48处,无人机固定航线10余条,逐步构建起“天、空、地、人”立体化巡查框架。随着防洪工程三维模型的成功构建,数字孪生黄河的目标逐渐具象化,同时结合“智巡”App、“云黄河”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将数据在云端共享,实现了线下与线上资料的双储存模式,为防汛抢险、工程管理提供科学直观的信息支撑。(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记者 张园园 通讯员 邱殿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