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己二、果报种类

类前面一段讲到业的种类,以下讲果报的种类。果报的种类有三种,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增上果。

「一、异熟果-谓十业道,一一皆依事及三毒上中下品,有三三等。本地分说此中,上品杀生等十,一一能感那落迦;中十一一感生饿鬼;下十一一感生旁生。」

首先解释异熟果的名称,先解释「熟」。什么叫作熟呢?因到果叫作熟。譬如说,你拿米去煮饭,米经过电饭锅的过程转成饭,米变成饭叫作熟。你造的业种子变成果报了,这样子的过程叫作「熟」。

「异」叫作差异。你的业种子要变成果报,有三种的差异。第一个时间有差异。你造业跟得果报时间不是同时的,得果报的时间比较久,可能是今生,可能是来生,乃至多生得果报,时间有差异,异时而熟。第二个异类而熟。这两个性质是不一样,因地是通三性,善恶无记。果报无记。第三个是变异。因地到果是有变异的情况。可能你造的业是一个短小的业,但是你受果的时候,受了很多果报。也可能你的因地造的业很多很多,忏悔了以后,果报变得很小。因到果之间的数量不会完全相等,变异的情况。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变异而熟。不管是时间、数量、性质都有变化。所以在唯识学安了一个「异」字。异熟果,这个异是三界的总报,十业道,身三口四意三。这个十业,不管是善业、恶业,他都是一个道路,能够趋向可乐、不可乐果报。十业,每一个业道都依止他所造的境界,三宝的境界、父母的境界、师长的境界,这个业就重了。因为这个都是上品的田,田很肥沃,你随便播一个很小的种子,他长出很大的水果。对于三宝、师长、你剃度的师父,造了一个很小的罪业,果报很大。造了一个很小的善业,果报也是很大。约着外境。第二个约着内心。内心烦恼的强弱。约着内心、约着外境,上中下品开出来有九品。上里面又分成上中下,三三九品。【本地分】说,如果是上品杀生等十业,就感那落迦;感地狱。中品感饿鬼,下品感畜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等流果。等是前后相等。流是相续不断。果报是前面引生下来的。等流果有两个,一个是领受等流果。一个是造作等流果。领受等流果,一般讲余报。花报、果报。果报受完以后,剩余的果报叫余报。

「谓出恶趣,次生人中,如其次第。」造杀盗淫妄的罪业,到三恶道去受果报,受异熟正式的果报。但是异熟受完以后,离开了三恶道,生到人道里面来,还有一些剩余的果报。以下就是配置的十恶业。第一个「寿量短促」。这个是杀生的余报,一生当中多病、短命,吃再多的药,病都治不好。跟杀生的余报有关系,要多修慈悲观,放生。第二「资财匮乏」。这跟偷盗有关系。你今生很努力的去工作,但是总是没钱,或者说你的钱很不坚固,很容易被丢掉、破坏。地震一发动的时候,这个人的房子,十层楼全部都坏掉了。这种情况跟过去的偷盗业有关系,使令你的资财不坚固。华严经的一个祖师,杜顺和尚,有一天一个包包丢在路边,旁边的人很紧张,说:法师你赶快去找他说:没关系,我的东西没有人会拿的。果然,他去了以后,那个东西原封不动放在那个地方。同参道友就说:老和尚,你怎么知道东西人家不会拿呢?他说:我观察我过去,三生当中都没有犯偷盗罪。这不容易,三生不犯偷盗罪。他因为不偷盗的缘故,他的东西放在路中间都没有人会拿。他没有这样的业力,就不会得这样的果报。「妻不贞良」。这跟邪淫有关系。妻子可能会有一些问题,不贞良的情况。「多遭毁谤」。恶口。这件事情明明不是我做的,但是很多人就说是我做的。经常会受到一些不合理的毁谤,当然什么事情要多多检讨自己。行而不成,反求诸己。这件事情会出现在我的身口意当中、会出现在我的生命当中,一定跟我有关系。这是你过去恶口,你经常用恶口骂人。你做人的时候就容易遭人家毁谤。「亲友乖离」。这个两舌有关。过去你经常挑拨是非,去破坏人家的感情,这个时候你的眷属不容易和。我跟我的好朋友在一起,三言两语就合不来。就是你的同参道友跟你在一起不会太久,亲属很难和合,怎么回事呢?过去有两舌的业力。你过去经常挑拨是非,就会有这种依报。「闻违意声」。这跟绮语有关系。你跟你的朋友讲话,跟你的同参道友讲话,他明明没有这个意思,但是你总觉得别人在说你的坏事。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我讲这句话没有其他的意思,但是这句话经过你的耳朵以后,听到以后,你就觉得这句话是针对我来的。闻违意声,就是你过去讲一些绮语,使令人家忘失正念,这个时候你也容易有问题。「言不威肃」。这跟妄语有关系。你经常打妄语,讲一些不真实的话。你要讲正经的话,为众生说法,人家不相信你,讲话没有威德。跟口业有关系,有四个恶口、两舌、绮语、妄语。以下跟贪瞋痴有关。「贪瞋痴三,上品猛利。」的贪烦恼、瞋烦恼、邪知邪见,辗转增胜,这是过去生的根由。

「造作等流果-纵生人中,爱要杀生等事。」前面领受等流果指的是余报,这个地方造作等流果是就着等流习性。譬如说,你这个人爱乐杀生,小孩子看到蚂蚁,一定要把他弄死。说:你为什么要把他弄死呢?他也讲不出所以然。瞋心重。有些小孩子很有布施心,他有东西就愿意分给别人,可见得这个人过去布施的业造的很重,内心的等流性还在。我们修行人也是各式各样,有些人喜欢打坐、有些人喜欢诵经、有些人喜欢拜佛、有些人喜欢解门、有些人喜欢行门,这个都是过去的等流。你过去世在这个地方造作的特别多,今生你愿意做这个事情,就很主动的愿意去做这件事情。等流果、等流习性,这个也是由前生引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增上果」前面的异熟跟等流主要约着你个人的或者是总报,或者是别报,依你个人的情况。以下是约一种共业所感的大环境,不是你个人,你的共业,大家共业所感的环境。以下有杀盗淫妄的增上果。

「谓由杀生,能感外器世间所有饮食及药果等,皆少光泽,势力、异熟及与威德,并皆微劣,难于消变,生长疾病,由此因缘,无量有情,未尽寿量,而便中夭。」

假设过去有杀生的业力,我们来到人间以后,感到外在的环境、饮食、饭菜或者中西药、或者水果。皆少光泽。外表看起来,没有光泽,不是很好看。不但没有光泽,其中的养分,就是势力,异熟,颗粒的大小。还有它的威德,药物水果产生的功能作用,并皆微劣,难于消变。就是比较差,很难消化,增长疾病。由此因缘,无量有情,未尽寿量,而便中夭。很多很多人因为这样子就死掉了。我们举中药为例,现在中药的药书是明朝、清朝古人写出来的,这个地方几两,那个地方几两。但是现在的药材跟古时候的药材已经不一样,现在药材势力比较差。所以说,我们根据过去的药方来开药,会发现要在我们的身体当中跟病毒一接触,就差那么一点点,因为现在的药性比以前的药性差。但是谁知道要重新调整也不知道?那个药方都不容易写的。这个地方拢总来说,要忏悔自己的杀业。我们过去有杀业,就比较容易招感水果、药物比较低劣的情况。

「不与取者,为众果甚少,果不滋长,果多变坏,果不贞实,多无雨泽,雨多淋涝,果多干枯及全无果。」

假设过去生有偷盗的业,使令我们招感的环境,众果甚少。我父亲种的时候,生很多水果,到我们这一代的时候,水果减少,我们这一生偷盗的业比较重。果不滋长。发育不良,不但少长的又小。果多变坏。水果一下子就变坏。过去的水果放很久,现在的水果放两三天就坏掉了。果不贞实。水果的肉很松散、不坚实。多无雨泽,雨多淋涝。雨水太少了,旱灾。或者雨水太多了,整个作物就腐败了。果多干枯及全无果。水果都干掉了,没有水分,或完全都没有水果。会有这种情况出现,我们应该忏悔过去有不予取,有偷盗的增上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邪行者,谓多便秽,泥粪不净,臭恶迫迮,不可爱乐。」

假设我们有邪行的业力,我们招感的环境有很多的便粪、泥粪,不清净的地方。不但是颜色不清净,还有很多臭恶的味道,迫迮,是逼迫我们,感到没办法接受。我们过去邪淫的业越重,环境会比较脏,会比较脏乱。你看欲界天的天人,欲界天起码都是修十善业,过去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绮语、妄语、恶口。贪瞋痴烦恼很薄弱。天人的环境,水果又大又甜美,没有渣,吃下去不必排泄大小便。所以天人不排大小便,天人没有厕所这件事情。他们只吃不排泄的,水果是完全消化,东西是完全消化。天是一层天比一层天干净,因为往上一层,欲心就欲淡泊。忉利天比四天王天环境干净,兜率天比刀利天干净,层层干净。到了色界天,完全没有欲的心理,完全是三眛的境界。色界的天人,色身完全是光明的,没有比欲界的色身更干净。众生的果报有不干净的情况,或环境有不干净,这个跟邪淫有关系。

「虚妄语者,谓农作行船,事业边际,不甚滋息,不相谐偶,多相欺惑,饶诸怖畏,恐惧因缘。」

假设过去有妄语的业,今生的情况,农作行船,事业边际。农业,行船指的是商业的往来。事业边际。指相关的事业,或者是农业,或者商业相关的事业。不甚滋息。不能够很繁荣,顾客很少。或者是不相谐偶。人跟人之间相处,不能够协调。不相谐偶的相貌是什么?多所欺惑,饶诸怖畏,恐惧因缘。人跟人相处,你欺骗我,我欺骗你,彼此间都不信任对方。我害怕你,你害怕我。很多很多怖畏、很多很多恐惧的情况。人跟人之间互相欺骗、互相恐怖,跟过去的妄语有关系。

问:?

答:果报有很多的差别,因地也有很多的差别。跟共业有关系。跟你住众、信徒、使用寺庙一些相关的人,可能都有一些偷盗的增上果。我们犯了偷盗罪以后,我们的财产受用物,会不牢固。容易被火灾、风灾、各式各样的天灾所破坏。住众是主要因缘,还有信徒有关系,会去受用这个寺庙的相关人员,都有关系。跟偷盗有关系。基本上,我们今天造了一个业,就具足了三种果报。譬如说你造了杀生,第一个,你可能会因为杀生到三恶道去,异熟果。第二个还有等流果,你造了生以后,你到了人间来会使你短命多病。其次你到人间招感的饮食水果药物都会比较差,这个就是增上果。所以每造一个业就具足三种果报,这三种果报是同时具足。这个业还没有得果报之前,你忏悔还是有效果。忏悔这个地方要特别注意等流性,造作等流果。等流性你不忏悔,他会继续造恶,像滚雪球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改变业力,罪主要要先改变心境。你从现在开始发菩提心,断恶修善,你的命运就会改变。因为心为业主。心为业主有两的意义,第一个你造业的时候,心是一个领导者,他主宰者。第二个改变命运的时候,也是由心。不管造业是它,改变业力也是它,都是由心。因为心是整个业力的引导者,它一改变整个业的大方向都改变。中国的古书讲一个小故事,有一户人家住在山上,这户人家是三代同堂。有一天老人家往生了,要埋葬,请地理师来看。儿子很辛苦的从山下把地理师请到山上来。地理师来的时候,祖师会规矩,先到屋里面喝杯茶。地理师来的时候,很口渴,要喝茶的时候,他们在茶当中洒上一层粗糠,稻米的壳子。地理师吹了很久才把这个壳子吹掉,喝了几口。他想这户人家真是不懂礼貌,请客人喝茶上面放一层粗糠。很生气,一时的生气就做了一个很不好的地理给老人家。过了几年,地理师想,当时也不应该这样,人家只冒犯我一点,我就做了凶宅给人家,恐怕自己良心不安。就去找山上的人家看一看,能够做一些弥补的工作。上山一看,这个房子盖大了。很讶异,就进去,主人讲:你真是我们的恩公,做了地理以后,我们家就兴盛了。地理师也是莫名其妙,我当初做的这个地理,也不是好地理怎么会让你们兴盛呢?地理师就说:我那天从山下走上来的时候,很口渴,喝的那杯茶洒上一层粗糠是什么道理?主人说:是这样子的,因为一般人从山下走上来口渴,喝的很急,容易呛到,所以洒上一层粗糠在上面让你慢慢吹,喝的速度慢一点不要伤害到身体。地理师:哎呀!原来是这样。一念的慈悲心,转这个凶宅成福地。一念的慈悲心。地理师终于明白,为什么他做的明明是一个凶宅,但是却使令这个家族兴盛,慈悲无障碍。佛法的意思说,缘起,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一念的善心生起的时候,相应的可乐果报都会出现。反过来,心灭则种种法灭。我们一念的恶念消失,相关的一些罪业。「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则种种法灭。你尽量调伏恶念,这时候你的罪障就容易改变。虽然过去造了无量无边的罪业,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从那里下手。根本上是从内心下手。尽量的栽培善念、尽量的断除恶念。当然最好的善念是发菩提心。你真正在佛前发菩提心,在三宝面前,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不可思议。我发觉佛法这个道理很妙,你说我这样子发这个愿,我吃亏了。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表面上你吃亏了,结果你占了最大的便宜。因为你这样的菩提心发动了以后,像太阳一出来,真正是消业障。佛法说,我们罪障要依止无明才能够生长、才能够存在的。这个无明就是自我。所以你能够报着一种牺牲小我,完全为了佛教、为了众生。你能够发这样的菩提心,那你业障消的最快,发菩提心。所以这个地方,我们研究很多很多业的差别、果报的差别,但是你一定要掌握一个关键,「心为业主」。你现前这一念明了的心,是一个造业的主宰者,是改变业力的主宰者。你要下手就从这个地方下手。「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道理就在这个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

答:「佛为法王,于法自在。」这个自在,它可以决定受不受报,这是一个。他可以受报也可以不受报。他如果不受报,有业障现前,他可以入涅槃,阿罗汉都有这种境界,他可以不受报,暂时不受报都可以。第二个他受报的时候,没有痛苦的感受,受而不受。佛陀的受是大般涅槃。听说这个马麦到佛陀的嘴巴里面去,佛陀入食口成甘露味。佛陀舌头跟马麦接触的时候,他感到吃甘露味。就是说,佛陀的环境不管怎么改变,他内心当中永远是常乐我净,这是不能改变的。他那大般涅槃是决定性的,他那个受报是外表的受报。不要说佛,阿罗汉都能够一切法不受,阿罗汉吃马麦,他等于是没有吃东西一样,他不受,不受一切法。色界、无色界、欲界都还有受,凡夫一定有受,最多到舍受。色界,初禅,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还有喜乐,这个喜乐太粗了,干扰禅定,把这个喜乐给舍掉,到四禅以上就是舍受。四禅到四空都是舍受,到了阿罗汉,他连舍受也没有,他不受。佛陀完全是乐受,他不是不受,是乐受,常乐我净的受。佛陀在受报,当然是有过去的业力。但是佛陀是得自在「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他在因果当中得大自在。没有一个佛是还有罪业的人,没有这种事。「业尽情空」,他是给大家看的。我们在凡夫位的时候,我们的因果是不自在,业报现前的时候,一点都不自在。但是要入圣位以后,完全不一样,业还是在,但是你自在。譬如说,阿罗汉被盗贼抓住了,这个盗贼要去污辱阿罗汉、伤害阿罗汉的时候,他可以马上入涅槃。他是怎么样?他是慈悲心,怕你杀阿罗汉,犯五逆罪。一个修空观的人,他当然没有我,他当然不会痛。有时候考虑到要给众生一些启示,一些教育,他会选择受报。但是一个重点,他受报的时候,绝对没有苦受。阿罗汉怎么样,一切法不受。他可能会失掉禅定,阿罗汉生病的时候,会失掉禅定,可能没有神通。但是他圣道的力量,是不会退失的。他那个我空的智慧,无我我所的智慧,是不会退失的。他永远可以跟外境不受,阿罗汉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阿罗汉在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他的内心跟色声香味触法境界接触的时候,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一切法不受。他没有痛苦的感受,没有快乐的感受,完全是一种涅槃寂静乐。但是佛陀就不得了,就不是寂静乐。那是常乐我净,大般涅槃。所以我们看到圣人在受报,那状态跟我们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版权声明:

○ 本文转自尊那日新,由玉泉寺编校发布,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文 | 玉泉寺数据中心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当阳玉泉寺

© 公众号:dy-yuquanchans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