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假羽绒制品”在线上、线下市场肆意泛滥,引发各界强烈关注。这些看似造福普通消费者的羽绒服,背后全是猫腻。
据央视新闻走访全国多地的报道,从线上到线下、从生产到销售,羽绒服造假,已经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不少标称90%含绒量的羽绒服,真实的含绒量却是0。一些不法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使用“飞丝”“吊包绒”“手感绒”等非羽绒材料填充羽绒制品,这些材料在外观和手感上与真正的羽绒相似,但保暖性能差。某公司甚至将棉、丝和绒混合,生产出成本极低的填充物,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和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对此,监管部门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以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
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与“羽绒服”相关企业超5.1万家,2023年新增注册企业超1300家,相比2022年增长2.86%。其中2024年以来已新增相关企业超1400家。
从地域分布来看,江苏、浙江、安徽“羽绒服”相关联企业数量位居前列,三地拥有企业占全国超38.1%。从成立时间来看,成立5—10年的企业占比最高,达到48.34%,成立10年以上的企业占比29.01%。
此外,通过天眼风险和深度风险可以看出,涉及司法案件的“羽绒服”相关企业有2600余家,占企业总数的5.08%。
(大众新闻编辑 李秋悦 整合 策划 代玲玲)
热门跟贴