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城市之一,丹麦成了许多人找寻“幸福”秘诀的目的地。但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各有不同,也很难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幸福样本。
尽管没有标准答案,但关于如何获得“幸福感”这个问题,丹麦人也许可以提供一些方向。
在哥本哈根的ØsterGro屋顶农场中,人们正在探索如何在城市中重建人们与土地的关系,在和植物的互动中,如何建立一个可持续社区。
屋顶农场
Rooftop Farm
随着“从农场到餐桌”饮食理念的兴起,哥本哈根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城市农场,但大多数农场都建于土地之上,ØsterGro则是哥本哈根中第一座登上建筑屋顶的农场。
农场创始人Livia Urban Swart Haaland和Kristian Skaarup都是建筑系学生,在学习中,他们接触到了“城市农业”这一概念,在美国学习的时候,Livia和Kristian接触到了“屋顶农场”这个概念,他们在布鲁克林屋顶农场工作了半年,也正是那段经历让他们意识到城市农业的发展也可以“向上看”。
Livia Urban Swart Haaland(左)和Kristian Skaarup
回到丹麦后,Livia和Kristian一起创建了ØsterGro屋顶农场。与建立在平地上的农场不同,屋顶农场需要考虑建筑的承重问题,土壤不能太厚,不是所有的农作物都可以成活。
作为哥本哈根的第一座屋顶农场,创始人们不断摸索着种植规律,西红柿和辣椒是种植得最多的植物,而丹麦国民食物土豆却无法存活,现在农场里也在不断试验着新作物的种植。
不只有植物,农场里也养了几只鸡和兔子,动物与作物之间形成了有机循环:鸡和兔子的排泄物经过堆肥之后,变成了农场土壤的有机肥料,而农场里的植物也成了它们的盘中餐。
农场的经营需要资金,ØsterGro屋顶农场采用“社区支持农业” ( 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的方式,会员通过预付会费的方式,向农场支付一定的费用,用于农场的日常运营开销。作为回报,在收获季时,会员们会得到农场的“丰收礼包”,里面有当季的蔬菜和新鲜的鸡蛋。
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大多是通过超市和商场购买蔬菜水果,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这些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切断了人们与土地之间的联系。通过向农场预定蔬菜水果,不仅可以节省下运输成本,也鼓励居民重新建立与土地食物之间的联系。
在屋顶农场中,每周会员们都可以看到植株的变化,有时候看到了农作物的生长,有时候也会看到其他小昆虫在植物上留下的痕迹,参与了植物的生长,也培养了人们对食物的爱,也让他们不再轻易丢掉食物。
ØsterGro也会开设面向孩子的工作坊,孩子们在农场里参观学习蔬菜是如何种植成长的,让他们知道这些食物也是别人亲手种下的,也有人爱护植物。培养孩子们对食物的感情,也是减少食物浪费的开始。
在学习了农场知识后, 孩子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农场:为农场里的小动物取名字,他们还特地举办了一个小小竞赛,看看谁取的名字更有创意。
餐厅
Gro Spiseri
Gro Spiseri餐厅是屋顶农场的一部分,餐厅菜单上的大部分食材都来自于农场,而餐厅厨房的厨余垃圾则会变成小鸡和兔子的盘中餐。
与一般餐厅不同,Gro Spiseri的用餐就像开盲盒,餐厅没有菜单,在菜肴还未上桌之前,客人们永远不知道今天晚上会吃到什么,客人需要预约用餐,每天都有固定的用餐时间。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食物浪费。
餐厅的食材大多来自于屋顶农场,也会从哥本哈根当地的农场中订购,每一餐的菜色会根据当日食材进行调整。预约制可以让主厨知道当天的人数,并以此来采摘、订购所需的食材,避免食材的浪费。
每个季节的收获都有所不同,尽管现代农业技术已经打破了大部分农作物收获的季节性,但在Gro Spiseri,主厨们希望让客人们在食物中重新感受到四季的变化。如何将应季食材的美味发挥极致,也需要主厨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在Gro Spiseri的用餐像一场冒险,餐厅内部的设计也增加了冒险的刺激:这里只有一张长桌,不论认识与否,所有来用餐的客人都必须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围坐在桌子四周。
餐厅总经理Lotte Sirdorf说,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营造出一种“社区感”,坐在长桌旁,客人们可以和身边的人交谈,又因为没有菜单,客人们都不知道晚上会发生什么,这样的未知体验也让人产生连结。
“如果你是唯一一个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的人,那就太可怕了,但这一大桌子的人都不知道,那就变得有趣了,可能你会跟边上的人谈论,这道菜是什么,我们现在在做什么。”
创造人与人之间的连结,是ØsterGro屋顶农场创造社区的方式,这或许也是丹麦人找到的幸福的秘诀。
创造连结
Public Space
2012年,联合国首次发布《全球幸福指数报告》,在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居民的幸福排行中,丹麦排名第一。Meik Wiking对这个结果很好奇,他希望可以找到丹麦人幸福的原因,便开始了关于“幸福”的研究。
做了十年的研究之后,Meik并没有找到用来衡量“什么是幸福”的标准,但他也发现了一些相同点,人与人之间的连结就是其中一点。过去的3年里,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许多人际交流只能通过线上远程进行,人们也愈发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连结、面对面的交流是如此重要。
ØsterGro屋顶农场也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可以进行交流的公共场所。
屋顶农场的会员大多生活在附近社区里,在空闲的时候他们也会来农场里帮忙,一起照顾植物,对他们而言,农场就成为了一个与邻居交流的场所。在那里,他们还可以遇见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
每周三是农场志愿者们的固定工作时间,从上午10点到下午6点,志愿者们可以自行安排时间来农场工作,负责人会为志愿者们分配不同的任务,有人除草,有人帮忙照顾植物,有人处理小鸡和兔子的粪便。
农场中的志愿者多是留学生,通常丹麦的学生聚会都是围绕饮酒展开,而Lotte形容农场的志愿工作就像一次现实生活的小小逃离,“在这里人们的交流会更专注于土地本身,对话会围绕作物的生长而展开,相对于不断饮酒的聚会而言,在这样的志愿活动中,与其他人相处也更加轻松”。
尽管收获了许多支持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候补名单中排队等待成为会员,ØsterGro屋顶农场的发展却并不顺利。
绿地还是停车场?
Parks vs Parking lots
ØsterGro屋顶农场所在的屋顶最初是一座汽车拍卖行,上面有23个注册的公用停车位,屋顶农场的开发占去了这些停车位,市政府曾经试图让农场搬迁到其他地址,但这也使农场面临破产关门的危机。
在最初的4年里,农场的负责人们的需要不断应付各种程序要求,而Lotte回忆,和政府的主要博弈还是在那23个停车位上,“时不时会有政客到屋顶农场上拍照,连交通部长也来过这里,他还说过很喜欢我们的农场,但他对我们的需求无能为力”。
要停车位还是要公共绿地,也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矛盾点,在Meik看来,一座宜居的城市或许并不需要太多的公共停车位。
“自行车是让城市变得宜居的灵丹妙药,但许多城市规划者都忽略了它”,Meik认为,好的城市设计,应该是为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而设计的,步行和骑行减少了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缓解了城市的交通拥堵,让城市变得宜居。
当人们开始骑车上下班,走路去超市和公园,他们在路上和邻居相遇的几率更高,更有可能和邻居成为朋友,产生更多的社会连结。
建设一座宜居城市,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留住居民,这样的城市建设也是北欧国家所擅长的: 将个人与个人的幸福感放在政策、城市设计、家居设计和教育系统的核心,围绕居民的需求、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出发,进行城市建设。
宜居的城市也必须是可持续的,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可持续城市
Sustainable City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幸福感的一大因素。
像许多城市一样,哥本哈根也在经受着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上升的海平面,极端天气带来的暴雨,都在威胁着城市生活的安全。为了避免城市被洪水淹没,ØsterGro农场所在的Østerbro社区进行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改造。
Østerbro是丹麦第一个气候区域 (climate district) ,区域内通过种植本地树种,扩大绿地面积来吸收多余的雨水,这些绿色植物也成为城市中新的公共绿地,不只是城市居民可以享受树荫,昆虫和野生动物也在那里找到了新的栖息地,增加了哥本哈根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作为社区中的一片绿地,ØsterGro屋顶农场也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城市中也有越来越多ØsterGro屋顶农场一样的公共绿地,在为社区居民创造社交空间的同时,也在用一点力量抵抗着来自气候变化的影响。
尽管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ØsterGro的创始者一样,在城市里开拓一片绿地,但每个人都可以种下一朵花。
一位阿根廷游客曾经问Meik,如何让他生活的城市变得像哥本哈根一样宜居?
在聊天的过程中,Meik得知这位游客在阿根廷经营着一家咖啡馆,他希望能马上为城市带去一些改变,而不是花2、30年等待一位可以改变国家的总统,他便建议,给咖啡馆的每位客人发一些种子,让他们去城市里播种,“希望几年后,他的城市里会出现更多的鲜花”。
免责声明:本文编辑整理自网络,供于交流和学习,翻译不当敬请谅解。若涉及版权及内容问题,请与本公众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