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就会变坏?
这是很多父母控制孩子消费的价值准则,认为只要孩子口袋里的钱多了,就会使坏,就会和狐朋狗友有样学样,从而忘却了本心。
即便是非常富裕的家庭,也会装作没什么钱,给孩子的生活费抠抠搜搜,也就是所谓的“穷养”,试图让孩子经历一些困难,然后再去享受美好。
其中的部分道理是成立的,但孩子的表现和对金钱的认知,难道不是受父母影响吗?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父母应该最清楚。
近日,安徽合肥的一位母亲在网络上分享视频,称在参加完家长会后,陪同儿子前往学校食堂用餐,可接下来的一幕让这位母亲心疼到流泪。
母亲惊讶地发现,儿子只点了1个素菜和1个半荤半素的菜,总共只花费了8元。
而母亲在无意中点了3个菜,儿子只打了2个菜,随后儿子表示,这些都是他平时不敢点的菜品,因为它们相对昂贵。
母亲得知儿子每个月的生活费并不多,主要原因是他在学校省吃俭用,这让母亲感到十分心疼,当场落泪 。
客观地说,母亲的心情是复杂的,她从未在经济上限制过儿子,但看到儿子如此节俭,她感到既心疼又欣慰。她心疼儿子为了节省开支而在饮食上做出了牺牲,同时也欣慰儿子学会了独立生活和节俭。
不是不想吃好吃的,而是舍不得……
对此,网友看法不一。
有些人认为,儿子的节俭行为体现了懂事的一面,能体会父母的不容易,未来必成大器。另一些人则认为,合理的在校就餐消费既能保证学生的营养摄入,又能避免食物浪费。
但也有一些人质疑这个事情的价值,认为类似的报道可能存在夸大成分,都什么年代了,孩子真的会为多点一个菜和少点一个菜纠结吗?父母又真的在意那点生活费吗?
其实,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可信的,有些孩子确实大手大脚,不懂得节俭,也不懂得理解父母的难处,但大多数孩子还是懂事的,他们只是不善于表达而已。
每个月的生活费给多给少,他们心里都有一本账,如果家庭条件好,父母自然会多给一些,但如果条件一般他们肯定就会省着点花。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父母就误以为孩子的生活费很稳定,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所以不再增加生活费,以防孩子有钱就变坏,事实上正如那位母亲所说,完全是一种误解。
孩子有时候非常懂事,之前的生活费少是因为省吃俭用,不舍得吃而已,这些父母应该有所感知,如果真的感知不了,那最好的做法就是去学校体验一下孩子真实的生活,以便及时帮助孩子调整。
不要让懂事的孩子吃苦,因为那完全没必要,相信大多数父母在意的不是生活费多少,而是担心钱给多了孩子会变坏,但有时候真的是一种误解。
你家孩子的生活费上涨了吗?你有没有错怪孩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