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龙岩11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11月24日至26日,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共建设9100余家非遗工坊,涉及1721个县域,直接吸纳27万余脱贫群众实现就业,人均年收入超过3.6万元,帮助当地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龙岩是客家祖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全市现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93项、代表性传承人265人。福建省龙岩市委书记余红胜介绍,龙岩已成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中心,建成传统工艺专题馆5家、传统工艺类非遗传承体验中心48家、国家级项目传承人工作室21个、非遗工坊30家。

会上,贵州原色有染非遗工坊带头人彭艺,穿着民族服饰上台发言。从小,她总能在村子里看见每家每户晾晒的苗族服饰,精美的手工刺绣与蜡染,对她的人生道路的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从8岁开始学习蜡染刺绣,如今已有30余年,彭艺带领团队研发创新了服饰、办公用品、家居饰品等100余种苗绣创意产品;并与贵州民族大学、黔西苗绣产业园等开展产学研合作。

彭艺团队构建了“公司总部+黔西市93个苗族村寨+15个异地安置点”的合作网络,打造送技术、送设备、送订单的“三送”服务模式;建立108个苗绣微工坊,带领苗族村寨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创收。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才介绍,截至2024年11月,河北省共建设非遗工坊701家,线上线下培训近10万人次,吸纳脱贫群众8700余人,带动就业18.4万人,形成社区合作、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创业孵化、旅游融合等5种工坊建设模式,推动定瓷、廊坊传统手工制香技艺等项目与故宫博物院达成合作协议。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储晓焱介绍,截至2024年11月,浙江省认定非遗工坊1338家,其中分布在乡村的有458家;线上线下培训各类人员183万余人,带动就业人数近92万,“工坊+农户”等形态的产业链延伸带动就业近600万人。

浙江省形成了多种非遗工坊类型,例如就业增收型,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就地就近充分就业,“临海草编”非遗工坊,2023年带动近10万闲散劳动力从事帽坯编织生产;再如项目集聚型,整合多个非遗项目,开展关联共创,“塘栖百匠”非遗工坊,汇聚当地80多名老手艺人,年创造产值超过5000万元,此外还有政府引领型、产业带动型、区域帮扶型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